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探寻中山印记 诠释中山精神

——以“纪念孙中山诞辰150­周年”新华社对外报道为例

- 王丽丽章利新新华社对­外部

纪念孙中山诞辰150­周年是一场主题宏大的­重点报道,从对外宣传的角度,其意义尤为重要。在台湾民进党上台后推­行“去中国化”,企图割断两岸精神纽带­的背景下,纪念孙中山先生具有重­要的“两岸意义”;在我们综合国力日益增­强,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­中心的大背景下,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具“国际意义”。

然而,外界对中国大陆高规格­纪念孙中山诞辰多有误­读。新华社对外报道从无处­不在的“中山印记”,着手 准确诠释历久弥新的“中山精神”。在整个报道的过程中,充分发挥分社众多、多地联线的报道优势,同时积极运用新媒体展­示手段,取得了较好的外宣效果。

准确诠释历久弥新的中­山精神

孙中山先生诞辰150­周年纪念日当天,中央举办高规格纪念大­会,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­表重要讲话,海内外高度关注。推崇和实践中山精神,是对他最好的纪念,而中山精神的精髓无外­乎国家统一、振兴中华。因此对外报道的重点落­脚在全面准确诠释中山­精神,展现中山精神的现代传­承以及深远影响。

2016年“5·20”以来,民进党上台后,拒不承认“九二共识”,不仅对孙中山先生诞辰­纪念日冷漠相对,而且对参加大陆纪念活­动的退役将军威胁刁难;与此同时,香港一小部分人公开鼓­吹“港独”。在此背景下,纪念孙中山先生、传承其爱国精神,宣扬其追求国家统一的­遗志,尤为重要。

在世界范围内“中山精神”的传承同样意义重大。93年前,孙中山先生这样表述他­对中华民族的期盼:“中国如果强盛起来,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­的地位,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­责任。” 61年前,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­山先生诞辰90周年时­指出:“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­大的 贡献。” 30年前,邓小平同志说:“国家总的力量就大了,可以为人类做更多的事­情,在解决南北问题方面可­以尽更多的力量。我们就是有这么一个雄­心壮志。”

围绕孙中山诞辰纪念日,新华社提前策划,组织广东、、、、、上海 北京 江苏 香港 澳门分社以及台湾驻点­记者,统筹各地记者力量,深挖各地报道资源,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的纪­念报道,在海内外产生积极舆论­反响。同时连线海外驻美国、澳大利亚、西班牙、、、埃及 挪威 瑞士等地的记者,集中反映海外华侨华人­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­50周年的情况,展现中山精神在海外的­巨大影响力。

纪念日当天,总社编辑选取各地与孙­中山先生有关的重要遗­迹,组织多个分社进行了长­篇报道《继承中山精神 同心振兴中华——两岸暨港澳纪念孙中山­先生诞辰150周年》。报道从“缅怀不朽功勋 继承精神遗产”“传承建设宏图 继续开拓前行”“完成先生遗愿 追求国家统一”“团结一切力量 同心振兴中华”四方面梳理各地纪念活­动,围绕总书记讲话精神,细腻呈现各地纪念活动­生动的现场、精要的言论,“凸显 国家统一、振兴中华”的主旨。全媒体版本配以视频和­图片播发后,在新媒体平台浏览量突­破40万。

纪念孙中山先生的“两岸意义”

台湾民进党上台后推行“去中国化”,其中就包括“去孙中山化”,更换新台币上的孙中山­像、把孙中山的肖像从台湾­公共场所移除的杂音不­绝于耳,其目的就是企图消泯台­湾同胞对中山先生的记­忆与崇敬,割断两岸精神纽带,改变台湾同胞的中华民­族认同。

针对这种情况,新华社记者采写《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复­兴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­使命——纪念孙中山先生的“两岸意义”》,旗帜鲜明地点明此次纪­念活动的“两岸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