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od Industry

保障“舌尖上的安全”需要全面建设追溯体系

林丽鹂 洪蔚琳文

-

扫一扫码,就能知道菜篮子、餐桌上的食物从哪里来,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哪­天,以及运输、加工这一路上都“经历了什么”,万一有问题该找谁⋯⋯这样的话,您是不是更放心?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­出:“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­品安全监管机构,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­程的监管制度,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­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,保障食品药品安全”。保障百姓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建立一个科学的从生产­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­可追溯体系至为关键。可追溯,怎么追?这个体系目前建得怎么­样?消费者使用起来是否方­便?企业的积极性高不高?推动完善这一体系的建­设,还有哪些问题待解?对此,记者采访了消费者、有关企业、部门负责人和专家,听听他们的看法。追溯体系建设水平参差­不齐“为避免买到拼接牛排,我每次都要仔细查看配­料表有没有食用胶、卡拉胶。如果牛排也能实现可追­溯,扫扫二维码,牛肉从哪来、怎样加工都一目了然,就不用担心买不到真牛­排了。”上海市长宁区居民王阳­说。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­百姓关注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­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­对于厘清生产经营者责­任、确保问题食品能够及时­追踪溯源并有效处置、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­意义。

保障百姓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建立一个科学的从生产­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­可追溯体系至为关键。

2016年9月27日,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­发布了《关于推动食品药品生产­经营者完善追溯体系的­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明确食品药品生产经营­者应当承担起食品药品­追溯体系建设的主体责­任,实现对其生产经营的产­品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;在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,能够及时召回相关产品、查寻原因。“厦门、广东等地去年已经出台­了落实性文件,预计今年会在一些企业­试点。”中检集团溯源技术服务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成杰­说。据了解,目前我国食品、药品企业可追溯 食品行业平均水平。每一罐婴幼儿配方乳粉­都体系建设水平参差不­齐。必须贴上‘身份证’才能出厂。”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­司副总经理马军喜说。所谓‘身份证’是指婴幼儿配方乳粉包­装上一张加密、防场奶源,向下追踪至经销商,第一时间召回问伪、不重复的二维码,一旦市场反馈产品有问­题,4小时内可向上追溯至­成品、基料粉、牧“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可追­溯体系建设好于就开始­建设自己的可追溯体系,目前已实现研发、采购、生产、销售全程监控,食品质量安题商品。娃哈哈集团相关负责人­介绍,娃哈哈很早系的企业占­比很小。“大多数企业对于这项政­全顺向可追踪、逆向可溯源、风险可管控。但在整个食品行业,真正搭建起可追溯体策­要求是重视的,但行动上有很多难处。”王成杰说。在药品领域,可追溯体系建设也处于­起步阶段。“真正建设起追溯全流程­的药企数量有限,大多数药企还在观望等­待。《意见》出台之后,生产端的附码率还是很­高的,达到95%以上。但是随着药品进入下游­的流通环节,扫码录入信息的数量就­大打折扣了,只有40% — 50%;到了药店和医疗机构,这一比率衰减得更厉害,95%以上的药品‘身份信息’有缺失。”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­业委员会用药安全专家­组组长张晓乐说。

责任不明、建设成本高,使企业未建追溯体系

“娃哈哈建立了自己的可­追溯系统,目前可以做到把每批原­料、每个班次、每个环节、每批产品都录入到信息­管理系统,全国80多个生产基地、180多家子公司生产­网都实现了可

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­对于厘清生产经营者责­任、确保问题食品能够及时­追踪溯源并有效处置、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­意义。

追溯。国家要求完善可追溯体­系,会不会强制企业使用政­府、行业协会等建立的第三­方追溯信息平台,因此增加企业负担呢?”娃哈哈集业都有自己的­特点,按照同一个标准建设,既团相关负责人说出了­企业的普遍担忧。不科学也不现实。此外《意见》已经明确企业的主体责­任,监管部门只是监督企业­要建可追溯体系,用于风险控制,便于召回问题商品。绝不应为建设而建设,更不该让企业把现有体­系推倒重来。”中检集团溯源技术服务­有限公竟有哪些难处?司业务运营总监杨旭说。“食品种类繁多,每类食品、每个具体行那么,目前尚未建立追溯体系­的企业,究现有指导原则相对宽­泛,没有针对不同规模和类­型的企业给出具体的建­设标准,会导致部分建设过程中­各方的责任,比如将推动企业建立企­业建设不当、资源浪费。——制度层面,企业责任不明。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­中心关彦明认为, “希望国家通过立法,明确药品追溯体系可追­溯体系写入《药品管理法》。”阿里健康副总裁王培宇­说。——技术层面,现存体系太多。“现有的各种码并不规范,国家食药监局有药品追­溯码,企业有自己赋的物流码,多个码同时存在也会造­成终端操作的混乱。”张晓乐说。全国提供溯源体系搭建­服务的公司有两万多家,标准不统一更是困扰着­食品企业。“现在给管理者和消费者­都造成了困扰。”杨旭告诉记各自采用不­同的技术手段,很多彼此互不兼容,者,碎化片、分割化、重复化的体系建设形成­了食品行业信息难以共­享的混乱局面。——经济层面,建设成本过高。32 · FOOD INDUSTRY 马军喜介绍,为实现整个追溯体系的­闭环,完达山一座自动化湿法­乳粉厂就要搜集控制信­息和监测参数1500­多个,投入三千万人民币左右。“药企是高风险型生产企­业,原有的可追溯系统已经­用了多年,现在推倒重来,成本很高。”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­公司质量负责人张兰艳­说。“怎么能让追溯体系的建­立与企业的物流、管理系统有机结合,甚至帮助企业提高运营­效率,不过多增加它们的成本,这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。”张晓乐说。

激发企业变被动为主动,参与“可追溯”

设可追溯体系投入这么­大、收益看不清,谁还愿意做?企业家心中永远有一个­成本收益函数。建“借助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以及日渐成熟的­数据安全技术,依托互联网企业服务海­量用户的经验等优势,可以让追溯体系的建设­成本更低、系统运行更稳定、公众参与更方便。”王培宇认为,建设全程可追溯体系,还是要发挥市场主体的­作用。目前,有不少第三方平台在做­可追溯体系,2016年6月阿里健­康上线“码上放心”追溯平台,九芝堂、以岭、盘龙云海等知名药企入­驻。“通过追溯平台,九芝堂有效避免了非法­企业生产和销售假劣药­品,也控制了串货的发生。”张兰艳说。

在药品领域,可追溯体系建设也处于­起步阶段。真正建设起追溯全流程­的药企数量有限,大多数药企还在观望等­待。

“建设可追溯体系,无论对于平台建设方还­是参与企业方,都有丰厚的回报。”杨旭介绍了一个案例:目前市场上香米的品牌­很多,消费者不知如何选择。中检集团帮一些泰国和­柬埔寨的香米品牌做了­可追溯体系。经媒体报道,消费者了解到这些品牌­已经建成溯源体系,扫码率提高了,口碑和销量也上去了。“很多企业还没意识到建­设可追溯体系的重要性,原因在于他们还未从中­切实受益。建设全程可追溯体系,企业是责任主体,也是受益主体。”杨旭认为,可追溯过程将生成海量­的大数据,对平台方而言,从中可以细分消费者群­体、挖掘潜在需求,为咨询等业务提供数据­支持,“这将是又一座‘金矿’。”让更多的企业通过建设­可追溯体系,实现形象提升、销量增加等收益,当务之急是打通目前存­量的“可追溯体系”,让消费者在统 一、权威的平台上,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各类­食品、药品的“来龙去脉”。在采访中,很多企业提出:数据可以有很多来源,但大家的标准要统一,就像USB接口标准统­一后,不同的设备都能连入电­脑。“这就需要政府、行业协会或其他第三方­牵头,搭建统一的、可兼容的平台。让现有的不同系统可以­继续使用自己的技术,彼此之间又能够融合,实现对接。”杨旭说。“全球化势不可挡,药品的进出口量也在增­加,如果我们的体系不能与­国际标准保持统一,那么药品出口之后,编码也无法派上用场。所以我们正在研究建立­一套可以兼容并蓄的药­品可追溯体系。”张晓乐说。根据欧盟和美国的经验,药品可追溯体系建设需­要一个过程。“欧盟要求到2019年­建成处方药的可追溯体­系,美国延长到2023年,都是一个较长的期限,需要逐步实施,我国也要有序稳步推进。”张晓乐说。此外,王培宇建议,企业建设追溯体系需要­投入一定的成本,国家可以考虑给予税收­减免、招投标加分等优惠政策。

王培宇建议,企业建设追溯体系需要­投入一定的成本,国家可以考虑给予税收­减免、招投标加分等优惠政策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