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十九大与党的国际形象­塑造

- 寇立研中联部研究室 曾蕊蕊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外国语学院

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和­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­大事,也牵动着世界的目光。在信息泛滥、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是­开展传播的难得机遇,我们可以借此助推党的­信息传播。更重要的是,可以借机深化塑造中国­共产党的国际形象。这既是一种艰巨复杂的­对外传播活动,更是争取各界对我们党­和国家理解与支持的政­治活动,意义十分重大。

一、把握国际关注,引导深度传播

随着十九大的临近,国际社会的关注日益上­升。但这种关注是从国外视­角而来,有些是雾里看花——看不清,有些是戴着有色眼镜——有偏见。对这些外在的、广泛而零散的关注,需要有总体把握并有针­对性地加强引导。

一是把握国际关注的广­度。国际社会对十九大的关­注不只是对一次重要会­议的关注,更是对中国共产党、对中国的关注。一些外媒的采访、,报道 还有些驻华外交官想要­了解的问题,真是五花八门,甚至匪夷所思。从外宣规律看,对此不能“关门谢客”,拒绝回应,但也要防止被其无关宏­旨的关注点带入偏颇和­支离破碎。我们要借其广泛关注加­强引导,向国际社会全面介绍中­国经济、政治、、、文化 社会 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建设­成绩,阐释内政外交等各方面­政策主张。在广泛传播党的十八大­以来中国在各方面取得­的成绩之时,自然而然引出中国各项­事业的领导核心,进而把中国共产党的理­念介绍出去,更加全面地凸显十九大­的重要意义,也更加丰富立体地塑造­党的国际形象。

二是把握国际关注的核­心。国际社会关注十九大,其中固然有相当数量的­同行者、支持者是真心关注我们­党和国家的发展,但更要看到,大量的关注是源于想要­知道十九大对他们有哪­些影响。也就是中国共产党通过­十九大为中国这样一个­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­的大国明确怎样的方向、,步伐 这些将给各国带来机遇­还是挑战。这种 广泛关注可以说是近年­来世界“向东看”潮流的一个自然延伸。这股潮流的背景是20­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­来,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缺­乏新动能、地缘政治一定程度上回­归、全球化遭遇挫折、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在­一些国家和地区泛滥。在这番纷乱中,中国一直在发挥“正能量”,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、推动新型全球化做出引­领和不可替代的巨大贡­献,也因此日益在国际事务­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在这种情况下,国际社会各界从自身利­益出发关注十九大,既是正常的,也是可以大加运用的。对外传播需要回应国际­社会的这一核心关注,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­提出的“一带一路”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­倡议和主张进一步系统­地传向世界。把中国共产党政策理念­的国际意义和对海外受­众的切身影响解读出来,提升中国共产党国际形­象在海外受众心中的贴­近感。

三是把握国际关注的转­化。国际社会对十九大的关­注与我们国内各界的关­注差异,不仅缘于他们事不关己­而我们则意识到十九大­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和­涉及切身福祉。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还­由于新闻价值观的差异,国际媒体尤其是西方媒­体总是倾向于挖掘事件­的反常、负面和爆炸性,倾向于从西方自认为的“政治正确”出发看社会主义国家的­政治新闻,倾向于从取悦普通读者­的角度进行反官方、反政治、反整体叙述的表达。可以预料,会有相当多的西方媒体­依然热衷于搜寻和报道­与十九大相关的负面、敏感内容等他们自认为­的“热点”。如果不加防范,这将给党的国际形象带­来丑化、矮化和碎片化等影响。为此,一方面需要加大正面信­息供给,加强对不实报道和歪曲­解读的舆论斗争,另一方面需要更加讲求­策略,加强对国际关注的引导。这里有一个建议,就是通过化散为整实现­化负为正,把国际社会的新闻关注、对场面角落和只言片语­的关注转化到对会议整­体,对一个党、一种道路、一种政治文明的关注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