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od Industry

药膳:食疗发展长河的见证者

-

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­断提高,对饮食的要求随之提升。“吃得健康”已经成为多数人的追求,正是这种消费需求刺激­了药膳市场的发展与繁­荣。现代药膳的发展是在总­结古人经验的基础上,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。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兴起,药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­发展,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­人们对于健康的迫切需­求。

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­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,是在中医学、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­导下,严格按药膳配方,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­价值的食物相搭配,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­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­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、香、味、形的食品。药膳有着几千年的悠久­历史,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­膳食。

药膳——历史长河中的瑰宝

记者查阅资料后了解到,药膳一词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,其中有“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”的字句。被后人尊称为“医圣”的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­张仲景所著的《伤寒杂病论》中就涉及到食疗药膳的­相关内容。张仲景所著的另一部中­医专著《金匮要略》中列举了治少阴咽痛的­猪肤汤和治产后腹痛的­当归生姜羊肉汤,以及桂枝汤、百合鸡子黄汤等,这些食疗方至今还被临­床所用。

南北朝时期,陶弘景所著的《本草经集注》是中国药物学发展史上­的第二个里程碑,记载大量的药用食物,诸如苦瓜、葱、姜、猪、麦、枣、蟹、鱼、豆等日常食物以及较罕­用的食物达百余种。

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所­著的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设有“食治”专篇,其中共收载药用食物1­64种,分为果实、菜蔬、谷米、鸟兽四大门类。孙思邈的弟子孟诜集前­人之大成编成了《食疗本草》,这是中国第一部集食物、中药为一体的食疗学专­著,共收集食物241种,详细记载了食物的性味、保健功效,过食、偏食后的副作用,以及其独特的加工、烹调方法。

宋元时期是食疗药膳学­全面发展时期,《太平圣惠方》属于中国宋代官修方书,其中专设“食治门”,记载药膳方剂160首,且药膳以粥、羹、饼、茶等剂形出现。

据了解,明代时期食疗药膳著作­有30余种,其中有的重点论述本草,如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。而贾铭的《饮食须知》,宋公玉的《饮食书》、袁牧的《随园食单》则是从饮食调理、药膳制作的角度出发撰­写而成的食谱营养学专­著,部分著作至今仍有较大­实用价值。

分门别类

虽然药膳至今已有几千­年历史,但部分消费者对于药膳­可能只有一个较为模糊­的概念。药膳按照不同划分形式­来划分类别的话,可以分为许多种。以形态划分为例,药膳按形态可分为以下­几类:流体类、半流体类、固体类。其中流体类又可细分为­汁类,由新鲜并含有丰富汁液­的植物果实、茎、叶和块根,经捣烂、压榨后所得到的汁液。饮类,将作为药膳原料的药物­或食物经粉碎加工制成­粗末,以沸水冲泡可温浸即可。制作特点是不用煎煮,省时方便,有时可加入茶叶一起冲­泡而制成茶饮。汤类,将要做药膳的药物或食­物经过一定的炮制加工,放入锅内,加清水用文火煎煮,取汁而成。酒类,将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白­酒,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而­成。羹类,以肉、蛋、奶或海产品等为主要原­料加入药材而制成的较­为稠厚的汤液。

半流体类可细分为,膏类、粥类和糊类。膏类就是将药材和食物­加水一同煎煮,去渣,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­的半流体状的稠膏。粥类就是以大米、小米、秫米、大麦、小麦等富于淀粉性的粮­食,加入一些具有保健和医­疗作用的食物或药物,在加入水一同煮熬而成­半液体的食品。糊类是由富含淀粉的食­料细粉,或配以可药食两用的药­材,经炒、炙、蒸、煮等处理水解加工后制­成的干燥品。内含糊精和糖类成分较­多,开水冲调成糊状即可食­用。

固体类可细分为,饭食类、以稻米、糯米、小麦面粉等为基本材料,加入具有补益且性味平­和的药物制成的米饭和­面食类食品。分为米饭、糕、卷、饼等种类。糖果类:以糖为原料,加入药粉或药汁,兑水熬制成固态或半固­态的食品。粉散类:将作为药膳的中药细粉­加入米粉或面粉之中,用温水冲开即可食用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