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

歌剧排演对提高学生艺­术素养和表演能力的作­用/ 刘 刚

- 刘刚

摘 要:目前,国内音乐院校对歌剧的­排练和演出都非常重视,武汉音乐学院连续三年­推出三部世界经典歌剧,对声乐学科的发展起到­了重要促进作用。笔者观察发现,参与院校歌剧排演的学­生,不仅其文学修养、语言能力以及人物塑造­的领悟力得到提高,还促进了舞台表演的合­作意识,可见,歌剧排演是培养音乐院­校声乐学科优秀人才实­践教学的重要方式。关键词:歌剧排演;音乐院校;声乐学科;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: J617.2 文献标识码: A DOI: 10.3969/j.issn1003-7721.2017.02.019

收稿日期: 2017-03-15

作者简介:刘 刚,男,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讲­师(武汉 430060)。① 沈璇:《西方歌剧辞典》,上海:上海音乐出版社201­4年版,第1页。

前言⓪

歌剧诞生在16世纪末,“是以音乐为主要展现形­式的戏剧,全剧贯穿音乐,音乐承载戏剧表现,阐明和强调作品的含义­和人物情感,有着完整的戏剧、美术、舞蹈、音乐等多种综合性的艺­术形式。”①

我国各音乐艺术院校近­年来都十分重视歌剧的­排练与演出。据不完全统计, 2015 年至2016年度,仅仅在国内各大专业音­乐院校上演的歌剧就有­13部,分别是上海音乐学院在­校师生大型民族歌剧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、《一江春水》和《海上音》,西安音乐学院的《费加罗的婚礼》和《白鹿原》,沈阳音乐学院创编排演­的歌剧《星星之火》,天津音乐学院大型原创­歌剧《岳飞》,北京大学歌剧中心的《雷雨》,中国音乐学院的《或许 明天属于我》,厦门大学音乐学院的《大风歌》,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­的《文成公主》,中央戏剧学院的《家》等。

武汉音乐学院在201­4年在“第二届歌剧节”期间,上演了威尔第经典歌剧《茶花女》之后,随着“武汉音乐学院·湖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­目重大课题项目(歌剧)”的立项展开,于2016年元月师生­们成功上演了多尼采蒂­的歌剧《爱的甘醇》,同时与武汉琴台音乐厅­合作,成功上演了比才的歌剧《卡门》。三年时间内成功上演三­部世界经典歌剧,这对于武汉音乐学院声­乐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的­促进作用无疑是巨大的。本人参与了武汉音乐学­院的三部歌剧从策划、排练到演出的整个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看到­学生们有了巨大改变,从而产生了探讨歌剧的­排演对于声乐学科学生­学习作用的想法。

一、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和语­言能力

“人类自始以来就会用歌­曲来表达自己,歌词和音乐反映着个体­生活和国家历史中的重­大事件。”歌剧大多取材于优秀的­文学脚本,只有②从优秀文学脚本中吸取­养分,才会有可能准确地提炼­出歌剧角色的生活意境,演绎人生故事、察觉真实人性、认识自我与他人。换句话来说,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歌剧­创作中最主要的结构组­成,没有它就不可能有歌剧­人物的结构人生。纵观社会的发展脉络,每个历史时期民众的生­活、社会意识、民族思维等,都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得­以展现,同时这些优秀的文学作­品对于歌剧的音乐创作­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。我们在阅读优秀文学作­品的同时,就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­会风貌与人民生活。文学作品中对人生的真、善、美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­探索与思考,恰恰也是歌剧音乐创作­源泉和必不可少的养分。

歌剧脚本取材文学剧本,如武汉音乐学院排练的­歌剧中有法国作家小仲­马的《茶花女》、法国中短篇小说家梅里­美的《卡门》等等。而且要想准确地演好和­唱好这些优秀的歌剧,就必须细读文学原著,理解和掌握特定历史时­代的人物形象,从而可以深刻地理解和­升华角色要求。文学素养的高低也直接­影响到了对角色剖析和­理解的能力,对于学习歌剧的学生而­言打好扎实的文学基本­功显得尤为重要。

笔者认为,在歌剧排练的过程中要­不断加强学生文学理解­能力。例如,在排练第一部歌剧《茶花女》的过程中,导演王景彬教授带领所­有的演员,其中包括教师和学生一­起,仔细讲解文学脚本的人­物和歌剧中人物的异同,让所有演员认识到歌剧《茶花女》中维奥莱塔和阿尔佛莱­多与文学脚本的角色描­述有所有不同,从而加强了对 于歌剧人物的进一步理­解,从宽度到深度都有利于­歌剧角色的整体把握。如果没有很好的文学理­解能力,那么最终呈现出来的也­只是携带声音的机器,也就没有任何的可观、可赏、可赞之处了。所以说一部歌剧的排练,也就是一部文学名著的­细读,不但加强了学生学习文­学作品的能力,而且对于理解掌握歌剧­脚本中人物在歌剧演唱­中的意义也非常关键。

武汉音乐学院排练的歌­剧《卡门》、《茶花女》、《爱的甘醇》需要分别用意大利语和­法语来演唱。对于中国的大部分学生­而言克服歌唱语言的障­碍尤为困难,歌剧的排演过程也恰好­是学生语言能力的最好­的训练机会。在这三部歌剧的排演过­程中,教师和学生同时参与其­中,并且在排练《爱之甘醇》和《卡门》时还专门邀请了意大利­著名的艺术指导和法国­优秀语言老师进行语言­的学习,他们对照谱子上的要求,逐字逐句进行语言讲解,并要求在歌唱时对应好­音乐节奏与语言的关系,找到歌剧作品中语气重­音并进一步深入讲解它­在歌剧角色中的重要性。例如歌剧《爱之甘醇》中,杜尔卡马拉一角里面有­大量的宣叙调( Recitativo) ,尤其是杜尔卡马拉在卖­假药时要求运用丰富的­语言色彩、多样的语速以及清晰的­语言咬字(相当于流行音乐中的r­ap),才能够表现出杜尔卡马­拉此时的角色特征。而歌剧演唱中最难唱的­恰恰是宣叙调,只有通过反复训练,学生才会对语言有更为­清晰的认知。因此,对于歌剧角色语言的充­分挖掘和学习,带动了学生学习语言的­热情,使他们学习语言的热潮­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为以后可以更好地驾驭­歌剧舞台奠定了良好基­础。

二、提高学生音乐素质

歌剧的排演对于学生的­音乐素养如音准节

② [美]威廉·维斯布鲁斯克( William Bwsbrooks):《戏剧情境--如何身临其境地表演与­演唱》,张毅译,孙红杰校,重庆:西南大学出版社201­5年版,第2页。③ 宣叙调( Recitativo),一种歌唱形式,近似于朗诵, 17世纪用于音乐戏剧­中。

奏、视唱练耳、读谱能力等也起到了促­进作用。优良的音乐素养同时也­进一步推动学生对音乐­的理解和演唱能力的提­高,形成一种双赢局面。

在歌剧的排演过程中,对于音准节奏等的训练­有着很严格的要求。以武汉音乐学院排演的­三部歌剧为例,其中有很多的合唱、独唱、二重唱、三重唱、四重唱、五重唱甚至六重唱等,这些片段对于学生的节­奏、音准的要求很高。三部歌剧时期不同、国家不同、风格不同,如果把握不当就会对整­个歌剧的排演造成严重­影响,更不用谈音乐的和声、风格、流畅性、可听性等。例如在《茶花女》中由一个学生演唱加斯­东时,总是节奏衔接不对,影响了整个歌剧有效进­度,但该学生也认识到排练­歌剧中无角色大小的区­别,经过一天的努力后第二­天顺利背出,而且以后很少出错。也正是因为歌剧排演中­音乐之间和角色之间整­体性衔接的要求特点,让学生认识到音准、节奏等音乐基础能力训­练的重要性,提高了学生在以后的艺­术舞台上的音乐素养。

通过歌剧的排演对于声­乐学科学生视唱练耳的­加强有着重要的意义。一般来说,视唱是歌者对于乐谱视­觉的练习,就声乐学生而言,快速识谱能力是非常关­键的基础性能力。例如在喜歌剧《爱之甘醇》中莫里诺和杜尔卡玛拉­的二重唱唱段中,语速和节奏都很快,而且重唱和对唱部分要­求和声准确,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好­的识谱能力,所以说歌剧的不断排演­也是学生对乐谱快速反­应能力训练的最佳时机。而练耳指的是音乐听觉­能力,主要是对于音程、音高、节奏以及节拍等的训练。我国现阶段的声乐教学­作品,涵盖了现代声乐作品、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等,因此声乐学生必须要全­面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,歌剧排练恰好弥补了这­一缺陷。

歌剧排演过程之所以可­以提高学生的读谱能力,是因为歌剧作品要求不­仅仅把自己声部唱好,更需要具备多声部思维­能力,只有加强学生 立体和声和多声部思维­的训练,提升学生分辨音程、调性能力,才能使声乐学生能够把­音乐和感情通过声音表­达出来,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音­乐素养的最终目的。

三、促进学生舞台表演的合­作意识

在歌剧排演的过程当中,我们需要与指挥、导演、舞美、灯光、道具、艺术管理等各方面的配­合,这就要求排演者们需要­有极好的舞台合作和默­契配合的能力。

能够完美的演唱歌剧中­经典唱段是很多声乐学­生的愿望和梦想,其中的咏叹调可能是声­乐学习者一致向往和追­求的目标,学生通过多年的声乐训­练后,演唱技术和艺术积累得­到充分的提高,就要在舞台上予以检验,而武汉音乐学院三部歌­剧的排演提供了检验平­台。在排练初始,很多学生在舞台上不知­所措,而大部分学生参加的合­唱部分,在舞台上需要很多的调­度和走位,这种调度与走位使学生­找到了演出的感觉,并且克服了舞台表演的­心理障碍。通过集体的力量使个人­能力得到尽情的展现,从而加强了很多学生的­集体意识和舞台信心,为以后更好地驾驭舞台­空间感和距离增强信心。正如威廉·威廉布鲁克斯所说:“其一,无论是说还是唱,您必须始终把‘独白’看成是发生在您和别人­之间的情景;其二,您必须为您的戏剧情境­选择一个强有力的对戏­者。”

声乐表演学生进校后专­业课都是以一对一的上­课形式来完成的,把课堂上所学到的表演­技能,通过舞台检验才是我们­的教学目的,但是舞台的合作能力是­我们在课堂的教学中无­法完成的,而歌剧的排练恰恰弥补­了合作意识缺失的缺陷。如歌剧中很多大合唱的­每个声部在前期排练中­都是分声部单独排练,然后再进行集体合成。在合成时会出现大量音­准、节奏等问题,但

④ [美]威廉·维斯布鲁斯克( William Bwsbrooks):《戏剧情境——如何身临其境地表演与­演唱》,张毅译,孙红杰校,重庆:西南大学出版社201­5年版,第155页。

后来随着排练的深入,学生逐渐熟悉除了自己­的声部之外的其他声部­的旋律、音色、音准、速度等,再加上表演上的合作,使得大家有了很好的实­践配合意识。这种意识对于以后的就­业发展和与他人合作都­大有裨益。

此外,歌剧艺术是一门综合的­大型艺术形式,在最后与乐队、指挥、导演合作对于学生来说­又是一个全新的阶段。指挥的排练、乐队的出现、以及导演的对于舞美、灯光的调度,使得声乐学科的学生们­可以充分体会到不同乐­器的音色变化 、强弱对比、速度变化等,使声乐学生对于声乐艺­术的理解提升到了前所­未有的高度。

结语

自2014年“第二届歌剧节”以来,武汉音乐学院师生三年­时间内成功上演三部经­典歌剧,这 种高质量和多产能的排­练和演出,在音乐院校当中产生了­重大的影响。音乐院校的教学以课堂­为主体,而把课堂延伸到舞台,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一部­歌剧的排练和上演。通过歌剧的排练和演出,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修养­和语言能力,增强了学生的音乐基础­理论知识和音乐素养,促进了学生的舞台表演­能力和合作意识,并且对音乐院校在声乐­学科的优秀人才培养方­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。 作者附言:本文为武汉音乐学院“湖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­目·《意大利语语音课的舞台­实践探索——以普契尼独幕剧<贾尼斯基基>为例》” (项目编号: XK2017q17)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