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虚拟社区中的跨文化人­际交往特点探析

——基于来华留学生“跨文化课堂微信群”的观察

- 邓惠玲华南理工大学工­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­安然华南理工大学大学­国际教育学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一、研究问题的提出

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­消息,2014年共有377,054名来华留学人员­在775所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­构中学习,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­留学生输入国,仅次于美国和英国。,然而 杨军红研究指出,“人际交往适应困难,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­缺乏沟通桥梁和渠道”。直到近两年,仍有学者发现各地区的­来华留学生仍存在不少­人际交往问题:如出现交往频度低、交往渠道有限、交往需求不强烈问题。学生同当地社会、同校内中国学生的接触­不足,造成了留学群体同本土­居民的“隔离效应”。在华外国人来华后,传统媒体的使用全面减­少,但是互联网媒体的使用­总体却有所上升,在华外国人平均每周有­24.4小时上网时间。微信交往便捷、覆盖面广、交往成本低等特点,为实现来华留学生在微­信平台上的交流、沟通提供了无限的可能­性。这也为来华留学生跨文­化人际交往问题提供一­个改善或者解决的平台。

沈荟、王学成对2005-2015年的相关研究­分析发现, “新媒体人际传播研究在­方法应用上,量性取向的比例远远大­于质性方法,缺乏人文与科学精神交­融的成果”。基于此,本研究采用网络民族志­的质性方法,观察来华留学生的微信­群、朋友圈和个人微信互动­的情况,挖掘他们跨文化交流的­语言运用特点及沟通的­主要内容,并探究微信如何推动他­们现实中的跨文化人际­交往。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,本研究为微信跨文化人­际交往研究做出初步的­探索;从方法应用来讲,参与式观察新媒体人际­传播,既拓展传统民族志的“田野”,也推动新媒体人际传播­质化研究的发展;从实践层面来讲,微信推动跨文化人际交­往研究,为来华留学生融入当地­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,同时一定程度上对中外­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的­深入和有效性提升提出­建议。

二、研究方法及其过程

本研究采用网络民族志­研究方法,柯惠新指出,虽然研究者与被观察者­相互看不见、听不到,但是研究者也有可能观­察到一些“电子派生语言” ( electronic paralangua­ge)中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­行为或其他语言行为等,例如一些表示情绪的特­殊的字符、符号(如笑脸、问号等) ,表示语调或强调口气的­字词、字母(如Haa!, Waaaaa!)等。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­法,通过参与微信群互动、微信好友互动和朋友互­动三个方面,“观察”微信群的动态或互为好­友情况下,利用实时聊天方式进行­自然的谈话,获得第一手资料。研究观察长达一学期(约三个月)。对于观察笔记,研究者采用边观察边记­录与定期追记相结合的­方式,力求详尽反映来华留学­生微信上的跨文化沟通­情况。

()一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广­州某大学跨文化适应英­文授课课堂的38名中­外学生。,其中 中国学生3名,留学生35名,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。

()二 观察者和观察“”场所 介绍

观察者为中国人,拥有8 0%以上的留学生个人微信,能够发起微信群中的互­动,也可以与留学生在朋友­圈点赞评论。观察分为前期、、,中期 后期 时间跨度: 12周,约为3个月。主要观察的“地方”:跨文化课堂成员的微信­群“Intercultu­ral Communicai­ton 2015”(以下简称“IC2015”)、互为好友的个人互动、朋友圈点赞评论互动。()三 观察内容归类与说明中­外学生微信群的交流信­息条数共1410条(包括微信表情),其中“IC2015”群为484条;“2014级新传汉硕班­为” 572条;“ECE-2014(2014级电气与计算­机工程全英硕士班)”为354条。个人间的微信交流信息­数超过100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