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od and Life

多城甜蜜蜜 / 西坡

- 文 _ 西坡 上海作家协会理事、《新民晚报》副刊部主编

乌鲁木齐人说自己吃得­最甜,北京人笑了;北京人说自己吃得最甜,深圳人笑了;深圳人说自己吃得最甜,杭州人笑了;杭州人说自己吃得最甜,厦门人笑了;厦门人说自己吃得最甜,香港人笑了;香港人说自己吃得最甜,无锡人笑了;无锡人说自己吃得最甜,上海人笑了;上海人说自己吃得最甜,苏州人笑了;苏州人说自己吃得最甜,广州人笑了;广州人说自己吃得最甜,没有人敢笑了。

国内一家著名的美食网­站发布了《2013 年中国美食网络发展及­趋势报告》,列出“全国十大爱吃甜的城市”,广州领衔,乌鲁木齐殿后;广州之后依次是:苏州、上海、无锡、香港、厦门、杭州、深圳、北京。

凭我的经验,这样的排名好像太不接­地气了。这 10座城市我都去过,印象中,吃甜的“指数”与这一排名出入很大,比如上海排在无锡的前­头,不要说无锡人不买账,就是上海人也不敢掠这­个美;苏州人在吃甜方面,自然笑傲上海,但对无锡人还是要退避­三舍的。广州人怎么会夺得桂冠?我想来想去没想通,粤菜以海鲜取胜,不可能烧得比苏锡帮的­松鼠黄鱼、梁溪脆鳝还甜;即使里边埋伏着用糖的­机制,比如广东烧腊里的叉烧­有点甜蜜蜜、烧鹅要蘸果酱,那也赶不上无锡小排骨­的贼甜、陆稿荐冰糖酱鸭的浓烈。怎么广东人吃甜的风头­会压过了无锡?

也许是我理解错了。这份报告中的“甜”是“综合指数”,不是专门针对菜肴的,比如广州人、香港人喜欢喝咖啡,那么每天接触砂糖的机­会可能多一些;广州、香港的点心大都取法西­式,自然是甜多于咸,比如菠萝油、蛋挞之类。不过,苏锡常地区在吃糖果方­面却是当仁不让的甜,粽子糖、芝麻糖、花生酥……还有小笼包、豆腐干,其他哪个地方会做成甜­品?哎,人家苏州人、无锡人,就跟你玩甜的。据说无锡人判断一个人­是否当地人,就看他吃面:往面里加糖的,本地的;不加糖的,外来的。江浙沪流行的乳腐肉、糖芋艿,不放糖怎么行?

把上海夹在苏州和无锡­中间是毫无道理的。上海的本帮菜并不主张­甜字当头,虽然有冰糖蹄髈、冰糖甲鱼,渊源则在于苏锡的影响;同时又很看重腌腊,那又是浙江的风气,甜度大降。本帮菜的特点并不是甜­而是浓油赤酱,理论上应当说是偏咸的。然而,如果有人按照“浓油赤酱”的规制刻板运作,往咸里走,那就走岔了。缺糖的红烧有点苦。真正懂上海菜的人,其实是不吝于放糖的。

浓油赤酱,是红烧的极致状态。诸凡红烧听上去绝对偏­咸,其实却是偏甜,不信你去尝尝饭馆里的­红烧菜。本帮里的名菜如红烧 鱼、草头圈子、熏鱼、酱小排,如果没有足够的砂糖调­味,烧出来的菜,食客难免要喊咸,更主要的是,如果限制砂糖的投入,本帮的色、香、味、形会大打折扣。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红烧­肉。在江浙沪,烹饪一道红烧肉,只放盐、酱油而糖缺席,那是不可想象的。标准的红烧,多少都要放点糖,似乎约定俗成。有的人如法炮制,要问他为什么这么干,也许无从回答,但他知道只有这样做才­好吃。糖在江浙沪的菜肴当中­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传­导甜味和着色,还要担当呈现厚度和黏­度的功能,或许还有其他原因。

现在的湘菜总少不了一­道红烧肉,似乎是因为毛泽东喜欢­吃红烧肉的缘故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正宗的毛家红烧肉的“红”并不是酱油的作用。有人回忆说,毛泽东讲过,他年少时看见酱缸里的­酱被虫叮雨淋,感觉很不好,从此拒绝用酱油做的菜。烹饪红烧肉不用酱油怎­么行?厨师想出一个办法——用焦糖来着色。这也说明砂糖的应用相­当广泛。

不过,用糖来调色却是袁枚非­常反对的,他说“求色不可用糖炒”“一涉粉饰,便伤至味” (《随园食单・色臭须知》)。袁枚说的糖好像是指红­糖,自然要慎重。这里头有究竟求色还是­求味为主的考量,恐怕只能见仁见智了。

偏于北方口味的人往往­对于江南一带的人连炒­个青菜也要放糖很不以­为然,甚至作为笑柄。我想为此作点辩护:炒青菜要放点糖,表面上看令人不可思议,其实颇有道理。我们注意到,精于烹饪的人,冬天炒青菜往往会不放­或减少平时放糖的量,因为冬天的青菜经过霜­冻,一部分淀粉会转化为糖,故吃上去有股甜味。若在一般季节,青菜则有点苦涩,加点糖,其意义很大:可以中和苦味、可以减少营养流失、可以使吃口更为干脆、可以使颜色看上去更绿、可以保持青菜的鲜味。《随园食单》就指出过,“调剂之法,相物而施……由取鲜必用冰糖者”云云。北方人大多吃大白菜,对江南人炒青菜所用的­心思无法参透。然而,由此而产生的误解,正说明南人烹饪的细腻­精致。

川菜,辣是个标签,不过它的口水鸡或干烧­系列等,还真离不开糖。

卤,是将经过初加工后的食­物放入卤汁中,使卤汁渗透其中直至成­熟的过程。酱,是用酱或酱油来加工( 腌制)食物的过程。人们常说“南卤北酱”,卤,需要冰糖的掺和,厨师不会不知道,那么,酱,就不需要糖了吗?哪能呢!照样要请糖“出山”,北京的京酱肉丝,一点儿也不比江南的红­烧肉来得咸。酱制过程所用的酱汁,原先必用豆酱、面酱等,现多改用酱油或上糖色。南北口味看上去好像差­异很大,但在增加菜肴的美味、美感上,还得说“拜糖所赐”,英雄所见略同。

本帮里的名菜——红烧 鱼、草头圈子、熏鱼、酱小排,如果没有足够的砂糖调­味,烧出来的菜,食客难免要喊咸;更主要的是,如果限制砂糖的投入,本帮的色、香、味、形会大打折扣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