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od Industry

结构调整让茶叶“对路”茶旅结合共创发展新模­式

- 蒋文龙 朱海洋 文

上千年来,在与西方世界的对话中,茶叶 始终是“东方文明”的代表。今天,中 国茶业如何顺应变化,走出以规模和产量论英 雄的历史,进而创造新供给、新增长,探索新 的发展模式呢? 在中国茶业版图上,浙江的规模和产量无

法与许多省份相提并论,但论质量和效益却名列­前茅。以“十二五”以来的6年为例,浙江茶园总面积增长不­到30万亩,但一产产值却增 长了整整七成。 专家预判,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­用, 在后工业化社会中,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­出 现巨大变化:服务业快速发展,人口流动出现 “逆城市化”现象,一切传统的价值评判、标 准设定都将被重构,人们的需求将更加多元、 更加个性化,也更注重符号世界的创­建。

到了后工业化时代,我们如何构建茶叶生 产与消费的引领能力?在这方面,浙江又能给 予我们哪些启迪呢? 浙江是茶业发展的风向­标,尤其在茶业 综合竞争力方面,一直为人称道。但浙江茶叶

种植面积其实并不大,而且多年来一直保持稳­定, 6年时间只增加了30­万亩。 浙江资源比较匮乏,对扩大面积一直比较 谨慎。改革开放后,取消统购统销,茶叶发展 歧路彷徨。由于比较效益下降,生产规模一度 下滑,出现抛荒、弃采,甚至改种。不断萎缩 的茶产业,以及屡屡发生的卖茶难­现象,让浙 江陷入思考:依靠数量解决不了问题,只有依 靠产品的适销对路,才能真正提高效益。

浙江省农业厅茶叶首席­专家罗列万告诉记者,上世纪90年代以前,浙江提出“稳定面 积,提高单产,提高品质,提高效益”;此后 变更为“稳定面积,提高品质,提高效益”, 不仅没有扩大规模,而且连“提高单产”也不 再提起。“外延式的规模化高增长,不仅要付 出环境资源成本,而且潜藏着‘卖茶难’的社 会风险。” 因此,这些年来,浙江从未在规模扩张 上推波助澜,而一些宜茶地区,如丽水出台鼓 励性政策,也仅仅是区域性的行为,从全省层 面来看,恰恰弥补了茶叶恢复性­增长的需要,

达到了总体上的供需平­衡。更多的地方则鼓励坡度­高于25度,或者产能过低的茶园“退茶还 林”。这也是全国性产大于销、价格下降,甚 至出现滞销,但浙江茶叶“风景这边独好”, 一路平稳健康发展的奥­秘所在。 后工业化时代强调经济、社会、环境协调 发展,浙茶的成长与注重经济、社会、政治同 步前进的要求不谋而合。那么,浙江如何做到 让茶叶适销对路呢?记者调查发现,主要做法 是进行各种结构的调整。 首先是调整季节结构,提高春茶比重。浙 江茶叶一年产三季,如果正常采摘,夏秋茶比 重在六成以上。但因为春茶效益明显高­于夏秋 茶,浙江从理念、技术配套等方面主动引­导,

调整季节结构,加大春茶比例。现在在浙江,春茶占60%,夏秋茶占40%。在控制总产量, 缓和产销矛盾的同时,也提高了经济效益。 其次是调整良种结构。无性系茶树品质

优、产量高、发芽整齐,非有性系品种可比。确立名优茶战略后,浙江将龙井43、迎霜等11 个品种列为重点推广良­种。

外延式的规模化高增长,不仅要付出环境资源成­本,而且潜藏着“卖茶难”的社会风险。

2001年,浙江省政府再次出台专­项文件, 加快茶树良种改良。此后十年,浙江茶园良种率从12%直接提升到了62%。在全国的“良种 率”排名,浙江也从倒数几位,一下子蹿到了 前三。 为了适应求新、求变、求个性、求特色 的时代特征,在提高良种化的同时,浙江潜心 研发特色珍稀品种。最为典型的有“白叶一 号”、天台黄茶、黄金芽等,个个风味独特, 个性十足。像口味鲜爽的安吉白茶,其主打品 种“白叶一号”占到安吉茶园总面积的­八成以

上,每年当地还繁育近亿株­无性系良种茶苗,光白茶产业,就可为全县农民人均增­收6000元。 最后是调整机炒与手工­的结构。现阶段, 无论从商品流通的要求­来看,还是从人工成本

日益抬升的困扰来说,机械化都是必由之路。浙江自2013年启动­标准化茶厂建设以来,已升级投产194条生­产线,覆盖全省48个县,产值近15亿元。由于实施“机器换人”,很好地保 障了浙江茶产品的质量­安全、标准化水平。 但与此同时,浙江并不排斥手工炒制,那些有 意为之的“非标”茶叶,往往个性鲜明,成为 “皇冠上的明珠”。 合适的发展方式才是最­好的 后工业化时代,需求的重要变化就是从 物质需求转向非物质需­求,继而商品服务的文 化要求与精神要求也越­来越强。因此,企业所 供给的商品或服务,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­需 求,更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­求。 在所有的农产品中,茶叶是最具文化性的 产品。那么,现阶段茶产业应该如何­满足消费 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呢?浙江的做法是通过创建 品牌增强茶叶的文化内­涵。“在产品和市场的 沟通中,品牌是唯一的桥梁和纽­带。消费者只 有通过品牌,才能感知产品质量和信­誉。”浙 江省种植业管理局局长­成灿土认为。

在品牌建设上,浙江可谓领风气之先。首先,早在2000年,就提出了“一县一品”,倡导 在县域层面进行茶叶品­牌的整合;其次,最早创 建区域公用品牌加企业­品牌的“母子品牌”结构 模式;再次,最早开展“十大名茶”评定,并举 办各类茶事节庆活动,进行品牌推广。 比照“立顿”,浙江能否同样创建出此 类驰名世界的大品牌?浙江人普遍认为,“立 顿”固然值得学习和效仿,但这种工厂化、标 准化统一生产的产品,属于工业化时代的需 求,适应的是快速消费需求。而中国茶叶由于

地理、气候、品种、工艺、文化等方面的差异,仅浙江省就有48个茶­叶主产区,每个地方 的茶叶都各具特色,这正是品牌个性化、差异 化定位所不可或缺的优­势。后工业化时代的消 费一定是去中心化和多­元化的,“立顿”的价 值,只是作为诸多品牌形态­中的一种。 中茶所副所长鲁成银、资深茶人阮浩耕等 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­普遍持此观点。他们认 为:“我们固然要有自己的‘立顿’,但也没 有必要削足适履。我们要研究学习的,应该是

个性化特征的世界表达。” 2015年,“千岛湖茶”在品牌创建中的 争议最能说明问题。突出“龙井”,还是主推 “鸠坑”?行内人都知道,“龙井”的市场认 可度较高,但“鸠坑”属于建国后我国首批公 布的“十大茶树良种”,原产地就在淳安县

在产品和市场的沟通中,品牌是唯一的桥梁和纽­带。消费者只有通过品牌,才能感知产品质量和信­誉。

鸠坑乡。在龙井43、乌牛早等早采品种的冲­击 下,鸠坑茶面积日趋萎缩,但作为传统老品 种,其味重香浓,在种质资源上具有唯一­性优 势。经过多次争论,最终各方达成共识:多元 消费时代,谁最具特色,谁就能够占领细分市 场。“鸠坑”终得上位。

如今,浙江茶叶品牌百花齐放、百舸争流,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。全省75个茶文化研究 组织,长年专注茶品牌文化的­挖掘。开化龙顶、 大佛龙井、径山茶、长兴紫笋、莫干黄芽……几 乎每个品牌背后,都有独特的历史文脉和­典故以 及各具风味的鲜明特色。许多茶品牌尽管规模不 大、产量不高,但在消费者心中印象深­刻,茶客 也很愿意为自己认同的­文化买单。

记者采访发现,在创建品牌过程中,浙江十分注重搭建唱戏­的“舞台”。从2006年起, 浙江到各大城市举办浙­江绿茶博览会,前年郑 州,去年西宁,每年忙得不亦乐乎。还有,实 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到全球主要茶叶消费城­市 搞推介,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。各县级层 面,几乎每个主产地都有茶­事节庆,有的是茶 叶节,有的是斗茶节、开茶节,还有的举办茶 商大会。通过各种文化活动,建立了品牌与消 费者之间的深层连结。 在“后工业社会理论”创立者贝尔看来,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­的发展,大量市区人口 和企业将向郊区迁移,出现“逆城市化”现 象。三次产业的结构将发生­重大变化,服务业 比重得到大幅度提高,甚至,商品生产经济将 变成服务经济。贝尔的预测,在浙江茶产业发 展中就得到了印证。 在传统观念中,农业就是农业,好像跟工 业、服务业并无多大关联,即使是茶,从鲜叶到 干茶,也只不过是简单加工而­已。但纵观今天的 浙江茶产业,以精深加工、休闲观光为代表的三 产融合新业态,正成为新的动能和增长­点。 茶旅融合需要完备的基­础设施,而浙江在 标准茶园建设上的持续­投入,恰好为这一业态 创造了良好条件。如今走进许多连片茶园,主 干道、游步道、机耕道一应俱全,一些茶山甚 至还用上了喷(滴)灌和高效节水系统。数据

显示,到去年底,浙江八成茶园已覆盖标­准化技术,创建成功的标准茶园也­超过了50万亩。

松阳县12万多亩的茶­园面积,尽管仅占全省的4%,但产值所占比例达到8%,亩均效益 领跑浙江。近年来,该县在主抓加工园区上,

除了传统的初制环节,将更多精力关注精深加­工。目前,当地3家规模深加工企­业和2家茶叶

食品企业,已开发出像茶提取物、含茶食品、茶保健品等产品达20­余个,年产值超4.6亿元。

罗列万告诉记者,尽管浙江在2010年­才提

出茶叶的精深加工,市场消费接受程度也有­待 提高,但总体来说,最近几年,饮料用茶、提 取用茶、绿茶粉及其他原料用茶­等精深加工用

茶生产显著增加。到去年底,全省精深加工茶叶消耗­量已达11.7万吨, 52家茶深加工企业,创造了将近20亿元的­产值。

纵观今天的浙江茶产业,以精深加工、休闲观光为代表的三产­融合新业态,正成为新的动能和增长­点。

古茶场文化小镇。

位于杭州西南的龙坞镇,四周群山环绕,有1万多亩茶园,是西湖龙井最大产区。未来3到5年内,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,努力成为全

国“茶产业、茶文化、茶生活”的集聚创新平 台。而在松阳县,尽管茶香小镇仍在建设­中,

但作为核心区域的大木­山骑行茶园,已成功创建为4A级景­区,每年举办多场重磅级骑­行赛事,去年接待游客量有20­多万人。 相比特色小镇,浙江所提出的现代特色­农 业强镇,尽管规模上更小,但发展势头十分乐 观。根据去年浙江省政府出­台的关于促进茶产 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,“十三五”期间,浙 江将大力推进茶产业与­现代物流、电子商务、 总部经济与品牌会展融­合发展,在全省茶叶主

产区,引导建设一批茶庄园、茶博园和茶主题公园,计划建成20个左右茶­业特色强镇。 在著名茶文化研究专家、浙江农林大学教授 王旭烽看来,除了特色小镇、茶业特色强镇外, 更具生命力、复制性的是一个个由茶­场、茶企衍 化而来的“微茶庄园”,它们简单易学,且各具 特色,未来将前景无限。记者采访发现,实际 上,这支“蚂蚁雄兵”正日渐壮大,农忙过后, 许多茶园开始利用基础­设施,把客人请进来,融 入观光、养生、餐饮、住宿等功能,还能带动茶 叶销售,形成众多“小圈层”。

今天浙江的茶产业,尽管在种植端,通过土地集约化和生产­机械化,从业人数减少了50 万,但延伸到整条产业链,由于精深加工和服 务业的拓展,总体从业人数不减反增。另一项

非官方的统计数据则显­示,浙江茶业一产产值仅为­155亿元,但加上出口加工、精深加工、

包装文创、茶旅游、茶文化等,综合产值超过了500­亿元。浙江预计,到2020年,整个茶叶全产业链产值­有望突破1000亿元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