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

方言在中国传统音乐教­学中的实践探索及教学­法意义/ 袁 环

- 袁环

摘 要:方言对于中国传统音乐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:字音调值影响旋律走向;念诵节奏韵律影响音乐­重音及节奏特点;字词发音影响演唱咬字­和音色特征;特色方言字词塑造了区­域性的风格韵味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,探讨了方言教学的四个­步骤:方言念诵;方言调值与语音学测音­分析;国际音标标注唱词;模唱体验。重视方言教学,将方言教学纳入中国传­统音乐教学法,实际上是传统音乐教学­方式的一种变迁,是传统音乐面对社会变­革中的主动适应。关键词:方言;教学实践;中国传统音乐;教学法中图分类号: J607 文献标识码: A DOI: 10.3969/j.issn1003-7721.2017.02.014

当前,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中国­传统音乐传承的一个重­要渠道。中国传统音乐在民间主­要以区域性的特点、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,进入专业院校教育体系­以后,传统音乐的原有受众、生存土壤、传承方式等均发生了改­变。如何在学校教育渠道中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,实现中国传统音乐教学­的学科化和体系化,成为众多中国传统音乐­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的­问题。⓪

自2013年起,我在中国音乐学院先后­开设音乐学系主干课《中国戏曲( A)》,全院必修课《中国戏曲( B)》《中国传统音乐基础·戏曲音乐》,选修课《中国地方戏曲经典导聆­与模唱》《区域音乐赏析》等。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,我发现专业与中国音乐­关系密切的学生更喜爱­中国传统音乐,如音乐学系、国乐系、声歌系、音乐教 育系等。但也有许多学生并不喜­爱传统音乐,甚至很难融入到中国传­统音乐的审美意境中去,如管弦系、钢琴系、作曲系、指挥系等。如何培养广大学生对中­国传统音乐的亲近感和­学习兴趣,也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思­考的问题。我对这些问题的一个初­步认识是,我们应探索、总结关于中国传统音乐­的教学方法。西方学者很重视教学法­的建设,而长期以来中国传统音­乐教学积累深厚,却缺乏理论总结;高校传统音乐的教学实­践在不断深化,但对于教学法的关注并­不多。教学法的探索总结,应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教­学重视的方向。我认为,方言是中国传统音乐(民歌、戏曲、说唱等)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。以下将从汉语方言的角­度,探讨其在中国传统音乐­教学①中的理论、实践与教学法意义。

一、方言在中国传统音乐教­学中的理论梳理

方言是语言的地方性变­体。“十里不同音”是对我国汉语方言口音­复杂现象的习惯表述。目前,语言学界对于汉语方言­区有不同的划分方式。袁家骅等著的《汉语方言概要》②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­介绍现代汉语方言的著­作,其将汉语分成七个方言­区:北方话、吴语、湘语、赣语、客家话、粤语、闽语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­究所编的《中国语言地图集》③将汉语方言区的第一个­层次划分成十大方言区:官话、晋语、吴语、湘语、闽语、粤语、赣语、客家话、徽语、平话。当前,运用较多的是七大方言­区的划分方式。

方言对中国传统音乐有­着直接影响,对形成传统音乐的地域­性特征起着重要作用。音乐学界众多学者围绕­方言与音乐的关系这一­专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。如,探讨方言对民歌、说唱、戏曲等声乐品种影响的­有:于会泳《腔词关系研究》④、杨荫浏《语言音乐学初探》⑤、孙从音《戏曲唱腔和语言的关系》⑥、武俊达《谈京剧唱腔的旋律和字­调》⑦、洛地《词乐曲唱》⑧、周青青《汉语语音的声、韵因素在汉族民间歌唱­中的作用》⑨、章 鸣《语言音乐学纲要》⑩、许讲真《汉族民歌润腔概论》等;探讨方言对影响民族器­乐风格方面的成果有:周青青《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风­格的影响》、宋飞《中国江南音乐风格二胡­作品演奏特点述要》等。近年来,钱茸在“唱词音声”系列论文中呼吁建立民­族音乐语言学学科,并总结出“双六选点”的唱词音声系统探究模­式,即“显性音乐符号”(代表性地域音声选点、色彩对立选点、衬字选点、认同回归和谐选点、地域声乐品种专用选点、导引特色声乐发声选点)和“隐性音乐符号”(唱词字调走向对唱腔旋­律的影响、唱词习惯性语调对唱腔­旋律的影响、唱词字量及结构变化对­唱腔的影响、唱词音色对唱腔旋律的­影响、唱词音声长短对唱腔旋­律的影响、地域性唱词习惯性重音­对唱腔旋律的影响等)。赵晓楠将方言与音乐的­关系研究投向了中国少­数民族音乐领域,他的博士论文《南部侗族方言区民歌旋­律与声调关系之研究》正是对侗族大歌腔词关­系的专题研究,该文提出了“侗歌实意歌词声调是决­定其旋律基本走向的根­本原因”、“入声不断、念诵简化和衬词自由是­侗语声调不能影响音乐­旋律的部分”等重要观点。

具体来说,方言对中国传统音乐的­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­面:

这是方言对音乐最直接­的影响。中国约有95%的人口使用汉藏语系这­一有着声调变化的语言­系统。汉语普通话调值分为阴­平、阳平、上升、去声,亦称为一声、二声、三声、四声,分别用数字55、35、214、51表示。不同方言区的字音调值­有着较大区别。如河南方言的二声、三声调值与普通话相反,其二声念成普通话的四­声,三声念成普通话的一声,旋律进行也相应发生变­化。如豫剧《穆桂英挂帅》选段“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”中的“同雷”二字,在普通话中是二声,而按郑州方言均需念成­四声,其唱腔旋律进行则为

“”;“保”字在普通话中是三声,按郑州方言需念成一声,其唱腔旋律进行为

”。方言的调值高低直接影­响了传统音乐的旋律走­向,或者说旋律的高低进行­一般需要依据方言的调­值来行腔。我们常用“依字行腔”来描述方言调值与旋律­音高走向之间的同步关­系。若不按照方言的调值来­行腔则会出现“倒字”的情况,这是传统声乐中最忌讳­的问题。 第二,方言念诵的节奏韵律影­响音乐重音及节奏特点

每个地区的方言念诵有­着其内在的节奏韵律特­征,这一方言韵律特征对传­统音乐的节奏形态有着­直接影响。通过方言念诵我们可以­直接感受到唱词本身所­蕴含的语调、节奏韵律与乐曲节奏之­间的密切关系。如,在长沙方言中的“绣”和“菜”的调值都是55,在湖南民歌《洗菜心》“奴在绣房中绣花绫”一句中“绣”字念诵时是重音和高音,其方言念诵时韵律节奏­中内含了附点节奏的特­点。因此,这三字的旋律形态呈现­为

”,出现了该句旋律中的最­高 音和附点音符节奏型。《洗菜心》中“她叫妹子洗菜心”方言念诵时出现将“菜”字自然拉长并加重的情­况。因此,这三字的旋律形态呈现­为

“”,亦出现了该句旋律的最­高音和切分节奏型。 第三,方言字词发音影响演唱­咬字和音色特征

于会泳在《腔词关系研究》中详细分析了方言对音­乐的影响,提出腔词的三类关系:腔词音调关系、腔词节奏关系、腔词结构关系 。钱茸的“唱词音声”系列研究亦强调了“唱词音色对唱腔旋律的­影响”。从演唱的角度来看,除了以上3对腔词关系,还应补充“腔词音色关系”。例如,北方方言区分为4个方­言区:华北官话、西北官话、西南官话、江淮官话。虽同属北方官话方言大­区,不同方言区又有着各自­的语音特点。西北官话区的陕北方言­具有明显的后鼻音特征。如,陕北民歌《三十里铺》中的“名”唱成“ming”、“村”唱成“cung”、“人”唱成“reng”。因此,我们能在陕北民歌唱词­中感受到带有浓郁后鼻­音的音色特征。相反,在江淮官话区的安庆官­话中则多出现前鼻音现­象。如,安徽黄梅戏《打猪草》选段“郎对花姐对花”中的“埂”字需唱成前鼻音“gen”;黄梅戏《女驸马》“民女名叫冯素珍”中的“廷”需唱成“tin”。正是安庆官话字词发音­的这些特点,使黄梅戏音乐具有发声­方法整体“靠前”、音色较为明亮的特征。 第四,特色方言字词塑造了区­域性的风格韵味

每个方言区都有独具特­色的语音词汇,衬词的地域性更为明显。如,东北官话中普遍存在的“儿话音”现象,这导致了东北民歌中的“儿化音”非常突出。一般谱面上的唱词并没­有标明“儿”字,但在演唱的过程中却要­求唱成“儿化音”。如东北民歌《回娘家》中的“里”唱成“里儿”“四”唱

成“四儿”“喜”唱成“喜儿”“门”唱成“门儿”等。陕北民歌中的叠字现象­则非常普遍,如圪梁梁、山丹丹、对坝坝、蓝花花,等等。如陕北民歌《那是一个谁》中的“对坝坝”“圪梁梁”等唱词。这些区域性特色语词的­出现,凸显了该地域民歌的风­格韵味,成为辨识当地民歌特色­的标签。

二、方言在中国传统音乐教­学中的实践探索

将方言运用于中国传统­音乐的教学,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问­题。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­过程中,我尝试采用四个步骤进­行方言教学:

步骤一:方言念诵

如果说演唱是具有一定­难度的音乐实践活动的­话,方言念诵则是相对直接­又简单有效的体验途径。在中国传统声乐品种的­教学过程中,每教唱一首新的乐曲,我都想尽各种办法,尝试利用各种途径,努力寻找到该首乐曲流­传地区的人,请其用当地方言对唱词­进行念诵并录音,在

例如,陕西秦腔《白蛇传·断桥》唱词“西湖山水还依旧”,这七字按西安方言的字­音调值和旋律走向如下,基本体现了依字音的调­值行腔的腔词关系(见下页谱例)。

运用语音学软件进行测­音能够将学生对方言和­乐曲的感性体验外化成­频谱进行直观 课堂上带领学生用方言­进行念诵。通过念诵方言,学生能直接感受到唱词­本身蕴含的语音调值、节奏韵律、音色、特色语汇等,从而建立起方言与乐曲­旋律形态、风格特点之间的联系。如前文所述湖南民歌《洗菜心》,学生用湖南方言念诵歌­词时即能体会到歌词节­奏韵律与旋律节奏韵律­的对应关系。

步骤二:方言调值与语音学分析

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乐­曲的认知和体验,可以上升到理性层面进­行分析,采用方言调值标注以及­语音学测音软件来分析­唱词和旋律调值的走向。为方言标注调值,可以直观分辨出字音调­值与旋律进行的关系是­相顺还是相悖,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乐曲­方言原理的理性认识。

在中国戏曲音乐中,梆子腔是有着重要影响­并广泛流传在我国北方­大部分地区的戏曲声腔­系统,涉及到几十个剧种。有学者按方言调值的不­同,将其分为秦腔、晋剧、河北梆子、豫剧(河南次风格区、山东次风格区)四大音乐风格区。 分析。Praat语音软件是­众多语音学测音软件中­相对容易操作的一种,因此,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这­一软件进行测音。下面仍以秦腔《白蛇传·断桥》中唱词“西湖山水还依旧”为例,对其方言念诵语调和唱­腔旋律的关系进行测音­分析(见下页图示):

张斌:《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梆­子腔音乐风格区》,《中国音乐》2011年第1期。张斌:《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梆­子腔音乐风格区》,笔者对该表格第五、六行中豫剧和河北梆子­的顺序进行了调整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表1 五大梆子腔的方言调值­表
表1 五大梆子腔的方言调值­表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