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od Industry

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食­品发展大门

- 徐兴利 黄家伟 本刊记者

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­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­义,并产生深远历史影响。1978年11月,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­行“分田到户,自负盈亏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­序幕。1979年月7 15日,中央正式批准广东、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­动中实行特殊政策、灵活措施,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­性脚步。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­项基本国策,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­的强大动力。 2018年是改革开放­40周年,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有着­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。在博鳌亚洲论坛201­8年年会开幕式上,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,“今天,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­地说,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­二次革命,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,也影响了世界!中国进行改革开放,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、要创新、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,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­发展、要合作、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。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,也一定能够成功!”习近平主席再

次用凝练有力的话语阐­释了改革开放的意义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,各行各业焕发新生。企业接受新信息、新技术后,和中国国情有机结合,从而推动了经济发展。40年来,改革开放一直如影随形­地伴随着中国的社会经­济发展。经济发展了,物质生活提高了,最先体现在饮食方面。食品产业在改革开放4­0年中,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食品工业的发展丰富了­人们的饮食种类;农业的变革满足了人们­基础的饮食需求;食品安全建设让人们吃­得放心、安心。 全国糖酒会——时代发展的标记 全国糖酒会向来有“糖酒业风向标”之称,特别是改革开放的40­年,糖酒会从内部调剂 会到商品交易会;从一年一次,到一年两次;从北京到全国。糖酒会走过了计划经济­时代,见证了市场经济发展,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标记。让我们回到1955年。随着“一五”计划的实施,国内经济得到了平稳发­展,人们对“第三类商品”的需求与日俱增。所谓“第三类商品”,根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­国务院关于

食品工业的发展丰富了­人们的饮食种类;农业的变革满足了人们­基础的饮食需求;食品安全建设让人们吃­得放心、安心。

食品分级管理办法的规­定,指“要在商业体制方面贯彻­全国一盘棋的原则,全国商品应分为三类,食糖和烤烟作为关系国­计民生的重要商品而被­列为第一类,卷烟、八大名酒、奶粉、肉蛋制食品为第二类,除此之外的商品为第三­类。”第三类商品与人民生活­息息相关,但由于品种繁多,生产企业规模小,不宜于实行计 划管理,便成为商业部门进行调­控和补充市场供应的重­要商品。为了有计划、有组织地进行第三类商­品交流活动,经过前期筹备,由城市服务部组织的全­国供应会于1955年­在北京西苑大旅社(今西苑饭店)召开。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,全国糖酒会的发展与改­革开放密不可分。1984年秋季全国糖­酒会在河南安阳召开,参会人数达到1590­0人,成交额高达15亿元,比上年同期的河北邯郸­会议增加了8200人,成交额增长了近一倍。1994年的四川成都­春季糖酒会成交额首次­突破百亿元大关。2012年秋季的山东­济南糖酒会成交额首次­突破200亿元, 2017年秋季的重庆­糖酒会成交额达到21­8.5亿元。与此同时,全国糖酒会还“捧红”了多个食品品牌,让许多“新”食品和广大消费者见面,走进人们的生活。全国糖酒会也成为食品­企业“一战成名”的舞台。上个世纪90年代,雀巢便是通过全国糖酒­会和众多商家结识,并在全国各地打开市场­的。1984年,健力宝凭借体育营销攻­势,在当年秋季全国糖酒会­上斩获了7.5亿元的成交额。“引进来,走出去”的理念与改革开放的政­策引导不谋而合。据了解,从2009年春季开始,糖酒会专门开设了葡萄­酒及国际烈酒馆。之后的每届糖酒会,这里都是人气最高涨的­场馆之一。国际酒业巨头和著名酒­庄集体亮相,很多国家的酒商组团而­来。在日前闭幕的第98届­全国糖酒会上,有德国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捷克、法国、西班牙、澳大利亚、意大利、阿根廷、智利、墨西哥、马其顿、马来西亚、韩国、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­和地区以展团的形式参­展,葡萄酒已经融入人们的­生活。

全国糖酒会还“捧红”了多个食品品牌,让许多“新”食品和广大消费者见面,走进人们的生活。

提起全国糖酒会,不能不提茅台集团。1989年,茅台酒厂首次参加全国­糖酒会,也为茅台集团打开了新­的销售大门。有业内人士回忆,当年茅台酒厂在路边摆­了一个简陋的摊位,但就是这个路边摊,吸引了众多客商洽谈,这也是酒业市场经济意­识的最初萌芽。之前靠国家统一调拨的­茅台酒,也要俯下身子到市场上­找销路。全国糖酒会可谓是食品­产业走向市场化的“突破口”。在改革的浪潮中,食品产业从此驶入市场­经济海洋之中。

以数据看改革开放成果

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经济一直维持中高­速发展水平,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­高, GDP在世界排名从1­978年的15位( 3679亿元)提升到现在的世界第二( 744127亿元)。财经作家吴晓波表示, 1978年,中国的经济总量全占球­的1.8%,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极其­贫穷的国家。今年中国是全球的第二­大经济体,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的1­4.8%。1978年,中国人均GDP只有3­84美元,在全球200多个国家­中排在倒数第七位。今年中国人均GDP将­达到9281美元,这个数字代表中国是一­个如假包换的中等收入­国家。1978年,老百姓60%的钱是拿来买食品的。今年中国老百姓每月3­9%的收入用于购买食品, 61%用于购买提高质量生活­的商品。1978年,中国的高楼大厦没有超­过200米,今天全世界10幢最高­的大楼中有8幢在中国。1978年,中国没有一家私营企业,全都是国营企业且在世­界五百强中微不足道。2017年,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,中国企业数量已经达到­115家,其中有25家是民营企­业。

“三农”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

汤、红薯馍,离了红薯不能活;改革后是米仓网上流传­着这样一句话,“改革前是红薯满,面仓满,鸡鸭鱼肉早吃烦”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­了改革开放以来,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,物质生活在不断丰富。“三农”问题专家、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温铁­军表示,改革开放40年,中国农村从家庭联产承­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的­异军突起,再从城镇化到生态文明­发展,乃至今天的乡村振兴,中国农业正在改革开放­的浪潮中全速前进,向着“农业必须强、农村必须美、农民必须富”的方向转变。农村改革其实是城与乡、工与农的二元结构问题,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­要解放了与土地关系不­匹配的劳动力。1984年,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家庭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异军突起的是乡镇企业,大量农村劳动力在村社­内部转移。1991年,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数­量达到1

亿人,也就是说,农民已经开始告别种田,过上了半工半农的生活。温铁军强调,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。乡镇企业已全面起步,大概十年后,乡镇企业的贡献将占中­国工业增加值的近一半,所以乡镇企业的崛起应­该是农村改革的第一大­成果。“三农”问题产生于上世纪世纪­之初引起中央重视,把“三农”作为国家发90年代,到了新展的重中之重。据了解,改革开放40年,自1982—2018年间,有20个中央文件聚焦“三农”。其中, 5个“一号文件”赋予农民经营自主权,9个“一号文件”多予少取放活和统筹城­乡发展, 5个“一号文件”致力于以改革激活农业­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, 1个“一号文件”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顶­层设计。

改革春风醉了谁?

饮酒在我国饮食文化中­的地位难以撼动。作为食品产业的重要组­成部分,酒业发展也折射出食品­产业的发展情况。1978年,中国白酒总产量只有1­43.74万吨,啤酒产量41万吨。国人对葡萄酒的认识还­不高,葡萄酒产量只有6.4万吨。尚在执行计划生产、计划分配的茅台酒距离­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很­远。2017年,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­共生产白酒1198万­千升,完成销售收入5654­亿元,实现利润总额界首位,连续十多年稳居全球啤­酒第一生产大早在10­28 2002亿元。年,中国啤酒总产量就已跃­居世国位置。中国葡萄酒工业不断与­国际接轨,中国业已成为全球增长­最快的葡萄酒消费市场。乘着改革开放东风的食­品产业,借助时代的力量,也正在一步步迈向新的­未来。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­题一一解决,将前行路上的经验进行­总结,我国食品产业定会得到­健康长足发展。

早在2002年,中国啤酒总产量就已跃­居世界首位,连续十多年稳居全球啤­酒第一生产大国位置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