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

黄钟(武汉音乐学院学报)2020 1期HUANGZHO­NG(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­ry of谐M古us ic)和同天地

-

琴今

家郭熙,将四时之景与个体感官­相融通,赋予自然山川以人情风­貌:“真山水之烟岚,四时不同:春山淡冶而如笑,夏山苍翠而如滴,秋山明净而如妆,冬山惨淡而如睡。……春山烟云绵联,人欣欣;夏山嘉木繁阴,人坦坦;秋山明净摇落,人肃肃;冬山昏霾翳塞,人寂寂。”由此可见,月令思维与古代文人崇­尚自然的情怀“一拍即合”,从而在艺术活动中寓情­于内,迁想妙得。

古代文人重视意在言外、情在象外,因此,他们也通过古琴音乐的­主题来传递对四时的感­悟与描述。丁承运先生撰述的《琴上月令》,即运用传统的月令模式­进行了一番有趣且有益­的尝试。他从现存传世的古琴曲­谱中精心发掘、遴选、汇集出与农历十二月相­应的十二首琴曲,并以书、画、诗、文、谱、乐与之相配,由此诠释“琴曲十二月”,从中体会古人对自然节­令的敏锐感受与深刻认­知,唤醒今人返璞归真的心­灵。

古代琴曲多表现古人与­自然相亲相乐的主题,随处可见其天真自然的­生趣、物我一体的妙理。因此,代表月令的十二琴曲从­众多曲目中脱颖而出,必然有其独特之处。据丁先生序文所记,本集中的琴曲类型大致­有三类,即描写某一个季节月份­的景色,某时特有的情景,以某一特定时间为背景­的事物。②笔者以此为基础,结合文字品读与琴曲研­习,重新审思、梳理了十二琴曲与月令­岁时之间的关系。

其一,时令景观的客观写照。摹画春景的一月琴曲《春晓吟》、二月琴曲《杏花天》,表现初夏气象的四月琴­曲《风雷引》,形容秋日风貌的七月琴­曲《梧叶舞秋风》、九月琴曲《平沙落雁》以及对应立冬、小雪节气的十月琴曲《白雪》,对应小、大寒节气的十二月琴曲《梅花三弄》等皆属此类。作为岁始的正月,与“立春”“雨水”节气相应,此时自然界从“东风解冻”到“草木萌动”,揭开了春

2014 12年,第 页。

天的序幕,《春晓吟》之题,兼有春日拂晓与早春时­节之意,与正月岁时相宜。入二月,时至“惊蛰”“春分”,此时“桃始华”,万物复苏,欣欣向荣,《杏花天》出自《四大景》中之“春景”,全曲洋溢着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的盎然生机,正是此时情景的抒写。四月为春夏之交的“立夏”“小满”,此时雨量增,雷霆降,万物生,是为《风雷引》曲中即景。初秋七月,对应“立秋”“处暑”节气,虽然南方地区暑热未褪,然而在中原一带,已是“凉风至”“白露生”,初具“天地始肃”的秋日风貌了,颇具画面感的《梧叶舞秋风》,即传递出“一叶落而天下知秋”的意趣和季节讯息。深秋九月,适逢“寒露” “霜降”,是时“鸿雁来宾”,雁落平沙正是此时月令­景观,宋人刘改之有琴意诗曰:“江南江北八九月,葭芦伐尽洲渚阙。欲下未下风悠扬,影落寒潭三两行。”此曲追之以抑扬顿挫之­手,写之以淡逸高远之神,生动表现雁群回翔天际、上下颉颃、瞻顾栖止的动静之态。农历十月,立冬之际“水始冰”“地始冻”,小雪节令“天气上升地气下降” “闭塞而成冬”,《白雪》一曲格调高古,状白雪之象,写空明之志,与十月之“立冬”“小雪”节令形神相应。十二月当值“小寒”“大寒”节气,依“梅花开自苦寒来”之说,尽显寒梅冰肌傲骨的《梅花三弄》顺理成章地归入此时月­令。

其二,主客情境的交融互感。这类琴曲通过赋时令之­景,抒发人的情志,三月琴曲《流觞》、八月琴曲《洞庭秋思》即是典型。《流觞》一曲以东晋名士兰亭雅­集之“流觞曲水”为主题,此曲经丁承运先生打谱,曲调明快,错落有致,节奏闲雅,收放自如,既有春和景明的朗丽、衔觞赋诗的雅趣,又具手舞足蹈的风采、感慨系之的情怀,从而再现了魏晋风流及­千载余情,因兰亭雅集的时间背景­在“暮春之初”“修禊”的三月初三上巳节,故以《流觞》为三月月令琴曲。农历八月是仲秋时节,对应二十四节气的“白露”与“秋分”,此时暑气已消但寒意未­至,生机尚存而静美初现,是一年中极富诗情画意­的月份之一,在众多描写秋景的琴

琴谐古今 和同天地 潘斌

张力:“弹奏此曲,在频繁的齐撮泼剌等强­烈指法的运用中要以柔­劲的手法出之,注意力度的含蓄,方能给人以春风拂面、花气沁人之感”⑤。篇末这则关于演奏要领­的指导意见,将指法运用与情景思悟­相结合,合乎情理,自然不牵强。

以充分尊重古琴自身文­化传统为基础的评述。古代关于琴乐的描述与­分析,多半停留在文学层面,或直接形而上为“道”的感悟,偶有论及音乐层面,多为指法、曲目、演奏美学等方面的信息,而鲜有对音乐本体的解­构与阐释,这由古琴音乐特有的弹­性表达、活态传承及其思想意趣­中的文人特质所决定,在西方音乐思维主导的­当下,多被世人诟病,于是就出现了诸多借鉴­现代音乐分析思维语言­分析古琴音乐的案例。这类分析固然能够阐明­一些现象和特点,然而也将琴曲拆解得支­离破碎,且难免挂一漏万,何况中国艺术普遍强调­意会重于言传,不是所有的琴曲都适宜­于条分缕析。是故,《琴上月令》中只有部分涉及音乐分­析,其中,《流觞》《南风畅》《白雪》《神人畅》系丁先生个人打谱成果,其解析尤为详明,此处援引书中对《白雪》的阐析试以说明:

第二句别开生面,荡吟绵绵,如空谷传声,奇音妙响,层出不穷;至双弹剌伏,似雪压折竹,戛然而止;续接长引而下,又别有洞天……八段坚脆如冰风戛玉,复于段尾自七弦急滚后­猛剔一、二弦而出,六弦一声如裂帛,似雪崩冰飞,为全曲之高潮。至九段尤能异军突起,转入清角,如峰回路转,令人耳目一新。十段则重重跌宕,极苍茫旷远之至,给人以无尽之遐思。结尾泛音,以六弦清声杀拍,真可谓清商遗韵、大雅法嗣了。⑥

整体看来,生动鲜明、文约义著的表述颇具古­风,细读之,则蕴含着丰富的音乐信­息,如:“别开生面”“异军突起”“重重跌宕”皆意在表明乐段的推进­与发展,“荡吟绵绵”“双弹剌伏,似雪压折竹”“六弦一声如裂帛,似雪崩冰飞”是对指法表现力的传神­描摹,“以六弦清声杀拍”则透露出这一谱本的古­意。这些语汇皆出自古琴自­身的文化传统,同时考虑到了琴乐本体­特征和演奏效果,在细节与整体、传统与当下的平衡中,达到了较为理想的谐和。

要言不繁,重启悟的表达。《琴上月令》可谓是一部“大家小书”,作者厚积薄发,将个人的广博学养浓缩­于十二篇短文。书中有关十二琴曲的赏­鉴,篇幅皆精练简洁,最短者仅两百余字,最长也不过千余言。综观其行文,多从月令岁时的自然征­候引入,结合乐律、五行特点,引据古人的解题及不同­谱本特征加以阐述,除此之外,作者也将自身经历与感­悟与琴曲解读融为一体。这一点颇值得玩味,在传统社会,古琴文化的传播与传承,依托于文人群体共同的­文化心理和审美追求、知音之间的思想共鸣与­心灵共情,绝不专事于技的呈现。因此,纵观古代琴论文风,并非滔滔不绝、细致入微解说陈词,而是意在言外、点到而止的会心清谈,《琴上月令》的表述就具有这种引导、启发的意味,比如:从一月琴曲《春晓吟》的羽调所蕴含的残冬未­尽之气,感悟阴极阳生、生生不息之意,进而兴发新春时节与日­俱新、奋发图强之想;三月琴曲《流觞》打谱过程中的研习切磋,亦是揣摩琴曲意趣,养气怡情的过程,这里有对前代谱本的对­比与反思,有与古人神交的“同情之了解”;至于六月琴曲《极乐吟》选定的初衷,本身就来自作者盛夏时­节鸣琴林泉之际的清凉­体验……有理有据的启发,根植于传统的省悟,皆使其简而不泛,幽而不玄。

《琴上月令》的副标题为:“琴诗书画诠释的琴曲十­二月”,其融合姊妹艺术、生活美学与文人传统的­审美意义由此即可见一­斑。

《琴上月令》直观呈现出传统艺术的­整体面

琴谐古今 和同天地 潘斌

摘 要:文章从作者与樊祖荫“三同老友”的角度叙述了对樊祖荫­的学术认知;一是从樊祖荫出生地的­余姚明代“四大声腔”之一“余姚腔”、余姚河姆渡出土的史前­乐器“骨哨”等音乐文化,二是观瞰一方历史音乐­人文对音乐学家产生的­深刻影响。关键词:樊祖荫;中国音乐史;音乐学;传统音乐

文献标识码:A

⓪很荣幸我能够受邀参加­这一意义非凡的研

讨会①。谢谢邀请。

樊祖荫教授明年(2020年)1月20日即将八十大­寿。我对他的中国当代音乐­的历史贡献表示崇高的­敬意和深深的钦佩。对他的八十大寿表示美­好的祈祝!

樊祖荫教授在学术方面­的建树是多方面的,如民族音乐学方面的少­数民族多声部音乐研究,如作曲理论方面的五声­性调式和声开拓,等等。我的学术视野无法对这­些作出准确、公允的评价,而且将有各位专家和年­轻的学子们进行深入的­论述。我和樊祖荫是“三同”的老朋友——“同庚”“同考”“同事”。我就从“三同老友”的角度谈谈我对祖荫学­长的印象和祝愿。

一“、三同老友”

所谓“同庚”,我们都出生于1940­年。祖荫作者简介:梁茂春,男,中央音乐学院教授(北京①“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­究暨樊祖荫教授学术思­想研讨会”于2019

根充作拉杆的鸟禽肢骨,以此来变换音高。这是余姚史前乐器的遗­存。看来“河姆渡人”确实具有某些特殊的“音乐基因”,也会对7000年之后­的樊祖荫留下某些深刻­的影响吧!

余姚最为著名的音乐是­明代“四大声腔”之一的“余姚腔”。戏剧家高明在宁波创作­的《琵琶记》中采用了余姚腔旋律,随着《琵琶记》在全国的流行,于是余姚腔也随之广为­人知。

樊祖荫这个名字起得真­好。“祖荫”二字从字义上来说就是“祖上积德福,子孙受庇荫”。在技艺超群的“余姚腔”艺人中,在喜爱音乐的先祖“河姆渡人”中,肯定有余姚樊氏族人的­先祖;而余姚丰富多彩的民间­音乐,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­樊祖荫的音乐美学观念­的重要基础。

所谓“同考”,我们都是1956年在­同一个考场考入音乐学­院附中的,考场在上海漕河泾,当时上海音乐学院所在­地。这次考试的结果是:樊祖荫考入了上海音乐­学院附中,我则考进了中央音乐学­院附中。当时樊祖荫是一位16­岁的翩翩少年,小帅哥,大学霸。

樊祖荫诞生在浙江余姚­一个职工家庭,我生于上海一个工农家­庭。当年我们能够幸运地考­入两所最好的音乐学院­附中,都没有花过一分钱的上­课费或“辅导费”。我们可以说是同受时代­之惠。而这一次考试,却彻底改变了我们两人­一生的命运。从此为起点,樊祖荫即开始了他对民­间音乐痴情一世,奉献一生。

所谓“同事”。是指我们曾经一同在中­央音乐学院担任过教职。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,是思想解放的大好时光。我们虽属一个学院的同­事,但是樊祖荫在作曲系,我在音乐学系,各自忙着各自的教学和­科研工作,在学校里鲜有见面的机­会,却在全国各地(包括香港、台湾)举办的“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­和创作研究”的交叉学科研讨会上经­常有碰面的机会。

上面的照片,是我们1996年2月­底一起应邀到台湾鹅鸾­鼻参加“1996华裔音乐家学­术研讨会”时,在“风吹沙”景区海滨的合影。

那时我们都颇年轻,学术思想正处在蜕变和

图 笔者(左)与樊祖荫(右)合影

走向成熟的时候,常常能够听到樊祖荫的­新颖而独到的学术观点,对我的思想产生过不少­的冲击。

回望我们60多年的学­术友谊,虽然清淡如水,却也海远山遥。重要的是:我们同属中国当代音乐­历史的见证人和参与者。

二、两本曲集

樊祖荫编写并出版过两­本钢琴曲集:《儿童钢琴曲集——中国各民族民歌五十六­首》,1999年作,人民音乐出版社200­0年出版;《小花鼓——中国民歌小曲六十一首》,1999年作,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­02年出版。这是作为作曲家樊祖荫­的代表作品的一部分。

这两本钢琴曲的旋律博­观约取,都是我国不同民族民间­音调的经典;钢琴曲的和声慎思密考,是对中国和声的一大拓­展。开拓了中国和声的新向­度。

这两本曲集都产生于世­纪之交,其鲜明的“中国音乐方言”是对“琴童热”大潮中提倡“中国风格钢琴曲”的一个特别的历史贡献,也是对新世纪中国钢琴­创作发展提出的新要求。正如周广仁教授在为《〈儿童钢琴曲集——中国各民族民歌五十六­首〉·序》中所写的:“樊祖荫教授编写的《儿童钢琴曲集——中国各民族民歌五十六­首》是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­曲集,其目的是让学习钢琴的­小朋友们从小学习中国­丰富多彩的民

周广仁:《儿童钢琴曲集——中国各民族民歌五十六­首·序》,樊祖荫编创:《儿童钢琴曲集——中国各民族民歌五十六

2000 1

首》,北京: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版,第 页。

③ 鲁迅五言律诗《赠邬其山》(1931

年)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