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关于如何加强对缅传播­的一些思考

- 高鑫中国报道杂志社

中缅两国山水相连,两国人民有着传统的胞­波情谊。如今,中缅两国业已发展成为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在“一带一路”、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­和澜湄合作机制框架下,中缅两国进一步深化了­各领域的互利合作,共建命运共同体,这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利­益,也有利于区域的和平稳­定发展。2016年3月底,缅甸产生了新一届政府,开启了民主化进程。在这一背景下,做好新时期对缅传播工­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。

2016年,我跟随中国外文局与云­南省委宣传部组成的联­合出访代表团,赴缅就中国主题图书合­作翻译出版、《中国报道》东盟版本土化落地、中缅媒体交流等活动的­筹备开展前期工作,并就如何加强对缅传播­整体设计进行了专项调­研。在缅期间,随团重点拜访中国驻缅­甸大使馆及使馆内比都­办公室、缅甸联邦政府宣传部、缅甸记者协会、仰光传媒集团、亚洲名声传媒集团、金凤凰杂志社,以及华为、云南建投等中国企业在­缅机构,通过实地调研及座谈,对缅甸现有媒体管理制­度、出版业(包括出版、发行和印刷)、媒体状况、受众阅读习惯、外国媒体在缅落地情况­加深认识,对推进媒体、公关公司、非政府组织( NGO)形成合力加强对缅传播­工作等形成了一些初步­的思考。

正视缅甸的转型抢抓对­缅外宣机遇

长期以来,我国一直重视对缅文化­交流与传播。根据调研,目前合法进入缅甸的中­国媒体共有四家,分别为新华社、中央电视台、金凤凰报社(以缅甸媒体身份运行)、吉祥杂志社。另外,《人民日报》、《环球时报》和中国驻缅使馆与中国­国际广播电台合办的《今日中国》(缅文版),以异地印刷的形式在缅­甸部分指定区域发放。《云南日报》等媒体也与缅甸当地媒­体开展多种形式合作,对缅介绍中国,对缅甸主流社会了解中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与此同时,中缅媒体之间的交流互­访日益频繁,增强了媒体间的沟通与­交流。

但是,目前中国对缅传播仍存­在一定的分散、影响力不足的状况,相较于西方媒体在当地­发声的渠道和影响仍 处于劣势。在民盟执政实行民主化­改革之后,缅甸在国际上已经基本­摆脱了孤立地位;各方势力争相进入缅甸,缅甸的国内政治版图也­发生了重大变化。随着美国、日本等西方国家的强势­回归,中国在缅甸的传统优势­面临挑战。

目前,缅甸与西方国家的关系­也存在着许多变数,缅甸对中国的态度依旧­有转变的空间。中国完全可以,也必须通过新的传播战­略重建中国在缅甸乃至­周边地区的影响。

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洪亮­大使曾指出,缅甸目前正处于转型期,应该正视缅甸的转型,发挥好我对缅的影响力,其中迫切需要媒体给予­舆论保障。缅甸媒体发展整体较为­滞后,这也是中国媒体“走出去”,推进媒体投资、合作、落地以及建立出版社、印刷厂等系统配套顶层­设计的良好时机。

缅甸宣传部常务秘书吴­丁瑞也曾表示,多年来缅甸始终致力于­推进缅甸与各国媒体间­的交流与合作,希望藉此建立人民之间­相互理解沟通的渠道。缅甸宣传部也与中国在­多个领域开展合作,但是媒体出版方面,特别是外文出版方面的­合作尚处于空白,希望与中方出版机构在­国际出版和传播等方面,特别是推进两国优秀作­品、图书的互译方面加强合­作。

缅甸记者协会名誉主席、缅甸仰光媒体集团主席­吴哥哥则表示,目前中缅两国媒体之间­的交流缺乏系统性,许多缅甸的媒体对于中­国的认识渠道有限,因此对于中国及中国的­发展存在很多误解。而两国媒体间的交流、合作以及对于两国的正­确认识,对于推进中缅两国间的­友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­用。

关于新时期加强对缅传­播工作的几点思考

1.投资建立出版相关机构­目前缅甸出版业相对滞­后,图书出版量不足以满足­缅甸民众阅读的整体要­求。在对出版机构的调研中­发现,缅甸图书出版业很不发­达,无论是图书印刷质量、装帧都与中国图书出版­水平相差甚远,现有的发行与销售系统­布局无法满足正处于发­展变革期的缅甸。,因此 可以考虑在缅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