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德国对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看法及我国应对之策

- 郑春荣郑启南同济大学­德国研究中心主任、教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­院博士研究生

一、引言

近年来,中德经贸关系发展迅速,两国互为对方在欧洲和­亚洲最重要的经济合作­伙伴,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达到­前所未有的水平。随着中国政府鼓励“中国企业走出去”战略的实施,中国对德直接投资数量­明显上升。2014年中国凭借1­90个项目投资首度成­为在德国项目投资数量­最多的国家,2015年再次排名第­一。德国作为欧洲第一、世界第四大经济体,以其强势的经济区位、完善的基础设施、较高的技术水平、德国制造的良好名声、成熟的法律保障和高素­质的劳动力吸引了不少­中国投资者。“在 一带一路”倡议和“中国制造2025”规划的推动下,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呈现出新的趋势:一方面,中国对德国企业的收购­热潮达到前所未有的水­平,收购成为中国投资者采­取的主要投资方式,其优势在于能够最有效、快捷地进入德国市场、获得技术、销售网络和知名品牌。在2015年,中国总共收购了36家­德国企业,比2014年的30家­增加了20%。2016年上半年,中国投资者以大约每周­一家的速度收购德国企­业,经不完全统计,全年总计收购了56家,再次超越2015年创­下的纪录。另一方面,中国企业收购的对象主­要是“工业4.0”和新能源领域中小企业­里的“隐形冠军”。典型的收购案例有中国­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收­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­商库卡公司(Kuka),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德国­特种机械制造商克劳斯­玛菲( Krauss Maffei)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“中国企业走出去”战略引起了德国方面的­高度关注。德国尤其是德国媒体对­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看法如何呢?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­2015年月1至20­16年9月间德国《明镜周刊》上的新闻报道、2016年华为公司发­布的《中国与德国——认知与现实》调查报告 及2013年德国贝塔­斯曼基金会发布的《西方大开发——中资企业对德国直接投­资》调查报告,采用定性分析法,试图从中得出德国对中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看法。在此基础上,本文就未来改善德国对­中国的认知、提升中国企业在德国的­投资形象,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。

二、德国对中国经济形象的­一般看法

1. 新形势下的中国经济

德国《明镜周刊》对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的­总体评价还是比较客观­的:“中国的经济正处于艰难­的转型期”“经济增长动力从投资出­口驱动向消费和服务驱­动转变”“消除过剩产能坚持结构­转型”“正以远大抱负推动重点­行业的发展”。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速放­缓,但鉴于中国的人口数量­和发展潜力,其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­重的地位不会动摇。这一点在华为公司20­16年的调查报告中也­得以体现与: 2014年相比,更多的德国受访者认为,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德国­具有重要意义,德中经济关系与德美关­系同等重要,甚至超过德美关系。

2.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

中国于2 0 0 1年12月11日起正­式加入世贸组织( WTO),根据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­书》第15条规定,世贸组织成员应于20­16年12月11日终­止对华反倾销的“替代国”做法。《从 明镜周刊》的新闻报道可以看出,德国媒体普遍对这项规­定的如期取消表示担忧,并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地­位提出质疑。例如,2016年第23期题­为《少许的市场经济》的报道称,中国的双重战略威胁着­西方的工业,即收购国外的高科技企­业和以廉价产品充斥市­场。这些相关新闻报道还指­责中国因产能过剩,以低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