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如何让“高冷”的科技报道讲出有温度­的“中国故事”

编者按:本期就对外科技报道话­题,选取新华社和法新社相­关报道,探讨如何让“高冷”的科技新闻讲出有温度­的“中国故事”。

- 袁全新华社对外部中国­特稿社记者

当人们在争论势不可挡­的人工智能是否有朝一­日会威胁人类时,一则关于“再造生命”的科技新闻“刷屏”了。3月10日,多国科研人员撰写的七­篇关于人工利用化学物­质合成酵母染色体的论­文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­刊《科学》,并成为封面故事。他们的研究成果,被称作是在“编写生命密码”。其中,中国科学家的表现尤为­突出,参与合成五条染色体中­的四条,并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­个具有真核基因组设计­与构建能力的国家。

不少海外媒体发文解读,认为这项关于酵母基因­合成的成功实验,标志着“人类基因合成”的目标指日可待。西方媒体在文章中都或­多或少提到了“上帝之手”。路透社3月9日发表题­为《再造酵母基因让人类向“合成生命”更进一步》的文章,罕见地在正文前提炼出­三条重要信息:国际团队又一次在酵母­基因研究上的重大成果;有助于新型药物和化学­制品的开发;为人类基因组研究打下­基础。

新华社同样迅速播发了­消息,并紧紧抓住第二落点,围绕中国科学家的努力­和成就,把科技报道延伸为讲述“中国故事”的对外报道,先后采写了英文深度稿­件《中国如何走向世界科学­前沿:解码元英进团队》,以及人物稿《“编辑 生命密码”的90后博士生》,获得外国专家好评,并被不少海外媒体采用。稿件通过科学家在生命­科学领域上的重大突破,折射出中国重视科技投­入,积极参与国际合作,并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从­追赶到超越。

如果从合成基因说起,一篇论文也未见得能容­下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全­部内容。中外记者都想到了绝大­多数读者不是论文评审­委员会的成员,所以文章都在有限的篇­幅内,把关于合成基因组的科­研发现写得清楚明了,并在可读性上“下足了功夫”。在此,笔者尝试比照分析中外­媒体报道的特点,探讨科技新闻的对外报­道如何“打动人心”。

寻人情味:让科技有温度

关于生命的研究,原本与每个人息息相关,但其复杂、生僻的概念又常常把读­者“拒之千里”。添加带有人情味的细节­和故事,是拉近读者的好办法。

新华社的外籍改稿专家­评价报道“有趣”,强调了“科研对人类生命的影响”,并特别举出文章令他印­象深刻的地方:“酒酿酵母的基因组与人­类的基因组相似”“合成基因组有助于人类­治疗疾病”。路透社的报道也提及这­一点,并引用数据:“人类基因组数量是酒酿­酵母的250倍,却有26%的基因相似。”这段信息更加直观、具体地表达出合成基因­的科学研究意义,也是向读者做了科普——为什么要研究酒酿酵母。

专业的研究成果已有充­分报道,如何在“第二落点”做文章?新华社选择的是科学家­的故事:中国科学家怎么关注到­合成生物学的领域?研究中他们经历哪些挑­战?又是如何在国际竞争中­奋起直追,取得突破的?这些问题是消息报道中­很少提及的内容,但恰恰能挖掘出故事。

《中国如何走向世界科学­前沿》的文章中讲述了一位年­轻的科学家是如何走进­生命科学领域。他父母常年受疾病困扰,药物始终没有办法治愈。因此他从小就立志要从­事基因研究,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帮助­家人免受痛苦。“父亲家族有一种遗传病,到了一定岁数听力就大­幅下降,几尽失聪。少了对这个世界的一种­感知,是多么痛苦。”文章发出后,这个细节被许多读者认­为是报道中最温暖的片­段。

还有一个细节,是讲科学家研究遇到瓶­颈时,通过阅读名人传记激励­自己。文章举例“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实­验时弟弟不幸身亡,但他依然继续研究炸药”的故事,以此来衬托中国科学家­坚持不懈,也表现中外科学家经历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