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od Industry

便利店食品要做到既方­便又安全

- 汪万里 文

在人口聚集的城市,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便利­店,它方便了无数的人。那你知道,一个城市总共有多少家­便利店吗?经常见到的OK、7-11、美宜佳、天福、喜洋洋等连锁便利店,又各有多少家呢?广东省东莞市的便利店­被誉为全国零售

行业的一匹黑马。记者从东莞市食品药品­监督管理局获悉, 2017年东莞便利店­总数达3万多家,门店超过1000家的­品牌有美宜佳、天福、合家欢、喜洋洋、上好等,其中美宜佳3546家,天福3311家,喜洋洋2360家。这些数量庞大的便利店­关系到消费者的食品安­全,对它们要如何开展有效­的监管?如何才能确保这些便利­店不出、少出食品安全问题呢? 店面数量多是监管难点­之一

在东莞南城周溪路口,一条500米长的道路­两旁,分布着3家美宜佳、2家个体自营小店、1家不出名的便利店。这在东莞或许是便利店­密布的一个缩影。在这些便利店内,除了饮料、水和一些日常用品外,还有大量的食品,如饼干、凤爪、香干、方便面、调味料等。除了包装食品,大部分便利店都经营现­场制作的食品,如鱼丸、肉丸、烤肠以及包子、豆浆等。其中一家美宜佳收银台­边上放着一部烤香肠的­机器,是空着的,店员告诉记者,以前是有热狗卖的,但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没­有做。在另一家美宜佳便利店,有包子和蒸饺卖,两个年轻的女孩正坐在­一旁享受美食。店员告诉记者,“便利店如果要卖烤肠这­样的熟食,必须先申请,经营范围内要有‘现场制作’这一项。”据了解,在东莞注册的大型批发­企业如美宜佳、喜洋洋、天福、合家欢等,其配送的门店数量达数­万家,便利店成为东莞食品经­营中最常见的业态之一。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­理局负责人坦言:“便利店具有数量多、规模小、分布散、覆盖广的特点,给监管工作带来了难度。”实际上,一些便利店之前常常存­在的问题就是不具备现­场制作的条件,却也在卖烤肠等熟食。执法人员在监管过程中­发现,便利店经营

的主要问题就有:未经许可经营食品、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、销售“三无”食品、进货票据不齐全等。这些问题,几乎是便利店的“通病”。“工业区外来人口多,便利店想做生意,那就要想方设法地满足­大家,有人想吃熟食就上熟食,有人想吃包子还得卖包­子。”一家便利店老板说。

如何解决大业务量问题

食品问题投诉尤其是发­生在便利店内的食

品投诉,曾让东莞市食品药品监­督管理局头痛不已。2017年该局处理的­食品问题投诉举报共4­728宗,有关生产日期的投诉占­1200多宗,其中与便利店相关的投­诉744宗,占比62%。

投诉多、便利店数量多,而市、镇两级食品药品监管系­统人手一直很紧张, 2017年虽然增加了­一些执法人员,但“四品一械”(药品、餐饮食品、保健食品、化妆品、医疗器械)监管业务量巨大,相对而言人手仍然捉襟­见肘。“这么多店,光是去走一遍查一遍,不知道就要花费多少时­间,其他工作就都难以开展­了。”一名执法人员说。

如何抓好这些便利店的­食品安全监管,也是2017年东莞市­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­作人员想得最多的问题。为摸清情况,局主要领导带领相关科­室实地走访这些便利店­所属大型批发企业,调研其食品经营模式、食品安全保障措施、门店食品管理现状等。通过调研,他们发现便利店食品经­营有几

个明显特征:各种品牌旗下便利店数­量达几千家以上,覆盖全市32个镇、街(园区);加盟店占比高,原则上不允许从其他途­径购货,品牌持有者在实际上从­事着食品批发业务;批发经营的食品种类多、流转量大,有的过千种,且均是预包装食品。

对上游的监管需加强

摸清楚情况之后,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­理局最终制定了加强对­上游连锁企业总部、大型批发企业(品牌持有者)的监管,督促他们落实管理责任,实施旗下门店证照登记、规范进货渠道、完善进货台账及销售台­账、利用大数据管理食品等­多项措施。这一招,实际上就是要求便利店­总部在收取众多便利店­加盟费,赚取给众多便利店配货­的利润后,也要负起自己的责任来。“钱倒是都让你赚了,什么责任也不负,出了事什么也不管,那肯定不行。首先你自己得自查自纠,这样问题就会少很多。”与此同时,东莞市一位工作人员说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­行重点出击,执法人员在对某品牌企­业旗下的门店监管中发­现,其进

便利店总部在收取众多­便利店加盟费,赚取配货的利润后,也要负起自己的责任来。

货票据、销售记录都未对食品的­生产批号(生产 日期)进行有效记录,导致有关生产批号(生产 日期)的投诉。而在很多门店中原本都­有销售的 熟食如烤肠、鱼丸等也都得到了规范,“这必须 要在经营范围内申请有­现场制作这一条。”执法

人员说。

“2017年我们随机抽­查门店24家及批发企­业仓库7家,发现存在问题15项;开展明察暗访3期,发现问题54起,发现问题均已得到整 改。”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­理局负责人说, 而这些存在的问题,基本上就是之前提到的­便 利店的三大类“通病” ,“未经许可经营食 品;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、销售‘三无’食 品;进货票据不齐全等”。

协管员促进监管工作开­展

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执法人员经常派 检查组赴门店及批发企­业仓库进行“飞行检

查”,重点检查经营场所和仓­储场所情况;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约谈批发企业40余家 次,要求完善并落实各项食­品安全管理制度。 管住了源头,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。东莞市

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­责人表示,他们还充分利用市、镇、村三级建立的2952­个网格,发挥9550 名协管员的主动性,有效应对门店“小、散”的 特点,通过市、镇、村三级联动,对便利店进行 监管。 “网格化管理能有效应对­便利店‘小、 散’的特点,协管员贴近社区,能够比较及时 地发现问题。在网格化日常监管中发­现各门店 存在的典型问题,我们向品牌持有者反馈,发 现有违法经营行为的,严格立案查处,执行黑 名单制度,落实联合惩戒机制,及时公开黑名 单信息。”该负责人说。 多措并举,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东­莞数万 家便利店的食品安全问­题。该负责人表示,他 们将继续加强对上游批­发企业的监管,对企业 违法行为依法查处。

东莞的便利店被誉为全­国零售行业的一匹黑马。数据显示,东莞每1015人可享­受一间便利店;在深圳,这个数字是2354人/间;在广州,则是3076人/间。如今,东莞的便利店仍在以平­均每年1000多家的­速度递增。

作为一个外来人口集聚­的城市,东莞的便 利店确确实实给许多人­带去生活的便利,无论 是在工业区还是在高档­小区;便利店还温暖了 很多人的生活;尤其是在工业区,下了班的工 人,聚集在便利店外,看看电视,聊聊家常。 如果没有便利店,那对很多人来说,生活真是 很“不便利”。

记者走访发现,经过治理,大品牌连锁店,比如OK、7- 11以及东莞网点超多­的美宜 佳,无论是店面环境还是商­品摆设,都显得更 专业,管理更规范;销售的食品,包括现场制 作的鱼丸、烤肠等熟食也更干净、整洁,食品 安全相对有了保证。 目前,东莞便利店的问题大多­还是发生在 一些规模较小、知名度不高的便利店以­及一些 个人开的士多。这些士多环境卫生相对­差,不 少店铺商品陈列杂乱,销售的食品有不少廉价 产品,甚至是“三无”产品。记者在一家私人 便利店看到,店内不仅售卖多种熟食,还现场 制作手抓饼和鸡蛋饼;而操作台非常混乱,卫 生条件堪忧,亟需加强监管。

东莞每1015人可享­受一间便利店;在深圳,这个数字是2354人/间;在广州,则是3076人/间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