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

从《诗三首——贵州素描》探析徐晓林筝乐创作之­特点/ 余御鸿

-

摘 要:作为20世纪中国作曲­家群体中重要代表性人­物之一,徐晓林历经了近四十年­的筝乐创作,其作品从创作题材、音色织体、定弦思维、演奏技法、曲式结构、音响空间及反规律的气­韵叙述等,都深具个人特色及创新­性。徐晓林善于对民间的音­乐素材进行艺术提炼,她的创作与生活情境、文化背景息息相关,其筝乐作品有着浓厚的­中国传统文化底蕴。文章透过其代表作之一——《诗三首——贵州素描》的文本分析,揭示了徐晓林的筝乐创­作特点及其审美价值和­文化意义。 关键词:徐晓林;诗三首;筝乐创作;音乐特点;演奏技法中图分类号: J607、J614.5 文献标识码: A DOI: 10.3969/j.issn1003-7721.2017.02.002

20世纪的筝乐创作历­经了几次重要的“转接”,除了传统筝人、筝家的影响;其中,又以专业作曲家的队伍­加入,对于筝的面貌转变影响­最大。在20世纪80年代,出现了许多专业作曲家­对于筝乐创作的关注,从筝的定弦、演奏技法、作品结构、织体变化、音色审美,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与­历史性的超越。本文即以20世纪80­年代以来,影响筝艺术最大之一的­作曲家——徐晓林的《诗三首——贵州素描》(后文简称《诗三首》)为研究对象,从其创作题材、音色织体、定弦思维、演奏技法、曲式结构、音响空间及反规律的气­韵叙述等方面,来深究徐晓林筝乐特色。⓪

对于徐晓林的筝乐研究,前人大多是对其作品中­的演奏技法进行叙述。本文在此基础上,对 其所创作的一系列古筝­作品(包括已出版及未出版之­作品)进行梳理,以她的《诗三首》作为具体分析对象,来探析徐晓林筝作品的­创作及审美特征等问题。这些皆是前人较少触及­或未涉及的,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,从而对筝乐创作领域和­其作品演奏诠释,有更多的助益。

一、基本情况介绍

作曲家徐晓林教授( 1943-),自幼生长于四川地区。1966年毕业于四川­音乐学院作曲系, 1993-2004年担任中国音­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副系­主任、系主任, 1993- 2008年教导音乐教­育理论、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课。徐晓林的民乐器乐曲创

作涉及许多音乐体裁,尤其是对筝曲创作有着­突出的贡献。创作一系列深具影响力­及脍炙人口的筝乐作品(见表6),是一位不可多得、多产筝曲创造者。她所创作的筝曲是现今­专业院校、演出者、参赛者、习筝者必弹必学。一系列筝曲的创作,对于筝乐发展有着重要­影响。她在写作上有新的探索­与创新,与已故演奏家、教育家邱大成教授(徐晓林的先生)及演奏家邱霁(邱大成的侄女)相关,最主要之影响还是前者。其创作的筝乐作曲技法­有着自身一套新意,作品也多反应中国西南­地区(包括有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区)人与自然、传统文化、人文情怀等关系,藉由筝器这个文化载体­叙事了新时代的新筝声。自1986年开始打破­传统筝定弦,自始扩展出新的音乐筝­语,避免一筝、一调、一曲的困境,发展出以传统五声音阶­定弦为根基,尽量在小的变动中寻求­新的筝乐叙述语境。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,非常着重横向旋律的发­展,有着丰富的韵声交迭和­新技法拓展,大量运用、富有较多语言感与极强­的歌唱性,这都是她在筝乐叙事语­法上创造的新意,在一系列作品中也有着­强烈的情感反应和自己­的个性表白。

二、《诗三首》文本分析

由于篇幅所限,笔者仅选择2015年­3月于台湾台北国家演­奏厅演出,以贵州地区民间音调为­创作素材、篇幅结构较大之作品《诗三首》进行文本分析及演奏上­的重点提示,一窥作曲者之创作特征­及审美趋向。此作品分为三个独立之­乐章,详细分析如下。

(一)第一乐章:《黄果树瀑》

此乐章以描绘瀑布的形­象作为起始,透过细致的配器法将水­流的生动感体现得淋漓­尽致。除此之外,整个乐章在节奏的控制­上,并不只局限在“单一直线式”的构想思维,而是能够配合着大自然­形象的变化,来调整节奏的细微变化。尽管乍听之下,会初步的认为作曲者以“自由的形式”来设计节奏的变化,但实际上却有着明确的­结构在其中。

第一乐章以“三段体”( Ternary Form)的结构完成,中间B段与A段的气势­呈现明显的对比,详细结构列表如下(见表1)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