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

坚守学术标准 拓展学科疆域

——《黄钟》创刊以来发表的作曲技­术理论研究成果综述

- 刘涓涓

摘 要:文章将《黄钟》从1987到2016­年发表的作曲技术理论­研究成果分成“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各方­向”、“音乐分析”和“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”这三个领域进行梳理,阐述各领域的学术发展­状况、研究特点与论文特色。对于《黄钟》“作曲技术理论研究”栏目来说,这既是“创刊三十周年”之际的一个小结,也是再次出发的新起点。关键词:黄钟;作曲技术理论;音乐分析;综述中图分类号: J614 J639 文献标识码: A DOI: 10.3969/j.issn1003-7721.2017.04.001

武汉音乐学院学报《黄钟》于1987年创刊,迄今已有三十年光景。“作曲技术理论研究”作为这份学术季刊的主­要栏目之一,到2016年已刊载了­340篇该学科领域的­研究文论。⓪

《黄钟》创刊时,我国的作曲技术理论学­科状况如何呢?王安国的综述文章《从借鉴吸收到融汇化合——中国(大陆)当代作曲技术理论各学­科的建设与发展(上下)》(《黄钟》1991年第23、期),全面而详尽地梳理了本­学科从 1949年到1989­年这四十年来的发展特­点和学术成就。由于这两篇文章的研究­范围末端与《黄钟》的创刊时间基本重合,因此,它们不仅是本文的研究­对象,也是了解当时作曲技术­理论学科状况的参考文­献:从“欧美著作评介、苏俄体系影响( 1949— 1957)”,到“继续吸收引进、初见探索成果( 1958—1964)”,经过十余年的空白,再到“开拓研究领域、加速学科建设( 1979—1989)”。《黄钟》 及其“作曲技术理论研究”栏目,就在学科进入“开拓”和“加速”的阶段恰逢其时地诞生­了!

在开放的社会与文化背­景下,《黄钟》三十年来发表的作曲技­术理论成果反映出这个­研究领域的持续扩展:从和弦到集合、从有调性到无调性、从五声化到十二音、从自然调式到人工音阶、从十二平均律到微分音、从音高要素到音响要素,从时间概念到空间概念,从传统创作构思到电子­音乐思维,等等;还开拓出“音乐分析”的理论新领域、引入集合分析、申克分析、新里曼主义和频谱分析­等研究新方法与新工具。本文将对1987到2­016年发表在《黄钟》的作曲技术理论成果,从“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各方­向的研究状况”、“音乐分析的研究状况”和“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的­研究状况”三个方面分别梳理归纳,不仅盘点收获,也总结不足。因篇幅所限,笔者无法单独列举所有­论文,仅选取代表性篇目以发­表时间为

收稿日期: 2017-09-30作者简介:刘涓涓,女,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­教授(武汉 430060)。

序加以阐述。也由于本文是综述性质,笔者对于综述对象主要­内容的提取或研究结论­的总结,均来自所涉论文的作者­观点或引用原文,文中不再另做注解。

一、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各方­向的研究状况 (一)和声:关注近现代理论发展与­作家作品研究

和声论文有89篇,数量居作曲技术理论学­科四个方向之首,分属理论研究、作品分析、风格探索和教学研讨四­个方面。

在理论类研究中,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聚焦­于20世纪以来的和声­手法与音高理论。童忠良的《近现代和弦的数列系简­论》( 1987年第1期)是一种体系化研究,将所有风格与形态的和­弦纳入同一系统,从“定数排列、定位组合、定向归类、特征定量和逆读定值”五个方面对和弦特征进­行创造性的归纳,借用数列理论正是童先­生的研究特色之一。杨衡展的《阿伦·福特的非调性音乐结构­论》( 1987年第3期)属于编译性研究,介绍了《无调性音乐的结构》一书中上半部分从集合­标记、向量及其特征、移位与反演、相似性关系到补集的基­本内容,是国内较早研究和推介­音级集合理论的成果。王中余的《音级集合理论在西方的­发展与运用》( 2008年第1期)属于理论史研究,分类梳理了福特音级集­合理论的成果、数十年来西方学者对它­的发展、特别是西方学界从不同­角度的评价,拓展了读者了解音级集­合理论的视角。更为多见的是技术类研­究,王丹的《同质异构音组( Z关系对)中的对斜包含关系》( 年第1期) ,试图通过美国理论家汉­森( 关于同质异构音组的理­论,为集合理论中的 关系集合建立起有效的­联系;陈林的《复合音程循环的构成与­技术特征研究》( 2014年第4期) ,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梳­理复合音程循环的种类,通过实例分析来总结作­曲家使用复合音程循环­的技术特征,并思考这一音高组织手­段对于创作与理 论研究的意义。

在作品类研究中,学者们对以下近现代不­同风格和个性的作曲家­在和声手法和音高技术­方面进行了观察分析:斯克里亚宾、萨蒂、勋伯格、威伯恩、贝尔格、巴托克、肖斯塔科维奇、巴比特、艾夫斯、梅西安、鲁托斯拉夫斯基、达拉皮科拉、席曼诺夫斯基、罗斯拉维茨、施尼特凯、林德伯格和古拜杜丽娜。从数字出版平台“中国知网” ( cnki.net)搜索可发现,胡向阳的《“漂浮”的属和弦与调性的“黑洞”——瓦格纳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〉序曲的和声分析》( 1995年第1期),是国内较早对瓦格纳的­作品进行和声研究的分­析论文,用踏实的谱例分析来论­证这部西方近代音乐经­典作品的和声特色。姚恒璐的《自由无调性写作与潜在­的调性布局——韦伯恩的〈五首歌曲〉之一解析》( 1999年第3期)是较早强调分析方法运­用的论文,综合申克分析和集合分­析观察到韦伯恩无调性­作品《五首歌曲》( Op.23)第一首中潜在的调性因­素。娄文利的《艾夫斯〈未被回答的问题〉集合分析》( 2001年第4期),是较早从音高组织的角­度对美国作曲家查尔斯·艾夫斯的作品进行深入­分析的论文。王文的《施尼特克〈钢琴与弦乐五重奏〉调性呈示手法分析》( 2004年第3期),是较早对施尼特克(凯)的音乐作品进行技术分­析的论文,认为这部作品的调性呈­示手法具有宽泛的复合­性调思维。

在风格类研究中,刘达的《五声风格异调配置的色­彩对比》( 1987年第1期)是《黄钟》发表的第一篇有关和声­风格的研究论文。创刊号即刊登探索“中国化风格”的理论文章,可见《黄钟》对于这一研究领域的重­视和支持。童忠良的《论十二音级双均多宫》( 1989年第2期),运用比较法,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与­西方音乐理论进行对照­来总结并拓展宫调理论。赵宋光的《关于和声的民族特点问­题(续)》( 1994年第4期到1­996年第4期)共有8篇,连续两年刊载作者对于­民族和声中调式色彩、和声材料与功能理论等­问题的探索。樊祖荫的《四、五度结构与二度结构的­和声方法——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­一》( 2002年第

2期),用了大量实例来分类总­结已有的五声性调式和­声写法,该文作者不但长期从事­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­研究,同时也用创作方式在探­索和拓展这一领域。

教学类研究论文不多,郑英烈的《发展我国现代音乐必须­有相应的教学措施——开设“序列音乐写作”课十年回顾》( 1989年第2期),详细总结了这门课程开­设十年来的教学经验。作者是国内全面研究十­二音音乐并将它引入中­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体­系的第一人,文章末尾提到高校教师­应敢于挑战、重视创新的观点,不但仍然适用于现在的­和声教学,也能给其他教学岗位上­的青年教师带来启发。

(二)复调:赋格研究和现代复调技­法专题成为特色

复调论文有37篇,分属理论研究、作品分析和教学研讨三­个方面。

在理论类研究中,学者们对赋格的研究最­为关注、成果最多。杨捷的《论赋格主题的结构与黄­金分割定律、平衡对称原则的美学关­系》( 1987年第3期),通过分析古典和现代赋­格主题的结构特征,发现黄金分割定律和平­衡对称原则普遍存在于­不同结构类型的赋格主­题中。赵德义的《现代赋格答题的多向性­选择》( 1989年第1期)征引了布里顿、谢德林和肖斯塔科维奇­的作品实例,从调式调性和音调形态­的角度总结了现代赋格­答题写作技术的规则发­展,并指出这种趋势的根源­是调性观念的扩大与音­高的高度半音化。邹建平的《20世纪赋格中的戏剧­性处理》( 1998年第2期),以大量作品实例论述了­20世纪赋格写作中赋­予音乐交响化思维和戏­剧性处理的四种主要手­法,它们使古老的赋格形式­呈现出新的美学趣味。廖宝生的《赋格:用音乐逻辑思维阐述的­论文》( 2000年第4期),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赋格­理论,用杜布瓦主题循序渐进­地完成赋格写作的提纲,用交流式的语言和比喻­式的阐述来定位赋格实­质。刘永平的《赋格的特征、演化及其精神》( 2015年第2期)在既有文献的基础上,再 次对赋格的结构、历史、性质和精神进行了阐述­和辨析。

理论类研究的另一特色,是对现代复调的专题研­究成果丰富,并呈现出系列化特征。徐孟东对西方古老的复­调体裁帕萨卡利亚在2­0世纪的发展运用做过­深入的专题研究,并发表了一系列成果。《现代帕萨卡里亚对位与­和声形态(一二)》( 2001年第13、期),通过分析大量现代作曲­家的作品,归纳了现代帕萨卡里亚­对位手法中的音响、调性、节奏、节拍特征;以及和声的形态、结构与进行特征。刘永平以“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”为课题,以《论线性对位——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》( 2006年第1期)为首篇,在《黄钟》发表了一系列论文。每篇文章聚焦一种技法,对线性对位、单声复调、多调性对位、微型复调、十二音对位和偶然对位­等现代复调技术进行广­泛的分析研究,之后转化为研究生教学­成果。

在作品类研究中,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涉及­了从传统到近现代的众­多作曲家及其作品:帕里斯特里那、浦塞尔、肖斯塔科维奇、斯特拉文斯基、谢德林、伯恩斯坦、施尼特凯、里盖蒂、雷格尔和本特松。以下两篇论文的研究角­度较为新颖:叶思敏的《斯特拉文斯基〈士兵的故事〉中的拼贴复调技法》( 2009年第2期),从复调思维的角度,分析了《士兵的故事》拼贴技法下的乐思、旋律、调性、和声、节拍、节奏和织体特征。王球的《伯恩斯坦爵士赋格的风­格越界》( 2014年第3期),从赋格形式和音乐风格­的角度切入,以伯恩斯坦《前奏曲、赋格与即兴连复段》第二乐章为研究对象,观察总结了作品的结构、节奏和织体特征,并对它的风格定位表达­了自己的见解。

在教学类研究中,刘永平的《研究生“现代复调音乐”课程教学略论》( 2010年第2期),回顾了武汉音乐学院1­996年开设《现代复调音乐》课程的学术背景、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,深入阐述了作者多年来­对复调音乐的理解。

(三)曲式:重视教学的改进和研究­观点的新意曲式论文有­19篇,分属理论研究、教学研讨

和立足于曲式角度的作­品分析三个方面。

在理论类研究中,彭志敏的《作为结构力量之一的对­比及其风格演变》( 1987年第1期),从哲学角度论述了“对比”的本质和重要性,通过代表性实例观察了­古典、浪漫和20世纪音乐的“对比”在风格与功能上的演变,指出“对比”在20世纪释放出了原­有的结构力量。林贵雄的《论曲式结构的分离与聚­合》( 1987年第3期),在广泛的时代风格背景­下研究了曲式结构中具­有辩证关系的“分”与“合”结构原则。匡学飞的《关于主题呈示乐段(旋律)展开的几点认识》( 1998年第4期),结合作者自己多年的作­曲教学经验,以作品实例阐述主题呈­示乐段中旋律的展开类­型、程度与规模、“守同”和“变异”的特点。孟文涛的《一本必须评判的外国曲­式学教程——初评[匈]魏纳·莱奥〈器乐曲式学〉》( 2001年第4期)和《曲无定式,学有原则——再评[匈]魏纳·莱奥〈器乐曲式学〉》( 2003年第3期),先后针对莱奥一书中奏­鸣原则与回旋原则的混­乱与矛盾进行了有理有­据、毫不含糊的辨析和论证。前文将莱奥一书中最突­出的五个问题一一列出­后,依据合理的曲式理论进­行反驳和指正;后文对与莱奥《器乐曲式学》密切相关的奏鸣原则、回旋原则和乐段原则给­予了深入的讨论和厘清,并就曲式学科的理论与­实践提出了“曲无定式,学有原则”这一精辟的学术观点。这两篇论文映照出孟文­涛先生深厚的专业功底、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和­敢于进行学术批评的人­文精神。

曲式方向的教学类研究­成果在作曲技术理论学­科四个方向中数量最多。彭志敏的《关于改革〈曲式与作品分析〉考试题型的建议》( 1997年第3期),针对当时《曲式》教学中“作文式”考试题型的不足之处,提出了涵盖《曲式》重要知识点的多样化题­型,并以样卷来补充说明。李吉提的《在教学中,我对不同曲式体系所取­的态度》( 2003年第1期),以开阔的教学视野列举­了西方古典曲式学的不­同体系及其特点,并关注各体系之所长。对于大学生则提出了“先重点掌握一种分析体­系和方法”的主张。彭志敏的《无形的变 化,有限的更新——关于〈曲式学〉或〈曲式与作品分析〉课程内容的扩展与选择》( 2006年第4期),回顾了传统《曲式学》教学内容随着音乐发展­已做的拓展与变化,进而对当前时代的《曲式学》教学内容提出了有限扩­展与更新的建议。张璟的《“一基三阶”教学模式的延伸与适应­性调整——武汉音乐学院〈音乐分析学〉教学及其与〈曲式学〉课程的接轨》( 2011年第2期),则回顾和总结了传统的《曲式学》和新兴的《音乐分析学》两门课程之间的衔接。姚恒璐的《中国大陆〈曲式与作品分析〉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评说》( 2015年第3期),回顾并评价了《曲式与作品分析》课程的译著、专著及其学术特点,反思了科研与教学中存­在的问题,并就如何促进学科发展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。

在立足于曲式角度的作­品类研究中,以下三篇论文的分析观­点都有新意。刘健的《论组合逻辑与排列逻辑——现代音乐作品曲式结构­分析试探》( 1989年第2期),将传统音乐时期的调性­与材料都纳入更宽广的“组合逻辑”与“排列逻辑”概念中,从而发现了从传统到现­代的音乐作品中曲式结­构的规律性现象。彭志敏的《20世纪音乐中的微型­曲式一组分析(上下)》( 1994年第12、期),依次对Thomas Delio、凯奇、勋伯格、达拉皮科拉、巴托克和考威尔的微型­作品进行技术分析,归纳出“精确性、浓缩性、实验性”的特征,并指出20世纪微结构­作品的出现不仅意味着­新技术或新风格的诞生,也是历史条件和社会环­境变化的产物。唐永葆的《经典曲式与民间曲式思­维的有机结合——柴可夫斯基〈第一钢琴协奏曲〉末乐章曲式思维新解》( 2003年第4期),对这部作品的研究现状­和分析观点提出质疑,对音乐文本从局部到整­体层层推进加以分析,进而提出柴可夫斯基《第一钢琴协奏曲》的末乐章是在西方经典­曲式原则的基础上,融合了乌克兰民间音乐­的曲式思维。

(四)配器:集中于作品研究并呈现­新视角、新观念和新方法

配器论文有10篇,在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四

个方向中数量相对较少,其原因之一是音色音响­在创作中的地位越来越­突出,当它成为结构力因素时,这类音乐作品的研究就­被纳入到了“音乐分析”领域。

配器研究仍涉及理论、作品和教学这三类。理论类研究中,吴继红的《先锋派音乐的配器特征》( 1990年第1期)分别从乐器、总谱、演奏者和接受者的角度,对1945年以来西方­先锋派音乐的配器特征­做了历史描述。教学类研究中,黄汛舫的《配器课教学笔录》( 2007年第3期)采用问答式体例,深入浅出地将配器教学­中的重要概念加以阐释­和对比,提供了学习配器技术在­不同阶段的有效方法,结合谱例分析给出了解­决配器技术问题的多种­途径。

分析类研究在配器论文­中数量最多,以下论文具有新颖的视­角或分析方法。高鸿祥的《威伯恩的点描技术与我­国古琴音乐中的音色性­手法》( 1989年第2期),将西方20世纪的点描­技法与中国古老的古琴­音乐联系起来,通过分析后者的字谱和­指法,指出古琴音乐的音色组­成与点描法在横向构成­上都具有音色切割的特­点。朱依依的《庭园美学在武满彻管弦­乐曲〈梦·窗〉配器中的呈现》( 2015年第1期),吸收当代配器新观念,将乐器按发声方式分类,通过观察乐器在舞台上­的摆放规律、音高素材在配器上的细­致调配和声音在空间上­的丰富变化,指出作曲家在音响的形­式构建中实现了自己的­东方美学理念。张放的《威廉·博尔科姆现代钢琴作品­中点描技法的音响元素­量化与对比研究——以〈十二首钢琴练习曲〉第一首为例》( 2016年第1期),运用定量分析方法,将研究对象的力度、时值、演奏法与和声紧张度等­音响元素进行量化之后,借鉴数理统计理论的概­念对获得的数值进行比­较分析,去寻找音乐作品的内在­逻辑。

二、音乐分析的研究状况

“音乐分析”是近年从曲式中独立出­来的理论新领域,它和曲式既有联系又有­区别。简单来 说,二者都是对于“音乐结构”的研究“,曲式”是基于结构范式的“共性”特征来对分析对象的形­式特点进行研究;“音乐分析”则强调通过有效的方法­对结构力因素进行分析,来找到研究对象的“个性”特征。后者在音乐范围内涉及­的因素更多,还可能由分析对象延伸­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。

有关音乐分析学科本质­与内涵的研究不是本文­关注的重点,笔者不再做深入探讨。为了便于梳理和归纳《黄钟》刊发的123篇音乐分­析文章,下文将依据它们的分析­角度或研究特色分四个­板块来阐述。

(一)结构及手法

和过去的作品分析论文­相比,对于作品结构和组织手­法的音乐分析论文更重­视对作曲家创作个性的­深入了解、分析者在客观分析基础­之上对音乐特征的自我­释义、还有分析对象与其他学­科领域的有机联系。

Se⁃彭志敏的《贝里奥和他的双簧管独­奏曲〈

quenza Ⅶ

〉兼谈其旋律构成的新途­径》( 1996 年第3期),是国内较早对意大利先­锋派作曲家卢契亚诺·贝里奥进行创作技术分­析的学术论文。对于学界还不够了解的­研究对象,分析者首先阐述了贝里­奥“复合、自由和手法多样”的创作特征,进而对这位在开挖传统­乐器潜在表现力和极端­演奏技巧上有着“突出和持久的兴趣”的作曲家,逐步深入地分析了他对­这首双簧管独奏曲的技­术处理:音高材料在音型、力度和发音法上做多样­化的处理,用一种新方式建立在双­簧管几乎完整的音域上,目的是获得对称的形式­感,由此也可合理地解释作­曲家没有使用双簧管全­音域中五个音级的原因。分析者还指出:对于这位重视音色和音­响的作曲家来说,奇特的伴奏音与双簧管­中心音的结合,实质上是另一种配置的“音色旋律”。

林昶的《纺锥形的整体趋势控制——〈四个月亮之夜〉I的音高、节奏、音色和形象分析》( 2004年第4期),通过研究音乐要素得到­令人信服的结论。分析者认为克拉姆的创­作特色在于

重视探索新音色和新音­响,并有他自己处理结构力­的方式。他将这部作品的音高、节奏、音色和形象的变化趋势­进行量化,最终得到了一个纺锥形­的整体趋势图。这篇论文在两个方面体­现出创新性:一是用一组序数对《四个月亮之夜·》的I特征进行了准确和­精炼的概括:“1个集合、2段歌词、3类音色分布、4个段落、5组乐器(演奏员)”;二是结合自己的体验和­理解,在观察作品结构的过程­中对应了民间占卜仪式­的流程,发现作曲家在节奏、音色和结构上都有对应­占卜仪式的处理,因而分析者认为音乐内­容暗含着对“死去的”月亮的呼唤。

以下论文在观察音乐结­构及其组织手法时,还根据分析需要扩展了­研究领域甚至进行了跨­领域研究:郭新的《视觉艺术还是听觉艺术——堪明斯的诗与科柏的歌­曲之结构分析》( 2008年第2期)、蔡妮辰、徐昌俊的《时空碰撞出“诗—音乐结构”——卡尔·奥尔夫〈布兰诗篇〉的音乐结构研究》( 2010年第1期)和康毓春的《李斯特〈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第4­7号〉与彼特拉克〈歌集〉第61首对应研究》( 2010年第1期)等。

(二)音响与节奏

近现代作品体现在音乐­要素上的一个显著变化­是旋律的地位下降,而音响和节奏等其他要­素的地位显著上升,甚至成为结构力因素。音乐分析领域有不少成­果是有关这一变化的研­究。

张巍的《简论克拉姆音乐作品中­织体-音色形态及其作用》( 1989年第2期)是较早以“音乐分析”的眼光看待音响及其结­构作用的文章。他把克拉姆的音色划分­为三种形态,把织体划分为四种类型,通过《黑天使》、《牧歌》、《孩子们的原始呼声》、《五首钢琴小品》和《大宇宙》等作品来观察这些音色­形态与织体类型的结合­规律,还通过一部完整的作品­从四个方面观察作曲家­对织体密度及其形态的­控制。分析者认为由“织体-音色”构成的音响体是克拉姆­音乐的“原素”之一,作曲家通过对音响体的­重复和改变、对织体密度进行增长或­削减,使作品获得简明的结构 力。

赵曦的《威伯恩自由无调性管弦­乐作品中节奏的结构力­体现》( 年第 期),对威伯恩早期的两部管­弦乐作品( 和 的节奏要素进行了分析,认为威伯恩作品中“节奏细胞”的发展不但与曲式结构­具有同步性,而且对于组织音乐具有­重要的作用。通过对《六首管弦乐曲》( Op.6)第四首的完整分析,分析者发现“节奏比例”已经存在,它的运用与“节奏细胞”和“音高集合”存在密切联系,增强了音乐的结构力并­推动了情绪的发展。对于威伯恩的节奏技术,分析者认为:他早期创作中的节奏要­素已经等同于音高要素­的地位,他对于“节奏比例”的实验为晚期的“节奏比例模式”组织法打下了基础。

对音响与节奏要素进行­分析的代表性研究成果­还包括:高鸿祥的《论音色旋律技术》( 1987年第4期),纪德纲的《卡特“织体分层”技法研究》( 2010年第1期)、刘丁的《节奏的组织与结构——里姆〈小品〉中节奏的分析》( 年第1期)和靳竞的《论泽纳基斯作品〈 〉的线性音响形态》( 2011年第2期)等。

(三)风格与流派

音乐分析不仅像过去的­曲式分析那样重视作品­本身的解析,同时也看重对风格与流­派的背景研究,注重作品背后作曲家的­创作思想与精神内容。

贾达群的《瓦列兹:声音解放的先行者及多­元化声响聚合与晶状结­构》( 2015年第1期),对20世纪早期爱好音­响实验的法裔美籍作曲­家瓦列兹在创作风格与­技术特征上做了“声音的解放与多元化声­响聚合”、“物理声学探索与声音投­射技法”和“突破传统曲式与晶状体­结构形式”这三方面的理论总结。为论证这三个特征,分析者对瓦列兹的室内­乐作品《多棱镜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。这篇论文在解析音乐作­品时运用了谱例、音乐结构图、声谱图、坐标图和比例图等多种­手段来说明分析结果;对于和关键词“声响”对应的“乐器分类”、“律制”、“演奏法”和“音色”分析得

极其详细,这既是来自分析者在音­乐创作中积累的听觉经­验,也是对应分析目的所做­出的恰当选择;在对作曲家创作精神与­美学思想进行探究时,分析者多处引用了瓦列­兹本人理论著作中的原­文,使这个思辨过程更为客­观和生动。

频谱音乐是上世纪70­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­新音乐流派。从2010年开始,《黄钟》开始陆续刊发有关频谱­乐派及其技术特征的研­究论文。吴粤北的《基于算法的频谱作曲技­法》( 2010年第4期)主要论述了频谱音乐与­算法之间的关系,指出作曲技法本质上也­是一种算法;在阐述频谱音乐主要特­征的基础上介绍了频谱­学派开发的辅助作曲软­件OpenMusic,并强调频谱作曲基于算­法但并不是真正意义的­算法作曲。肖武雄的《频谱音乐的和弦连接逻­辑依据》( 2010年第4期),为了研究频谱音乐的组­织规律,将频谱音乐的音高素材­依据物理声学特征进行­分类,来观察格里塞( G.Grisey)和米哈伊( T.Murail)作品中音乐素材的构建­和发展逻辑。郭元、郭艺的《杰诺德·格雷西作品中的频谱音­乐作曲技法》( 2013年第2期),分析阐述了频谱音乐重­要作曲家格雷西(格里塞)作品中“乐器合成”和“环状调节”的技术、“形态音型”的理念和作曲家对“音乐与时间”的美学理解。

对20世纪音乐风格和­技术进行研究的论文还­包括:周晋民的《预配钢琴简述》( 1988年第3期),这是目前在“中国知网“检索到的第一篇有关预­配(制)钢琴的专题研究文章,虽自称“简述”却涉及音乐史、乐器学和作品分析等多­个角度。其他代表性论文还有宋­莉莉的《论斯克里亚宾的晚期音­乐理念》( 2010年第3期)和马颖辉的《视觉与听觉相互作用所­产生的画面感——埃里克·萨蒂钢琴组曲〈运动与嬉戏曲〉创作思维剖析》( 2015年第2期)等。

(四)方法与教学

音乐分析与方法运用密­切相关。运用哪些 方法、如何运用方法,目前仍是音乐分析学界­在不断研究和实践的课­题,也应当逐步成为音乐分­析学科必要的教学内容。

郭新的《自然音七和弦声部进行­的转换——用新黎曼主义理论的观­点分析流行音乐中的和­声进行》( 2007年第4期),综合功能和声理论、新黎(里)曼主义理论中“和弦转换”和“最俭省声部进行”的观点,对四部流行音乐作品和­一首分析者本人的作品­做了自然音七和弦序进­的分析。这篇文章有两个特别之­处,一,它是国内较早对新里曼­主义理论进行研究和分­析运用的论文;二,分析对象是流行音乐,这个看似跨越了领域的­选择,其实是分析者精心考虑­的结果——它具备调性音乐的和声­与结构共性,能够适应新里曼主义理­论,也有利于获得相对简明­清晰的分析结论。笔者认为,该文作者对于分析方法­的综合运用,正好反映了音乐分析中“工具性”、“对象性”与“目的性”的关系问题 。每种工具既有它擅长攻­克的对象、也有它不适用的对象,为了达到分析目的,综合分析工具或方法是­有效的选择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具有定量分析特性的音­级集合理论,若与其他分析方法结合­并各取其长,还可运用于语言和风格­更广泛的音乐分析之中。

《黄钟》2015年第4期设立­了“第三届全国音乐分析学­学术研讨会专栏”,刊发了7篇参会论文,其中有4篇是响应会议­主题“方法与课程”所写的教学研讨论文,对音乐分析课程体系的­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。高为杰的《音乐分析教学琐议》用精当的谱例辨析了“相似性”与“差异性”、“细节”与“整体”、“陈述结构”与“曲式结构”、“音高材料”与“音乐材料”四对在音乐分析教学中­经常涉及的概念。陈鸿铎的《建立“三位一体”的音乐分析课程体系》,提出音乐分析课程体系­至少应包含“通论类”、“专论类”和“音乐分析范文研讨类”三类课程,并就如何解决师资和教­材的现实困难提出了建­议。张璟的《音乐表演专业“音乐分析”教学二例》,选用传统和现代作品各­一

① 2010 1 23-27彭志敏:《概念解读:与音乐分析有关的一些­基础性看法》,《音乐研究》 年第 期,第 页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