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国际书展上的“三不要”

- 姜汉忠中国图书对外推­广网顾问

参加国际书展是广大出­版商和代理商的传统节­目,不论是本土承办的还是­海外举行的,都是一样。而参加其中的主要目的­是洽谈版权,这也是所有参加国际书­展的人都知道的。可是什么不谈,什么该谈,什么地方要花精力,什么地方无需下大力气,估计就不是所有人都能­说清楚的事情了,更别说主动自觉地去做,就像庖丁解牛,顺其自然脉络。本文就聊聊这方面的话­题。

请不要在书展上谈交易

所有参加国际书展的人­都是奔着交易去的,可是真要是如此,交易恐怕还真不好做呢。问题何在?听了如下分析大概您就­明白了。

第一,书展上不谈交易。书展上那么多客户,安排又很庞杂,临时起意的事情更多。此时谈交易很容易令人­冲动,冲动的时候谈交易,您觉得可靠吗?再者说,一旦有不同看法,是直接反驳还是委婉诉­说?有一次跟英国人谈一本­书,人家把标价牌一推,就这价,爱谈不谈,我当时就像泥塑木雕一­般。,还有 一旦说错了,根本没有可能反悔——说过什么都想不起来,去哪儿反悔呢?

第二,电话中不谈交易。有的人书展上没见成面,回到家打电话谈。有的人特别喜欢电话谈­交易,邮件只要回得慢一点,就急火火地打国际长途­电话来。有的人打起电话来,五六分钟不给人插话的­机会。有的人甚至要我当即表­态“”行 还是“不行”,这架势多少有点最后通­牒的味道。有些事情,我需要调查;有些事情,我需要考虑;有些事情,我需要算账;有些事情,我需要请示。您让我拿着电话就表态,我怎么办?在笔者看来,电话里谈交易,尤其是与买家谈交易,说句难听话,有故意给人下套、引人入彀之嫌。

第三,吃饭时不谈交易。书展上老朋友见面,一起吃个饭是很常见的­情景。因业务来往而相识,吃饭谈天时,有的人故意往交易上引,非要谈个明白不可。拒绝吧,很 难堪;不拒绝吧,很难受。若是对方请客,就更不知如何是好。饭桌上谈交易与谈判桌­上谈交易没什么区别,都不足取。轻易许诺,瞬间决策,结果殊难预料!

第四,活动时不谈交易。如今书展上的活动越来­越多,与同行约在活动现场见­面或者邂逅,很正常。如果没有别的时间,就在此时谈交易,效果如何,我不用说您也会猜个八­九不离十。匆匆忙忙决定那些需要­多个环节才能斟酌妥当、若干时间才能执行完毕­的事项,是不是会留下很多意想­不到的隐患?交易有隐患,能有好结果吗?

第五,在出版社会面不谈交易。国际书展是出版界的大­事,各出版机构都是全力以­赴进行准备,很多决策人也不在公司——即便在公司,也没精力考虑这么具体­的事情。如果这个时间去出版社­谈一些实质性的事情,相关人员不齐,想法一时难以统一,全靠版权经理周旋,恐怕是极为不妥的。即便达成什么协议,多半也是一纸空文,毫无价值可言。

那书展期间谈什么呢?要我说只谈“情”,那就是交情与友情。深入讨论这个问题,书展不仅是最佳时机,而且还是极好场合。可以设想一下,平时谁给您召集这么多­人在几乎同一时间聚在­一起,让您安排来安排去,还不用您为其掏路费,掏旅馆费,掏伙食费?与这么多人交流感情,增进友谊,您的收获该有多大?是不是物超所值?要知道,版权贸易是人与人之间­的贸易,不是书与书之间的贸易,也不是人与书之间的贸­易。只有与人打好交道,交易才会做得好,其他都是瞎扯。

至于交易本身,可留在平时通过电子邮­件或者挂号信来谈。从从容容,轻轻松松,有何不好?再者说,说得对不对,有错没错,都有案可稽。一旦发现说错了,可以及时更正,不至于出现什么更大失­误。充分利用国际书展提供­的天赐良机,努力发展与海外出版商、代理商之间的关系,增进友情,拓展人脉,那才是您在国际书展期­间最应该做的事情,也是最该做好、做周全的事情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