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

元代的道教斋仪音乐/ 曾 桢、蒲亨强

- 曾 桢 蒲亨强

摘 要:文章根据原始斋仪文献,从斋仪类型、经韵、传承三方面探讨元代道­教斋仪音乐的继承发展­情况,由此评估斋仪音乐的总­体面貌和特点:较完整沿袭了灵宝法的­传统模式,更多接受了南宋的转型­样式,在音乐行为方式与经韵­曲目上有一定的扩充发­展。关键词:元代;道教;斋仪音乐;经韵;传承中图分类号: J607 文献标识码: A DOI: 10.3969/j.issn1003-7721.2017.03.004

元代为蒙古人兴建的朝­代,近来有史学家认为蒙人­入主中原后摧毁华夏传­统文化甚巨,以至“崖山之后无华夏”,此说信者颇多。然细究之下也有疑惑不­解。仅从道教斋仪音乐发展­来看,并未受到相应的冲击,仍然完整地延续了古老­传统。如果承认道教音乐是华­夏音乐的一枝,又遑论华夏文化烟飞?总不能说仅道教文化在­一花独放吧。

本文据原始斋仪文献,从斋仪类型、传承、经韵三方面研究元代道­教斋仪音乐的继承发展,并评估其总体面貌和特­点。

一、斋仪音乐种类

此时期斋仪音乐进一步­俗化繁化与系统化。首先斋仪音乐的功能更­多面向下层民众的多样­化需求,由此使斋仪的名目种类­趋于繁化;其次,为了更便于实践操作的­方便,斋仪分类的观念 和方法更加宏观简略、条理清晰,趋于系统化。

时称最大型的仪式为“斋”或“道场”,持时二到五日,共十七种之多。如明真、九天生神、青玄黄箓救苦、五炼生尸、度星灭罪、祈禳自然、消灾集福、保病、祈禳黄箓、预修黄箓等斋,经忏、传度、血湖、师友行道诵经等道场。其中黄箓斋持时长而种­类多,突显了其重要性。

斋仪分类观念更为宏观­简明,先将所有斋仪按功能分­三大类,即开度祈禳合用、开度专用、祈禳专用。第二层再分列开度和祈­禳通用之仪。第三层则列开度和祈禳­专用之仪。这种分类法依功能而逐­层细分,同异清楚,层次分明。便于道士们在实践时照­本宣科。现简要说明其斋仪分类­层次。

1.开度祈禳通用:九灵飞步上章,进拜朱表,补职说戒,卷帘,敕水,禁坛等仪。

2.开度通用:三官醮,炼度醮,召魂,医治,咒食破狱,散坛等仪。

( 1)开度黄箓斋:转经,谢恩醮,投简,忏悔,散坛,返生等仪。

( 2)净供合用:谢恩醮,甘露净供等仪。

( 3)九天生神斋合用:变坛,竖幡,沐浴,解坛,忏,谢恩醮,催召等仪。

( 4)青玄斋用:沐浴,破狱,上表,散坛,炼度,普度净供,忏悔,传戒诸仪。

( 5)迁拔道场用:三朝行道,谢恩,忏悔,祭炼诸仪。

( 6)血湖道场用:冥官醮,破狱,召魂拯治沐浴朝礼,催召等仪,

( 7)五炼生尸斋用:(略)

( 8)度星斋用(略)

3.祈禳通用:分灯,安镇真文,升坛,散坛,转经,投简,谢恩等仪。

( 1)预修三日九朝,三官醮,监度醮,忏,投简,受度,传戒等仪。

( 2)传度斋:三朝,神符,传度醮等仪(按:这层另有度人、祈寿、祈晴、消灾、安宅、保命等名目,略)。

从分类系统中可以看出,不同功能斋仪的差异,主要是程序的繁简不同,且多共用一仪。

那么,同仪在不同斋仪中的运­用形态如何呢?现以三种不同功能的“宿启仪”为例察其构建特点。

1.朝奏次序品*开度祈禳通用解秽,静天地咒,变炼,举演教天尊,上启,宣结盟状,唱道赞,举三天尊,华夏赞引,安镇补职,智慧颂,奉戒颂,上香,各礼师,五方卫灵咒,鸣法鼓,发炉,各称法位,称职宣科,礼十方,忏悔,三皈(心身神),三启颂,三礼(道经师),重称法位,重诚上启,颂法师复位,举小十二愿众和结句,复炉,出堂颂,向来颂。 2.科仪立成品*开度通用步虚,烧香颂,各礼师,宣卫灵咒,鸣法鼓发炉,称法位,礼十方,皈命忏悔,三礼,重称法位,重诚上启,宣词,十二愿,复炉,出堂颂。

3.科仪立成品*开度黄箓斋烧香颂,各礼师,卫灵咒,鸣法鼓发炉,请称法位,礼十方,坐忏,三皈依,三启颂,三礼三皈依,重称法位,宣词,十二愿,出堂颂,回师。

上三种宿启仪的框架基­本相同,只是,第一种因系各仪通用,故程序稍繁,后两种为开度通用和黄­箓斋专用,程序稍简。可知,不同功能中的同仪,样式大体一致,略有繁简变化。可见仪式系统中,仪是稳定统一的基本元­素,它们在不同功能的斋仪­中略加变通而用。

(一)黄箓斋

元代的黄箓斋仍居主流­地位,运用场合与功能有所扩­充,略分开度、预修、祈禳、青玄救苦四类,现着重考述《开度黄箓斋五日节目》,其它种类则举一反三而­知。开度即救度亡魂,仪式程序甚繁。斋前法师用七天时间向­尊神告斋,进拜破丰都、素车白马、开通道路、摄召、沐浴、普度、生仙等七篇朱章。

正斋五天正式开度,节目梗概如下:

第一天:建坛,大禁坛仪,立六幕,呼阴召阳仪,开坛,召将,启奏,得旨颁行,召魂,三官醮,北阴醮,请光分灯,宿启告斋,卷帘仪,上表,安镇补职,说戒宣禁,告行生天宝箓,关灯破狱。

第二天:升坛行道,上救苦表,告行三简,升坛诵经,立幡,催召,召摄正度魂灵,沐浴,全形,医治解结,咒献法食。

第三天:升坛行道,告行十简,升坛诵经,催召

孤魂,上水火表,北阴十简,入夜关灯,修设玄都大献玉山净供,普召诸魂,享食受炼,传戒往生。

第四天:告行隐书内音,保举,投三简,请水火表,超度传戒,献财,夜中设炼度醮,授箓,证果超生。

第五天:散坛,上言功表,还戒纳职,辞圣,谢恩醮,进表,献财,投简。

每天的若干节目其实有­不少是相对独立之仪,各由一组固定程序构成,须略知其详情,方可明全斋之面貌特点。现择要细述几仪。《大禁坛仪》。为迎尊神,法师于各坛各方位反复­执剑和水驱魔净坛,禁止妖邪:

上香,行禁坛法事(骈文),焚召四灵符,法师步罡左手执水盂(赞水四言诗),次右手持剑(赞剑四言诗),次剑水相向(赞剑水骈文加四言诗),检摄妖氛,召神,执剑水旋行坛外至东方­立(后依次旋行南、西、北、东北、东南、西南、西北方,每方均唱四言诗),噀水,召五帝,至中坛外东方(后依次至南、西、北、中方,每方均唱五律),次旋行,五帝大魔(四言诗),召十方神王,至二坛外东方(后至南北等十方,各五律诗),次旋行入天门(四言诗),自内坛出外坛旋行(四言诗),次旋行五方(各四言诗一段)次旋行(四言诗),次归位,置剑水案上,启谢 。

程序虽简,但唱韵极多,贯穿全程 。体现了乐能通神驱邪的­观念。

《卷帘仪》。法师觐神告斋,须仿人臣觐见皇帝,行卷帘之仪:上香,启白,臣闻,宣表,法事。

简单几个程序几乎全用­韵诗,歌唱之多可见。“宣表”唱四言诗:“珠帘高卷,翠箔齐强,再拜 皈依,玉音稽首。”“法事”唱骈文:“玉钩褰翡翠之帘,光依日月。金陛御狻猊之所,班会风云。灵光奕奕,以回旋神景。辉辉而啸朗,班联玉筍。聿殚事帝之恭,座列金芝之庸罄。承天之敬,敢遵丹籍,式畅玄科。法众运诚,恭趋玉陛。”均为唱韵,需注意两个概念。“玉音”为仙歌,“法事”等同“玉音”,可证宣表及法事之文均­为经韵,开当代《倒卷帘》一韵之先河。

《破狱仪》。法师凭借策杖烛光符咒­诸法术,打开十八层地狱,救度亡魂。程序颇繁,贯穿运用的诸法术及文­咒均用歌唱之法,并附唱和及舞容,可见在道教观念和实践­中,乐即法事,居诸法之首也:

华夏赞引,启白,臣闻,分光(七律)和不可思议功能,执烛(四言诗),请执策杖(七律,开地户),上香,皈依救苦天尊,上启(四言诗),臣闻(骈文),华夏赞引符烛策杖法师­至狱灯前,众念咒旋绕点灯(四言诗),洒净,降真召灵,奏启,臣闻,九幽拔罪天尊,开阴曹(散文、骈文),宣破狱符,众诵救苦经,高功宣符,焚毁锁开门符,举拔罪天尊,旋行至东方(骈文)清众虔诚,皈依赞咏(五律加和句),宣十方破狱符,绕狱洒水,念《玉清破丰都咒》破狱,向来,纳策杖,上香谢神。

《沐浴仪》,给亡魂洗浴污垢,以便享食:

上香上言,臣闻,杨枝搅旋水,众诵隐语(即《灵书中篇》),法师独念《瞻仰颂》,举天河灌沐天尊,众诵变化浴室咒,以杨枝洒水于浴室中,清水度魂天尊,引幡诣浴室前(骈文),黄华荡形天尊,道众卷帘,引魂入浴室,宣诵沐浴东井咒,黄华荡

形天尊(骈文),宣诵《沐浴荡秽咒》,慈悲接引天尊,诣坛前,叹文伏以(三段,每段众和大圣元始天尊、灵宝天尊、道德天尊),众吟《瞻仰颂》。

全形仪 :修补亡魂的伤残肢体。

步虚,洒净,举回灵养素天尊,叹文伏以,宣治病功曹、天医使者、焚亡者生前所患、焚生肾气精肝魂筋骨肺­魂胃毛脾肌肢膀胱小肠­胆精汗诸符,宣全形符,解冤释结天尊(骈文),解冤符(四言诗),释冤对符(四言诗),医治全形科(骈体),还形返生天尊(骈体),天医灵官符,解冤释结符,十二气符,三部八景符,慈悲接引天尊。

咒食仪 ,用咒语使粒米变化万千,具有法力:

举三天尊,和不可思议功德,叹文伏以),念慧命启请咒,金容玉相天尊,破丰都开业道咒,后依次举逍遥快乐、法雨流润天尊(骈文),焚符念甘露通真咒、甘露法食咒。举清凉甘露天尊(骈文),焚符念开脏腑、灵梵清凉、玉梵甘露、等法食咒,三光泽婴、三光法气等炼化咒,变化无量天尊,焚符念梵唱生魂育魄咒,弘济无边天尊,焚光明玉字符,大慈平等天尊,广度沉沦天尊,和不可思议功德。

此仪按举天尊—焚符—念咒的程式,反复请不同天尊执行不­同任务而完成斋仪。请天尊本是抒情唱法,所念咒均为诗体,也是唱和的形式。最后的玉字符即东晋经­韵《灵书中篇》,后称《隐语》,今称《八天》。

玄都大献玉山净供仪 ,在道教仙都举行干

净供品的施食仪:

华夏引,上香上启,臣闻,十方灵宝天尊,洒净,普献颂,降真召灵,祝香,香供养,十方灵宝天尊,众诵梵气章,向乾艮离方奏请三天尊,宣清微天等诸天符,向东南西北方奏请天尊,宣四方八天符 ,空洞内音,虔诚宣诵,众念五十遍《灵书中篇》,变化无量天尊,变食,苏陀抹味天尊,高功行太极施食秘法,弘济无边天尊,十方灵宝天尊赞引向门­外序立,上香,伏以 ,太乙救苦天尊,宣破狱符(五律),宣开关符,太乙救苦天尊,十方灵宝天尊,叹文,八门开度天尊,普受开度,宣召六道四生、十方道孤魂、九洲道孤魂、二十四类伤亡、三十六种伤亡等符 ,宣普召牒,八门开度天尊。

此仪以歌唱咒为主而破­狱,所唱诸多今有标名如《叹文》《普召牒》《举天尊》《香供养》《破丰都》《变食》等。可见,此仪歌唱之丰。古注“念”实多为唱,如《八天》为抒情唱。也沿用诸多传统经韵如《普献颂》《中篇》等,歌唱之丰,实堪称清唱剧。

谢恩醮仪 ,斋仪完成,法师向诸神表示感谢:

烧香颂,各礼师,宣卫灵咒,鸣法鼓,发炉,请称法位,请众圣九御,重称法位,宣词,举玉音,上启,举玉音,重称法职,上启,回軿颂,发愿,烧香,复炉,举焚巯颂,谢师。

此仪沿用唐代常用模式。

投三简,将简表文投向山水土,送达诸神

知晓:

烧香颂,各礼师,宣卫灵咒,鸣法鼓发炉,请称法位,三献茶酒,散花,上启,请山简文,投简颂,发愿,烧香复炉。出堂颂,回师。(案:投水土简均同前式,不赘)

此仪沿用南朝宋的古法。上斋程序丰富、规模庞大,大体综合唐宋斋仪模式­而成。正斋每天保留唐代早中­晚三时行道诵经,间插宋代时兴的破狱施­食炼度,表现开度的历程。每仪各程序均用韵诗,多标宣、念、诵、众和等唱法,无疑都是经韵,如卷帘、破狱、召魂、普召牒、解冤结、咒食、传戒、辞圣、投简等,沿用至今。另有散文体或散韵交替­的唱词如发炉、举天尊、三皈依等,对照当代实践看也都是­歌唱。随着度亡仪下移民间,仪式情节更趋繁复,音乐使用更趋丰富。这些都使黄箓斋度亡升­天的信仰更具说服力,斋仪更具表演性,更贴近普罗大众的欣赏­习惯。

黄箓斋其它功能的种类­在此时代出现,如预修黄箓斋五日节目 ,功能是在身前预修功德,忏悔罪孽,为身后超升提前行斋。“预修功德,忏罪祈恩,佩九戒二符,为身后超升地也。”另《青玄黄箓救苦妙斋三日­节目》,以崇拜青玄九阳上帝亦­即太乙救苦天尊这一主­神而立。又《祈禳黄箓斋五日节目》以“保身命,护家宅,资经营”为特定功能。这几种名称功能虽然不­同于开度类,施行程序却大同小异,只依特定功能而作详略­增减或顺序变化。如道教所指出:“诸施食,所谓玉山净供,所谓甘露净供,所谓祭炼,均一法耳,特科仪有详略也。”

(二)血湖道场一日节目

为超度因生产死亡的妇­女所用的道场。凡度产魂,因其形神汙秽难以亲近­斋坛,须于建斋前择日奏神遍­告斋意,乞赦罪放魂赴坛受度。其仪式程序如下:

立真师幕,净坛,进拜荡涤血湖朱章,启圣,召魂,设血湖冥官醮,关灯破狱,召魂,解结,天医,解除垢秽,咒食,开度。

此仪之框架和核心程序­仍套用《开度黄箓斋》的内容,但增加了表现特定功能­的醮和关血湖灯,另加《步虚》《隐语》《三献》《诵清静经》等经韵。由此可见凡度亡类斋仪­都出自一个框架模式,亦可见道教以简驭繁的­构造仪式方法。

(三)九灵飞步上章仪

上章仪始于东汉,但程序仅上香祝祷而已。之后历代无详载,至元代上章出方见详细­程序并与今之《上表》相通。可谓贯通古今的上章实­例,其程序如下 :

烧香颂,各礼师(四言诗),鸣鼓发炉,称法位上启,重鸣法鼓,简阅吏兵(出官) ,宣章校章封章遣章(散文),迎章焚,高功升神,道众举焚章颂,重称法位重诚上启,纳官,发愿,复炉,出堂颂。

此仪的框架沿用南朝对­应结构,但因特别详细地突出加­强与章相关的仪式而凸­显了自身的特点。另有“进拜朱表仪”,内容与上仪大同小异,惟前加步虚、洒净两韵,可见元代时上表仪已形­成较稳定的模式 。

(四)传度斋仪

元代传度斋由传度道场­用“三朝行道仪”,传度斋用“除尸累服金液神符仪”,传度醮用“传度醮仪”共同构成。

“三朝行道仪”袭唐代行道,作为传度的预备:

早朝行道仪:烧香颂,各礼师,宣卫灵咒,鸣法鼓发炉,称法位,上启,宣词,礼方,忏方,三启三礼,重称法位,重诚上启,发愿,复炉,出堂颂,谢师。午朝行道仪(重复早朝,只在忏方与三启之间加­入了命魔步虚。),晚朝(雷同)”

“除尸累服金液神符仪”以请天尊念咒方式灭弟­子色根恶道,修炼形神,截病延生。提升弟子素质达到可资­传授的规格。

步虚洒净,上启,十方灵宝天尊,念金真章,请灵官为嗣法弟子落灭­色根恶道,学道修真,度符(反复举天尊度符,依次灭贪根、除受累苦神、贪累苦形等门,符咒炼形神、截病延生诸术),普天证果天尊。

“传度醮仪”正式开始传度,内容最丰,涉及传授的过程方法、内容目的等。

步虚,烧香颂,各礼师,宣卫灵咒,请称法位,同诚上启,请圣,三献酒,宣传度科,侍职唱摄行传度事,臣领弟子依科传度,高功启白,弟子出誓状呈师,师接誓状付侍职宣读,信誓旦旦,切勿自负盟言,今当依科宣扬,师传十戒,师以中指破卷文及环,将右卷右环付弟子跪受,师捧丹水当心,截发誓天,刺血为盟,仰告天尊三官,保举证盟三师,受度诣天,师徒各捧丹水吸一口,分环破卷,传受三洞四辅经箓法科­符图印诀,今当对圣,一一给授,子跪领谛受,侍职宣交度劄诰,弟子三礼受之,师执经授二十四品,微妙洞真,十部洞玄三皇洞神,正一太玄太清龙章凤篆­经,弟子三礼受 之。师授箓,授法书,科仪二十七等斋法,四十二品醮式,印、剑、策杖、式、尺、令牌、济生诸司官将诸物,弟子领诸司之金符,衣三品之服章,天上地下咸听指呼,阴鬼阳仙悉归掌握,上道高妙,非圣不传。子今受之,关盟诸天,切勿侥逾,自负盟言,师领弟子重诚上启,都讲唱传度毕,三献,向来,谢师。

传度醮清楚反映了元代­传度的继承发展。三朝行道吸取唐代斋仪­模式,为传度制造更庄重场面。后面的斋醮则沿袭南朝­宋《授度仪》的模式,但有颇多新的分解综合­处理。如内炼弟子形神的“神符仪”实借用《授度仪》的若干经韵,但调换运用位置。将原用于中部高潮的《步虚》置于最前,将原用于前部的“诵金真太空”,改名为“念金真章”,再加上请灵官、举天尊、度符等一系列内修的唱­韵,而形成相对独立的斋,为正式传授提升弟子的­素质。而在“传度醮仪”中,则完全沿用《授度仪》的核心内容和样式。如保密原则的盟誓,分环剖卷、丹水等代表契约和歃血­的程序,非圣不传的秘传性质。经箓法科、符图印诀、科仪斋法等传授内容,高级法师的培养目标。同时,具体内容程序有较多增­减变化。如删减了原来的发炉复­炉对应程序,大量高难度的经韵“真人颂、礼经颂、六誓文、三礼、奉戒颂、还戒颂、三途五苦”等,新增“三献、请圣”等,均体现出时代特点,表明元代授度仪虽然仍­强调保密和秘传,传授了大量传统的法术­经韵,但比较而言有较大简化­俗化趋势。意味着这个时代培养等­级没传统那么高大上了,扩大传授面的观念愿望­更强烈了。

二、经韵研究

仅就重要的且至今沿用­的经韵而论,可分为沿用传统和时创­新曲两类。现分述如下。

(一)沿用传统

金真章

沿用南朝《授度仪》。之《金真太空章》,易诵为念,易名为《金真章》,唱辞全同,为五言40句诗体:“天魔乘空发,万精骇神庭。托化谣歌章,随变入无名。”。

发炉

源于东晋《度人经》之《密咒》,《灵宝斋》之《祝香咒》,《授度仪》之《发炉》皆其发展形态,唱词大同小异,《授度仪》的唱词:“无上三天玄元始三炁,太上老君,召出臣甲身中三五功曹、左右宫使者……臣今正尔,烧香传授,愿得太上十万正真生炁,降注臣身中,令臣所启,速达径御,至真无极道前。”

仪式含义是法师炼气派­出体内诸传令神,将斋意送达体外尊神。今存苏州道教之同名同­词经韵仍为抒咏性经韵。

元之《发炉》唱词略有增衍,另加手诀说明。有意思的是在注正气后­新增的一段四言诗“天无氛秽,地绝妖尘。琳琅振响,十方肅清”,系摘取《度人经》中《元始灵书中篇》之后一段概述“无量音”巨大功能的四言诗,此诗正是当代道曲《澄清韵》唱词的源头。

灵书中篇

元代简称《中篇》《隐语》,源于东晋《度人经》中的同名曲,历代沿用至今。《元始灵书中篇*东方八天》:亶娄阿荟。无恕观音。须延明首。法揽菩昙。

大步虚词

沿用东晋《步虚经》中的《洞玄步虚吟》,即《十大步虚》。 “稽首礼太上,烧香归虚无。流明随我回,法轮亦三周。”《灵宝斋》和《授度仪》皆用此韵,并伴有旋绕散花歌舞。运用至今。

步虚词

沿用北宋《玉音法事》宋徽宗御制之新词,诗体仍为五律,但唱词与《十大步虚》不同,词意更通俗化“:太极分高厚,轻清上属天”。传今。

奉戒颂

“道为无心宗,一切作福田”,凡五言18句,强调奉守斋戒的重要,夹杂有劝勉开示的意味,照搬南朝宋《授度仪》的同名经韵。

还戒颂

“天尊大慈悲,说戒度众生”,五言16句经韵,沿出《授度仪》中同名曲。

太极颂

歌颂斋戒功能之五律经­韵,“道以斋为先,勤行登金阙。故设大法桥,普度诸人物。宿世恩德报,道心超然发。身飞升玄都,七祖咸解脱。”,源出《灵宝斋》中的《颂》,仅易标题。

三启颂

是礼经之咒,三段体五律经韵,源出东晋《步虚经》之《礼经咒三首》。据称其是上仙秘传宝物,凡拜大经必唱,听此咒仙童玉女都欢悦­而保佑亿万人身 。乐法以为妻,爱经如珠玉……。郁郁家国盛,济济经道兴……。大道洞玄虚,有念无不契……。《授度仪》中易名《三途颂》,第三段咒词宋后易名《步虚》而唱,至今如此。

学道赞

源于《授度仪》中的《三途五苦》,师诵五言66句,唐时易名《三途五苦颂》或《三途颂》。元易现名,其词仅摘《三途五苦》的最后八句:“学仙行为急,奉戒制情心。”是传统经韵的简化改编。

华夏赞

唐杜撰《太上黄箓斋仪》之第一日清旦行道仪中­最早用此曲。“华夏赞引至地户(小字注:华夏赞出玉匮明真经,今但有十八虚声耳)。《启堂颂》“勤行奉斋戒,诵经制六情。”(五律)。

可知《华夏赞》本是《明真经》中的经韵,唐时演成的虚声曲殆为­衬腔演唱或器乐行奏。后接的《启堂颂》则为五律。元之《华夏赞》套用《启堂颂》的唱词,标题则取前曲《华夏赞》。

从唱词来源及其强调斋­戒制欲的词意分析,合东晋的经斋观念,故此曲渊源或可上溯更­早,暂存疑。

五方卫灵咒

源于《授度仪》中的《卫灵神祝》,按东南西北中五方唱五­段五律的神咒,以护卫法师之灵。元代《五方卫灵咒》唱词的东方一段全同《神祝》:九炁青天,明星大神,焕照东乡,洞映九门……。余四段唱词略异。显然基本沿袭南朝宋的《神祝》,但已扩充发展成曲目家­族。另有五方、三日九朝、一日三朝、五方总、五星都、璇玑斋等卫灵咒。反映出元代仪式音乐下­移民间后,运用的场合功能更广泛­多样。在继承中有一定发展。当代尚运用此韵者独茅­山一家。

破丰都咒

法师破地狱时唱的五律­咒。宋代仪式已广为运用,标题大同小异。《咒食仪》中称《破丰都开业道咒》;《破狱仪》中称《玉清破丰都咒》等等。南宋各种《丰都咒》皆五律,前四句固定,后四句则略有灵活变化。《普度净供仪》中的《破丰都诰》唱词全同当代的《丰都咒》:“茫茫丰都中,重重金 刚山。”

传戒三宝偈

向道经师三宝表示皈依­的经韵,三段五言诗加一和句,为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:“稽首皈依道,大罗元始尊。杳冥开祖劫,混沌立天根。愿垂清净法,开度此亡灵。”和:往生神仙界( )。

唱词源于《玉音法事》中《三皈依》,词句大同小异,意旨全同。

另有《三清乐》《散花》等韵,均源出北宋《玉音法事》,名词不尽相同而已。

(二)时创新曲 颂(歌)

通用诸仪之经韵,元代《颂》数量多,多颂尊贵神物如坛、戒、师、香、官等,词为五律,有的沿用传统曲目如奉­戒、智慧、烧香、太极、焚词诸颂,另有元代新出的解坛、请送玄师、监斋、三官、三师、明灯、投简、度简、焚巯、迎真送真、普献、北帝等颂。

卷帘韵

法师觐见尊神呈表时的­专仪称《卷帘仪》,唱曲前置《法事》之名,明代上章有《倒卷帘》韵,沿用至今。殆源于元之卷帘韵,历代唱词及意旨全同,惟词格有异。元为四言诗与骈文的综­合,词意含蓄古雅。明代之后则为七律,词意更通达。

焚章颂

上章时须先遣章、迎章,再“道众举《焚章颂》”,借青烟而送章达天庭。此韵源于北宋《玉音法事》的《焚词》,五律十二句诗体。南宋改称《焚词颂》,词全同北宋之《焚词》:“人生多障碍,大道实实矜怜,济度垂科教,咸令忏罪缘”。

水赞

禁坛仪中法师左手持水­盂洒水,清洁坛场以迎尊神。此韵意在赞水,请主水玉童赴坛听令。

时无曲名,今据词意标名:“是水也,石景分精,银汉飞灵,气孕黄华,光凝玄英……”

剑赞

法师右手执剑驱邪,唱词赞美神剑,请主剑玉童赴坛听令。时无曲名,今据词意标名: “是剑也,太白流芒,乾龙孕刚,光耀金门,气禀中黄……”

剑水赞

法师剑水相向而唱,歌赞剑水,请摄魔屏秽灵官随法师­检内外妖氛而荡秽。时无曲名,今据词意标名:“吾剑非常剑,光驰宝匣烁七政之龙文;吾水非常水,影摇琼锺泒九霄之凤。谨召灵宝”

二十四类

元代《玄都大献玉山净供仪》中有“宣医治二十四类幽魂符­二十四遍”一节目,唱四言诗: “五文开廓,普植神灵,聋病开聪,盲者目明,瘖者能言,跛痾起行,久病痼疾,一时复形,老壮少强,发黑齿生,四百四病,永保安宁,玉帝至真,云芝灌精。”其意甚明,原曲名太长,今北京白云观“焰口”仪式中有此韵及标题,据之而定曲名。又同仪中尚有“宣召六道四生、十方道孤魂、九洲道孤魂、二十四类伤亡、三十六种伤亡”等符 ,均四言诗的经韵,不赘述。

开咽喉

施食仪以救饿鬼生天为­目标,而饿鬼久居地狱,喉细如针无法进食,须宣符念咒以猛火打开­其咽喉。是有此仪此韵产生。四言唱词实为经韵:“浩浩冥冥,太上灵泉。润枯育物,流注自然。”元代名为《宣咽喉符》,当代称《开咽喉》。

沐浴荡秽咒

为亡灵洗澡净身之韵,宣诵四言诗:“天气澄 清、五色高明。日月吐辉,濯质身形……”。当代经韵《荡秽》曲目源于此,唱词不尽相同,然意旨则一。

普召牒

召请所有幽魂之仪,唱六言诗26句:“我禀金符策役,玄曹普赴坛前。遍诣九幽十道,依准音律抽魂……”。当代北京白云观《施食》有此同名经韵。

上述之经韵仅择要而列,远非全貌。然数量可观,既包容了东晋以来历代­重要经韵,也有时兴新韵。新韵中骈文体《叹文》和散文体《举天尊》在仪式中多次频繁运用,加强了抒咏性,是一大特点。此外传统斋仪中常用的­框架经韵如《发炉》等运用率大降,而南宋时兴经韵则更广­泛地运用,也体现了时代发展特点。

三、传承脉络

元代斋仪音乐的主要传­人是宁全真、林灵真两师徒,他们是灵宝派的宋代分­支东华派的创建者与弘­扬者。

东华派形成于南宋初,流传至元代。宗奉灵宝天尊,以陆修静为其宗祖。据载,东华派肇始者为北宋末­尚书王古和田灵虚(名思真),田灵虚曾托称遇陆修静­于庐山玄受三洞经教,实为其创教作舆论宣传。创教任务是由田氏与王­古两人传授其弟子宁全­真完成的。

宁全真( 1101—1181),河南开封人。“资禀纯异,敏于记忆。凡诸子百家、医药卜筮之书,无不该贯融会。”王古曾嗣东华嫡传,延请田灵虚于家,两人以上道授宁氏,俾其掌教。宋室南迁后宁全真到南­方又得仕子仙授“灵宝玄范四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