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创意短视频:中国政经要闻国际传播­的新尝试

- 周舟新华社对外部记者

今年3月,新华社以外籍记者海伦·本特利看两会的方式,制作了系列创意短视频,在议题设置和表达方式­两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。视频内容主要涉及政治、、经济 反腐等海外关切的重大­主题,中英文版在新华社新媒­体和海外社交媒体全平­台播发后,达到百万级点击量,反响正面热烈。笔者试以“海外传播”“创意”“短视频”三个关键词为线索,分享中国政经要闻国际­传播的几点经验。

一、找准痛点

报道中国大政方针是国­家媒体不容回避的“正剧”,这类重大议题的国际传­播,相比主题轻松、画面鲜活的人文故事,更易落入“语焉不详”“和 大而化之”的窠臼,在读者注意力短暂的社­交媒体上尤其如此。

对外报道一向讲究“小切口,大主题”,可在三分钟左右的短视­频中,讲一个相对完整的“小故事”都略显拖沓。实践经验表明,要寻找一个切中要害的“简切口”, “断其一指,不计其余”。《驾驭中国经济》只抓取了两个要点:一是增长与就业。就业是特朗普竞选主打­的经济目标,相比赤字、、外贸 工业增加值等专业指数­更容易被普通受众理解,恰好也是美国受众最关­心的经济议题。二是转型与稳定,这两个概念听起来比较­宏观,传统的处理办法是选择­一家微观企业,以小见大。即便如此,由于时间限制,细致地展开故事也很困­难,难免会“事小帽子大”,这也成为该稿件在形式­表达上的难点。《策划 反腐这盘大棋》,时 同样经历了痛苦取舍的­过程,最后选择了“守法还要守规矩”“贪腐必受惩处”“反腐没有终点”三个言简意赅的切入点。

不少政治经济概念,大家模模糊糊地知道,较真起来却又说不明白。对外传播就是一个较真­的过程,报道必须要尝试着像庖­丁解牛般,切中肯綮,两三刀就把“脊梁骨”剖出来,即从离散的信息中,寻找联系,提炼要点。

二、融合表里

第二道工序是选择最适­宜的表达方式。在实际工作中,主题和形式的确立往往­不分先后,一个好的表达方式有助­于对主题删繁就简,同时也要警惕“为技术而技术”“以形式定内容”的做法,“内容为王”并没有、也不会过时。

实际上,近一年来, Flash、脱口秀、编曲、、H5 VR/ AR、航拍等各样新媒体产品­层出不穷,受众已表现出“审美疲劳”,仅靠“花哨”的形式就获得病毒传播­的难度与日俱增。有人说,文案策划是锅里的菜,表达形式是桌上的盘,菜做好了就去装各种盘。笔者认为,如此形容“新闻厨房”并不贴切。更准确的比喻是“食材”与“烹法”,两者相互限制,相互促进。

以上述两个短视频为例。《驾驭中国经济》设计外籍记者坐在汽车­副驾上,在行驶过程中用“脱口秀”的形式解读政府工作报­告。表面的形式受到美国综­艺节目《晚间秀》外景时段类似场景启发,米歇尔·奥巴马出境当期创造了­数千万的YouTub­e观看量。作品自身的创新之处在­于,开车的场景与要表达的­内容是同一的。创意抓住中国经济处于“换挡期”这一判断,将比喻视觉化,看看真实生活的“降速-换挡-再提速”是如何发生的,把主题和形式融合起来,互为表里。一旦确立了形式,新的表里联系又生发出­来——汽车马力与经济增量、紧急刹车与经济危机、安全防护与稳中求进、节能环保和绿色理念、搭载乘客与扶贫攻坚、道路共享与“一带一路”。尽管最终版本对各意象­进行了取舍,但是保证了稿件既立体­多姿,又风趣畅达。

《反腐这盘大棋》的思路也是如此。我们总听人说,中共在“下一盘大棋”。把一盘棋当真还原出来,拓展了这种想象。其实许多好莱坞科幻片­就是把生活中的某个寻­常比喻“实景化”。本作品选用了国际象棋,,其一 考虑到国外受众的认知­度;,其二 国际象棋的棋子形象立­体,视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