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shion Beijing

乘水临风“辟毒”游玩 老北京端午习俗游

老北京端午习俗游

- 文:陆杨

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­统的端午节。它形成于战国时代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­久历史。端午的“端”是开端、初之意,初五是一个月的初始,在农历地支纪月中,顺序正月为寅,二月为卯,顺次至五月为午,故称五月初五为“端午”。这一天除了要吃粽子外,皇帝可以不上朝,商人可以下帐贴讨债,老百姓需敬神祀祖,妇女可携子回娘家,朋友们可以借机聚会,全城呈现出热闹的节日­景象。

端午为什么要辟邪

端午其实原称“端五”,相传是因唐玄宗是八月­初五的寿日,宰相宋璟为讨好皇帝,上表为避讳“五”字,而将端五的“五”改成“午”,故称“端午节”。然而,《风俗通》云:“俗说五月五生子,男害父,女害母”,五月初五为什么是个“恶日”呢?

过去历法上,五午相通,在阴阳五行 中,午又为火,《奉天通志》上说:“二午相属为火旺之相,过旺则为毒。”旧《安图县志》载“此日瘟神下界”,百病发生。此日又为五毒日,五毒即蛇、蜈蚣、蝎子、蜥蜴、癞蛤蟆,它们都是毒虫,能给人类带来诸多灾难。其实就是仲夏五月,天气炎热、蚊蝇繁殖、百病滋生,对于古时医疗条件极差­的人们而言,正是极易染病死亡的时­节。在古人观念中,这种时节会 带给人死亡的厄运,所以五月初五被视为死­亡日。不少传说人物与历史人­物都被说成是死于五月­初五。《荆楚岁时记》说:“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­江死。”此外,伍子胥、介子推等都曾被说成是­五月初五死亡。

民间还有一种说法,百草在五月节前,基本都可以食用,五月节后毒性和药性大­了,食用时要慎重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