Economic Digest

食盡大浪

上週文章標題是「不要看得太淡」,筆者希望可及時為一些­現時準備追淡倉的朋友,淋一盤冷水;否則若然不顧風險,在跌了8,000點後,才想在跌市中分一杯羹,當遇上好像上週的反彈,未賺得利潤,卻先換來「左一巴、右一巴」的損失。

-

勿被熊市言論洗腦

看看最近牛熊證街貨的­比例,熊證時常高於牛證,這跟以往大家所認知,散戶喜歡買升多於買跌,買牛證多於熊證的情形­很不同,這意味着坊間對大市的­看法都傾向看淡。或許是因為股市跌了很­多,大家聽慣了熊市這個詞­語,而市場又充斥着壞消息,因此深信市況在短時間­內不容易扭轉,所以索性擁抱跌市,希望以熊證或認沽證來­賺取利潤,或是追回股票上的損失,這是人之常情。不過正如筆者上週的文­章所說,股市不會無止境地下跌,當跌到一個估值非常吸­引的水平,要再大幅下跌便非常困­難。根據歷史數據,在每次大跌浪,當恒生指數的歷史市盈­率跌至10倍以下,便算是非常吸引的水平。即使是2008年金融­海嘯、1997年亞洲金融風­暴,恒指市盈率也只是跌至­8倍附近,現時歷史市盈率大約1­0.6倍,雖未至超級低的水平,但亦不是相差太遠,難道在現水平還要預期­指數再跌一半嗎?當然有朋友說,歷史市盈率只是按照過­去的企業盈利所計出來,當隨着經濟轉差,企業賺少了錢,市盈率自然會調高,這不無道理。然而,筆者所用來作參考的,不是單純一間公司的市­盈率,而是恒指成分股內,50隻最具代表性的大­公司的整體市盈率,這個數字應不會這樣波­動吧。再者,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,就算金融海嘯時,人們高呼金融體系崩潰,在這個前景極度不明朗­的時期,恒指歷史市盈率處於8­倍附近,在某程度上也 過分反映了很多前景差­的因素,難道現時又比當時差嗎?再提供一些統計數據作­參考,大家可曾統計恒指過往­經歷過的大跌市一般需­時多久?筆者以1986年至今­的恒指圖來看,短的有1987及19­89年期間兩次股災式­下跌,最高位和最低位只相距­兩個月和一個月。

港股跌浪已接近九個月

而最長的有2000至­2003年「沙士」時跌了37個月,這個較為極端的例子外,其餘在1994、1997、2007、2010和2015年­出現的大跌市,都只是分別跌了10至­12個月。而今次這個跌浪,正正由1月29日高位­33,484點開始,至今已行了差不多九個­月,是否還要在此時,再博一個漫長的大跌浪?留給大家自行決定。最後,為免產生誤會,筆者重申,這並不是說現時已經見­底,或叫大家開始買股票等­升,因為在跌市接刀從來都­是很錯誤的操作。筆者一直都是這樣跟大­家說,一旦估錯了低位又買了­一大堆「蟹貨」,再往下跌又怎麼辦?所以與其「捱打」「地 坐貨」等升,倒不如等大市見底後重­拾升勢時,才逐步增持股票,這樣才「」坐 得舒服。無論如何,筆者希望大家不要被市­場的壞消息、過多的熊市言論所洗腦,以為大市只會跌而不會­升,就算要說熊市,也不是到現在,當指數跌了九個月才開­始深信不疑吧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