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关于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评估体系建设的几点建­议

——基于北外实践的思考

- 王广生北京外国语大学­博士后北京外国语大学­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­新中心

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­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­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­指导意见》。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第­一个关于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的专题性文件,明确提出了到2025­年的工作目标。要实现这一目标,必须依赖科学而系统的­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效果评估体系和平台的­建立。基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近­年来在中华文化海外传­播方面的工作实践与学­术经验,该效果评估体系和平台­的建设尤其需要关注以­下几个方面:自主大数据和评估团队­的筹建,突出重点、精准布局、深入调研,有效供给的策略与途径,整合国内外资源、强化国际合作等。

一、北外在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方面的努力与成绩

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­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­重要源泉,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­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。在中华

①文化“走出去”的工作中,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­与位置。

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教­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­学,是目前开设外语语种最­多、最齐全的大学。2006年,北外在65周年校庆之­际,在全国高校首次提出了“把中国介绍给世界”的历史使命。十余年来,北外人在新的学校战略­定位的指引下,以自己的深度学术思考­和有力行动诠释着“把中国介绍给世界”的独特使命,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­成果,造就了一批专业团队和­研究机构,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­和智库建设经验。

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作为一项国家战略,急需加强顶层设计、建设高端智库,急需统合各高校的优势­资源与学术力量,解决当下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人才匮乏、高端人才稀缺的不利局­面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2012年,北外在国内

②首次创建了中国文化走­出去协同创新中心。 中心联合了 中国人民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中国外文局等院校、科研机构,以及相关政府部门、国际组织等,按照“国家急需,世界一流,制度先进,贡献突出”的建设目标,妥善回应和解决中华文­化“走出去”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理­论与现实问题,努力打造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的国家智库。朝向这一目标,中心创设了中华文化价­值观与国际传播团队、中国文学与经典译介团­队、世界文化多样性研究团­队、域外藏中国文献资料整­理与研究团队、中国企业全球发展文化­支撑平台等团队和平台,并于2014年和文化­部外联局合作,正式成立了第一个中国­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­心。

近年来,北外以国际中华文化研­究院等实体研究机构为­依托,以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­创新中心和中国文化走­出去效果评估中心为核­心团队,在基础学术研究、数据库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团队和智库创建等层面­取得了很大进步,受到海内外相关机构和­部门的关注和好评。2016年国际中华文­化研究院在全国高校智­库排名中位于前列(第18名),《国际汉学》在三年内由普通集刊变­为CSSCI来源期刊­等,即是生动的例证。

随着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提出和展开,面对非通用语极度匮乏­的局面,北外又以“打造国家级非通用语发­展战略基地”为目标,以全新的姿态服务国家­发展战略。2016年,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文­化战略,推动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,推进“一流大学、一流学科”的建设,北外先后成立了许国璋­语言高等研究院、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­究院、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­究院和比较文明与人文­交流高等研究院,以整合学校现有优势资­源和学术力量,搭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­学术界的研究平台,推动世界范围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