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od Industry

田间到舌尖 质量安全如何保证?

- 高文 崔丽文

由过去的“吃了吗”变成现在的“吃点好的”,人们问候语的变化显示­了新阶段老百姓对于食­品的高要求。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关­心的事,今年两会上,代表委员纷纷就如何打­造从田头到餐桌“质量安全链”提出了自己的观点。 2016年,全国政协提案委与民盟­中央针对“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体系­建设”进行了专题联合调研。调研发现,近些年来,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形势­总体向好,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­也取得明显成效,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­格率已保持在99%以上,主要农产品监测和加工­食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­96%以上。而同时,农产品 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问­题仍然严峻,加快建立完善统一权威­的食品安全生产、监管体系,增强民众对食品安全的­信心迫在眉睫。

权责利益激励机制是重­点

“食品安全是个良心工程,南江黄羊产业要长盛不­衰,一定要守住绿色健康的­底线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五­郎黄羊和红旗生猪养殖­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其­德认 为,“合作社的黄羊都放养在­山林间,除了给羊群撒点盐巴,决不给羊喂任何饲料——这是我们的准则和底线。”他介绍,农户加入合作社都要经­过培训,了解食品安全知识,合作社统一防疫,也不存在乱用兽药的现­象。 “食品安全涉及的面、涉及的时空分布都很广,一直以来都是舆情监控­的热点问题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­红玲表示,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­从田头到餐桌来构

食品安全涉及的面、涉及的时空分布都很广,一直以来都是舆情监控­的热点问题。

建安全链条。从农业生产来讲,现在从事农业的主体大­多还是小农户,生产分散。从生产的基础情况来看,环境问题如面源污染、部分土壤重金属残留等,都会影响到农产品质量­安全。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­度,重点抓住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­等规模经营主体,实现标准化生产、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。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­员会委员张晓山曾经到­四川一个茶叶专业村调­研,一家茶叶加工公司在村­里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­平台,企业和农户签订明晰双­方责任权利的合同,有了共同的利益联结,形成利益共同体,优质优价就成为双方共­同的追求。不仅如此,公司还发动村干部当片­长,监督农户按照规范管理­茶园,严守打药、施肥、采摘等关键点。茶叶的包装箱上都有二­维码,消费者一扫就能知道产­品信息,假如出了问题也能找出­问题出在哪里。他认为,强有力的组织平台、清晰的权责利益激励机­制很重要。田头到餐桌是系统工程“食品安全首先要抓源头­治理,减少农药用量,田间档案要清晰可查,建立可追溯制度,查出问题立刻处罚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安徽省农村合作经济组­织联合会副会长徐淙祥­表示。现在,高残留、高毒农药已经禁止、限用,销售、使用都有严格规定,生产技术、安全技术都比过去好很­多。全国人大代表郑孝和也­认为,广阔的田间地头是农产­品生产的第一车间,因此,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必须­靠生产主体对农产品种­植、养殖过程实施全范围全­过程质量监控,对大气、水源、土壤加以保护。国家在政策上要重点支­持生态农业建设,控制农业面源污染,引领生态农业健康发展,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安­全。 致公党中央提出,要以绿色防控手段保障­农产品质量安全。运用生态控制、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等非化学防治­技术与科学用药相结合­的综合性防治技术,兼顾产量和产品品质、生态环境的安全。因地制宜、因作物制宜,集成配套技术,形成一批防治效果好、操作简便、成本适当、农民欢迎的综合技术模­式。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­局长、党组书记柯俊认为,食品安全从田头到餐桌­环节很多,包括生产、检测、流通、加工、销售各个环节,需要党政同责、社会共治,健全法律法规、建设社会诚信体系,是个系统工程。要严守各环节风险点,提高生产和监管能力,“产”的方面从源头把好关,“管”的方面提高检验检测技­术人员水平、布局监测点等软硬件方­面强化监管;加强行政和刑律的衔接,完善法律体系,严厉打击违法犯罪。现在只是处罚到单位,没有处罚自然人,因为和个人无关,所以有关从业人员责任­心不强。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中要求信息公开,只有有关信息公开了,老百姓才对我国食品安­全情况有更多的信任,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才­能营造良好氛围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待­完善完备的法律法规和­顺畅的运行机制对于保­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至关­重要。全国政协副秘书长、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徐辉­认为,应该加快食品药品监管­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­设。尽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­全法、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

食品安全首先要抓源头­治理,减少农药用量,田间档案要清晰可查,建立可追溯制度,查出问题立刻处罚。

相关法律的修订工作。分品种形成更多细分领­域的食品专门法律法规,实现立法的精细化,避免法律“真空”。同时,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建设,实现监督执法标准化。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检验­检测体系。完善分层次、功能定位明确的检验检­测体系,推进食品药品检验检测­技术支撑体系全覆盖。完善地方检验检测体系,建立完善以省级检验检­测机构为龙头、市级检验检测机构为骨­干、县级检验检测机构为基­础、乡镇快检为前哨的权威­高效的地方食品药品检­验检测体系。全国政协常委、民革中央副主席田惠光­认为,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食品­安全监管事权划分不清­晰,队伍建设十分薄弱,支撑体系亟待完善,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单一、水平低。要深入研究,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安­全监管事权划分,明确各级监督机构所负­的主要责任、具体分工。在此基础上,在省里进行试点,制定各级机构职责目录、工作内容与工作标准,各级机构结合辖区的工­作量核定所需要的岗位­数目并建立考核评估体­系,逐步建立职业化食品安­全监管队伍,制定人才培育计划和食­品安全体系信息化顶层­设计。全国政协常委、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­教 授、中科院院士田中群表示,要以科技创新强化食品­安全监管体系,充分发挥科学仪器和信­息科技的协同创新优势,从硬件和软件强化监管­体系,尽快建立覆盖至乡镇的­全国食品安全网络,以科技创新强化食品安­全监管体系。大力推动快速检测仪器­的研制和产业化。要加大在食品安全快检­领域的资金投入,大力扶持发展便携快速­检测仪器和产品。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和政­府职能机构与仪器生产­企业开展试点性合作,推动一批可靠的快检便­携仪器产品进入基层的­食品安全监控系统。

德治法治并举 保障食品安全

全国人大代表、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­新认为,监管也好,法律也好,只是一个底线约束,不可能每一碗饭、每一口菜都要经过监管,经过仪器来检测。道德的底线靠谁来把握­呢?因此食品从田间到餐桌­每个环节上的人都要有­道德底线,生产者如果都获得不了­应该得到的尊重,怎么能够有底线呢?而突破食品安全的道德­底线有几种情况,一种是无知,不知道滥用了农业投入­品会带来什么坏处;一种是无畏,无所谓,觉得生产出来的东西反­正不是自己吃;还有一种就是无德,明知不好还要为了利益­去做,这可以用法律约束,法律约束不了的模糊地­带,还得靠道德去约束。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,才能对从业人员形成约­束。张晓山表示,食品安全工作不应局限­于某个部门、某个系统、某个领域,它是事关全局的大事。食品安全需要政府、企业以及社会有关各方­的共同努力,现在有很多新形式出现,如很多地方搞放心厨房­工程、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­社的对接等,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正­在形成。“共治”才能“共享”,“德治”和“法治”并举才是保障食品安全­的治本之策。

“共治”才能“共享”,“德治”和“法治”并举才是保障食品安全­的治本之策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