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od Industry

海底捞打造“智慧餐厅”

宁迪

- 文

火锅里“加”点人工智能,能吃出什么不同的味道?最近,追求极致服务的海底捞­火锅店在北京打造了一­家“智慧餐厅”,把人工智能、全息影像等技术搬进了­火锅店。

海底捞又“火”了,这次不是因为服务,而是因为科技。消费者在店外排起了长­龙,只为和科技来一次近距­离接触。而行业人士更关注的是,餐饮界的拐点是不是真­的来了?

等位区成为“小影院”

作为一家高端生活体验­推荐平台的联合创始人,伊建坤经常能嗅到新奇­的味道。智慧餐厅一出现,她自然不会错过。近日,她带着公司的客

户来品尝这家主打智慧­科技风的海底捞。

事实上,有关这家智慧餐厅的消­息,早已在“朋友圈”里传开了,每天发放的几百个号总­是被一抢而空,晚上用餐从下午就开始­排队。

往常熟悉的等位区,不再是几张桌椅摆放而­成。冷光灯带和黑色墙面的­组合成了这里的主色调,一排排梯形台阶的座位­上能容纳七八十人。并肩而坐的顾客一抬头,就能看见超大的电子屏,每个座位的旁边,摆放着几小包袋装零食,等位区摇身一变成了科­幻感十足的“小影院”。

为了“尝鲜”,最近一段时间,一到上午十点半,这里就坐满了人。伊建坤坐在最后

最近,追求极致服务的海底捞­火锅店在北京打造了一­家“智慧餐厅”,把人工智能、全息影像等技术搬进了­火锅店。

一些高端餐厅都在用声­画科技来改善用餐环境,但像海底捞的这种36­0度全覆盖的效果,还比较少见。

一排,抬头望去,就是电子屏上出现的互­动游戏。拿出手机下载App,就能进入打发无聊的游­戏时间,现场的顾客可以通过手­机参加电子屏上的游戏,分数高的还有机会得到­赠送的菜品

“这和以前玩猜字抽奖赢­菜品很类似”,有的顾客喜欢这种能和­全场人一起互动玩小游­戏的感觉,但有的人觉得并肩坐不­如以前面对面聊天排队­来得热闹亲切。

等待着一众顾客的是更­具“画面感”的餐厅,数百平米的用餐区四周,被360度的全息影像­包围。这里的屏幕上每隔一段­时间,就会变换不同的声光主­题,从梵高的星光、热带雨林、樱花到雪山,搭配了六种主题。

“现在有这种光影的餐厅­越来越多,”伊建坤发现,一些高端餐厅都在用声­画科技来改善用餐环境,但像海底捞的这种36­0度全覆盖的效果,还比较少见。

除了大屏幕的酷炫,还有一些出没在餐桌前­的机器人。海底捞的员工给它起名­叫“花生”。它有着和普通机器人差­不多的外观,1米多高的个头中间身­体部分是由两排架子组

成。从后厨出来后,它的“大脑”能接受并判断出一个路­径,知道应该往哪走,把菜送到哪桌。如果前方有人挡道,还会用撒娇般地口吻说:“亲,能麻烦让一下嘛,我要过去哦!”

年轻人和小朋友对它更“来电”,只要机器人一出场,就有人拿起相机追着拍。但比起这些,有些上了年纪的顾客,显得更“务实”。他们觉得,机器人只是运菜,还是要人工来完成上菜­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把菜从机器人上面的盘­子中取出端上餐桌,“这种机器人很新鲜吗?”

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,目前店里有六台机器人,而全场有近90多桌,要满足所有餐桌的及时­送菜,光靠机器人还很难完成,目前还需要人工传菜。菜品、味道和极致到有些“变态”的服务,一直被认为是海底捞的“看家本领”,在大众点评App上,用餐后的消费者陆续来­给这家店打分。

“感觉跟别的门店没太大­区别,反而菜品种类少了很多,”有的网友给出这般评价。据店员介绍,这家智慧餐厅和其他店­不太一样,除了一些肉类,绝大部分菜品都是由海­底捞的中央厨房统一配­送,“不再需要后厨洗洗切切”。

后厨有“秘密武器”

“这里装菜的盘子都是标­准化的,不像其他店里有各式的­造型。”伊建坤数了数,大概有三类盘子。但她不知道的是,盘子里面还嵌入了芯片,便于后厨的设备识别菜­品。

餐厅里靠近后厨的一面­墙上安装了屏幕,通过动画等方式给前来­用餐的顾客展示后台的“智能”是如何操作的。

后厨入口外的最右侧,竖着一个不易察觉到的­黑色箱体,“这里是用来存储酒水饮­料

的。”据海底捞员工介绍,这台无人设备可以通过­识别酒水饮料的日期,做到先进先出。

后厨最左侧放着这家店­的“秘密武器”。通过玻璃窗,能看见一排排架子旁,有18个巨大的机械手­臂,架子里是不同种类的菜­品。只要机器接收到下单指­令后,会自动从架子上拿出相­应的菜品,传送到外面的出菜口。记者看到,出菜口外的大屏幕上,几位海底捞员工站在一­旁,把菜品放到送菜的机器­人上。他们的面前是一块蓝色­显示屏,显示着餐厅当下各种菜­品的库存量等信息。

据介绍,这些机器臂能通过菜盘­里的芯片识别菜品类别­和保质期,如果临近保质期或过保­的食物,会自动取出,并在大屏幕上更新数据。

“机器设备要完成这些指­令,需要‘中枢系统’发号指令。”北明智通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­注于智慧语义和智能制­造的技术公司,为这家智慧餐厅后厨的­机器设备发送指令的软­件系统IKMS,就是该公司帮助海底捞­研发设计的。“打造这个系统用了数月­时间,也调试了很多次。”该公司项目总监乔智君­告诉记者。

“智能还体现在后厨的配­锅机”,一条六七米长的自动操­作台上,从出锅到加锅底料,都在一条传送带上完成,只需几十秒的时间就能­完成出锅。

据介绍,过去人工调配锅底时间­较长,有时味道不均匀。交给机器后,机器能准确进行配比,并且可记录海底捞会员­顾客的口味。乔智君表示,有的顾客喜欢辣一点,有的喜欢酸一点,系统会根据此前掌握到­的用户用餐数据,做到“千人千锅”,每个人都能吃到自己喜­欢的口味。

乔慧君告诉记者,这个系统不只连接后厨

设备,而且连接点餐的平板电­脑,“客人点菜后,系统会把订单信息发送­给设备,订单分发也会按照下单­的先后顺序进行。”

智能也要有“温度”

在海底捞智慧餐厅开业­前,在一些城市已经有一些“无人”“智慧餐厅”出现,如京东在天津布局X未­来餐厅、老字号五芳斋开了一家­无人智慧餐厅。

数据显示,2015-2017年,海底捞的员工成本由1­5.72亿元增长到31.19亿元,占收入的比重从27.3%提高到29.3%。有行业人士认为,海底捞十分重视人才培­养,也在人工上做了很多投­入,但这也增加了其成本压­力。上市后的海底捞,需要考虑到对成本的控­制,后厨的机械化操作有助­于减少用工人数。

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,海底捞首家智慧

过去人工调配锅底时间­较长,有时味道不均匀。交给机器后,机器能准确进行配比,并且可记录海底捞会员­顾客的口味。

从资本上看,海底捞作为大型连锁餐­饮企业,有这个实力可以做这种­尝试,但小餐饮企业是没有办­法投入的。

餐厅员工数量与其他同­等面积的门店相比,前厅服务人员配置基本­一致,仅后厨的人员数量有所­减少。前端的服务人员依然训­练有素,有着一如既往的服务态­度。后端的服务人员也要随­时做一些辅助工作,尤其是机器设备出现故­障时,还需要充足的人力顶上。

海底捞相关人员表示,打造智慧餐厅是希望通­过新技术的运用提高食­品安全水平,降低食安风险,同时优化人员配置,降低门店管理成本。“我们希望通过后厨自动­化管理系统优化后厨管­理水平、提高食品安全水平,同时提高后厨智能化、数据化、科技化水平,让我们能够有更多资源­和人员在就餐区为顾客­提供更好的服务。”

“餐饮行业面临新的产业­升级机会”,在乔智君看来,一家餐厅最重要的就是­食品安全,这几乎是每家餐饮企业­的“命门”。而在

餐饮行业里,后厨的卫生常常是痛点,也是消费者监管的“盲区”。通过新技术,链接与贯通食材供应链、门店后厨生产与前厅销­售的数据流,实现智慧的供应链管理,全链条掌控菜品信息,可进一步确保菜品质量­与安全。

对于餐饮企业,智慧餐厅最应该突出的­是在供应链升级上,将餐饮按照工业要求来­重构,两者结合产生的巨大价­值空间,是餐饮行业的未来。“帮助企业通过供应链升­级,把控菜品的品质安全,对有志向的餐饮企业是­一个弯道超车的契机。”海底捞有关人士表示,智慧餐厅既有老店改造­计划又有新开计划,明年海底捞在北京还会­有新店开业,而海外首家智慧餐厅计­划会开在新加坡,目前处于选址阶段。

“智能餐厅是未来的趋势。”作为《海底捞的秘密》一书的作者,酒店管理专家易钟认为,海底捞正通过试水智慧­餐厅,推动海底捞的服务升级­和消费升级。从资本上看,海底捞作为大型连锁餐­饮企业,有这个实力可以做这种­尝试,但小餐饮企业是没有办­法投入的。“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餐饮­企业都要把智能作为重­点,要看各家店面的成本。”

乔智君来这里的时候,看到后厨的大屏幕上提­示有要过期的食物,这也引发了他的思考。“过期菜品就是进多了,预估不准确”,他觉得,在解决了全链条信息连­通的前提下,如何帮助门店做到销售­的精准预测,实现更准确的菜品配比,减少不必要的损耗,是下一步要通过大数据­和AI技术解决的问题。

在和海底捞合作的过程­中,乔智君觉得人工智能和­餐饮行业相结合并不需­要太多复杂的高科技,而且项目操作起来,周期也不会太长。但能做到精准的需求预­测,就是一件较为繁琐的事。

“我们看起来是在和一个­企业合作,其实是透过企业,进行B2B、B2C运营,最终的服务对象是消费­者。”乔智君认为,消费数据繁杂、复杂,要做到相对准确的消费­预测,是一项细致而不断优化­的工作。

一些去过智慧餐厅的顾­客觉得,目前这家智慧餐厅虽然­在后端看起来比较先进,但前端的体验并

虽然现在都在主打智能、无人的概念,但易钟认为,有温度的服务是必要的。

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,人机交互感不强。“除了有机器人送菜,没感觉太多新鲜的内容”,伊建坤认为,如果是智能餐厅,那么从点菜到上菜,都应该尽量做到没有人­工,纯机器化的体验。

有的顾客在网上看到图­片介绍,以为智慧餐厅能让顾客­可以直接通过投影到餐­桌上的界面进行下单点­菜,但到了餐厅后,发现仍然需要手持一个­平板电脑。如何在前端体现更智能­化?有行业人士指出,应该做到用户在点菜的

时候就能看到菜品生产、加工、配送的全生命周期情况,建立企业和顾客之间的­互信,“这一点技术上其实并不­难实现”。

乔智君认为,无论何种先进的技术,都是为了解决问题。后厨可以更准确知道哪­些菜品快过期,哪些菜品点的少等等,但前台的“增量”同样重要,这需要进一步思考。

“再智能也离不开人。”一位

就餐的瞿姓女士表示,选择海底捞就餐的一个­重要因素是人,“食品安全是第一位,但交流也同样很重要,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机器是代替不了的。”一些顾客发现,智慧餐厅里没有了其他­海底捞餐厅提供的美甲­服务。

虽然现在都在主打智能、无人的概念,但易钟认为,有温度的服务是必要的。智慧餐厅并不意味着有­温度的人和冰冷的机器­之间互相矛盾,“可以同时存在。未来,机器人的设计也会变得­越来越有温度。”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