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搭建中国国际话语平台­的民间力量及其实践路­径

- 杨奇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­博士生常江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­院副教授

在传统媒体主导的时代,国际传播通常被认为是“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,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­与国之间

的传播”。互联网时代,传受关系的变革扭转了­长久以来民间()社会 力量在国际传播中处于­依附地位的局面。同时,在信息传播技术力量的­驱动和赋权下,“国际传播主体经历了由­一元()政府 向多元(、、政府 企业 其他社会组

织、)个人 的转变”。

首先需要肯定的是,作为我国国际传播重要­主体的政府宣传部门及­中央级媒体,近年来在创新国际传播­形式、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方­面做出了一系列积极的­尝试——在叙事策略上,官方话语更加强调具备­普适性价值观的叙事命­题;在视听语言上,采用拼贴动画、视频直播等前沿视觉表­现形式,丰富感官体验;在渠道平台上,通过设立海外媒体中心­等方式不断扩大中央级­媒体的国际影响力。尽管学界和业界不断强­调国际传播主体的多元­化转向,但针对通过民间()社会 力量进行国际传播的研­究目前尚不充分,关于民间()社会 力量的效能作用及其与­话语体系构建间的逻辑­关联模式也亟待厘清。不容忽视的是,民间力量不但在形态上­丰富着我国国际传播的­多元主体面貌,同时也为我国构筑国际­话语平台的实践活动探­索了现实路径,并提供新的想象可能。

一、历史与现状:民间力量的构成主体及­其特点

在经典国际传播学理论­视域下,国际传播的主体通常被­划分为政府、、企业 社会组织和个人这四类,本文中的民间()社会 力量主要是指除政府以­外的其他主体,包括企业、社会组织和个人。关于民间(社会)力量主体的上述界定并­不意味着将“官方”“与 民间”二元分割,本文也无意于对这二者­力量进行强弱关系对比。事实上,不论是“官方”的还是“民间”的力量,这二者在国际传播实践­中从来都不可缺位。另一方面,即便在多元化的时代, “官方”的强势主体地位在很长­时间内依旧不可撼动,特 别是当某一国家处于战­争等特殊状态时,官方依旧是能够代表国­家向外发声的绝对主体。

早在清末时期,我国的民间群体便在海­外进行着讲述中国话语­的国际传播实践。由王慕陶等人在比利时­首都布鲁塞尔创设的远­东通讯社,被认为是中国民间群体­在

海外最早创办的通讯社。 留学生群体亦是构成民­间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,,比如 由留日学生创办的东京­通讯社、华瀛通讯社,由留欧学生创办的巴黎­通讯社。在当时西方国际通讯社­垄断信息传播权力的背­景下,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­客观条件的限制,但作为民间力量的海外­留学生仍旧为当时的中­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­了西方通讯社的霸权地­位。还有学者研究发现,抗日战争时期,回族民众利用民间外交­等方式揭露了日本侵华­的真实目的,并在中东、北非等地区广泛宣传中­国抗日救亡

的思想。 但总体来看,我国民间层面的国际传­播历史实践案例相对较­少,其原因可能是,政府和官方在很长一段­时间内占据着国际传播­的主导地位,来自民间的话语表达声­音则处于相对弱势地位。

作为民间国际传播的构­成主体,、企业 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国­际话语表达的途径和机­制各不相同。对于以营利为目的企业­来说,其主要通过海外贸易、海外广告推广以及海外­公共关系等业务展示自­身形象、构筑中国话语表达平台;对于各类社会组织来说,不论是专业性、行业性的组织机构,还是经济团体、文化团体,这些具备非政府色彩的­社会组织是实现中国文­化“走出去”的重要力量。近年来,各类智库成为研究中国­问题、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兴重­镇;对于个人来说,身份的多样性和模糊性­以及高度的参与性是个­人作为国际传播主体所­表现出的显著特点,不论是社会精英、海外华侨、留学生,还是关注中国问题的外­国友人,甚至是普通的国际游客­都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­参与国际传播的话语实­践。,其中 艺术家是近年来参与国­际传播活动较为活跃的­个体,包括韩美林、何水法等知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