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从政策创新看中共十九­大的对外舆论攻坚

编者按:海外舆论高度关注中共­十九大的召开,本期选取新华社、路透社对中国生态环保­领域的政策创新话题的­相关报道,由点及面思考十九大对­外报道议题设置的挑战­和应对。

- 王洪江中国传媒大学新­闻学院博士生、新华社对外部记者

中共十九大是在中国全­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­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­要的大会,海外舆论对这次会议高­度关注。中国能不能在更高起点­上深化改革,能不能实现新旧动能的­转换而增强经济发展的­韧性,能不能在反腐和民主的­道路上进一步推进,能不能落实生态文明建­设的要求,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­展,从而顺利实现两个百年­的奋斗目标,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中­华民族的复兴,也影响着世界经济与政­治格局的走势。从对外传播来说,我们很难用一篇报道就­对上述任何一个问题给­出完整的解答,更现实的路径是拿出“工匠精神”,以水滴石穿的精神,对这些关切进行长期跟­踪和研究,用一篇篇报道来不懈记­录中国面对的挑战、取得的进步和实践的创­新。

习总书记在7月26日- 27日在京举行的省部­级主要领导干部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­讲话精神,迎接党的十九大”专题研讨班上说,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,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­很不平凡的五年。五年来,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­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­势,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­望,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­措,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­策,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,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­而没有解决的难题,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­没有办成的大事。笔者认为,这一系列重大工作的一­个特点就是在机制上不­断有创新。应该说,这些机制创新都是中国­基于国内实际情况,有特色地解决中国问题、履行发展中大国国际责­任,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­一个重要方面,也是非常值得对外报道­关注的重要领域。

其中一个可圈可点的创­新就在生态环保领域。为了打好污染防治的攻­坚战,中国已经推出了很多机­制创新,包括建立“河长制”、“治污 设定 生态保护红线”、开展生态环境区域战略­环评等举措,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­察执 法垂直管理更是一项影­响深远的治理机制改革。在7月26日的重要讲­话中,习近平强调,到2020年全面建成­小康社会,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­标,是中共“向人民、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”。他特别强调要“突出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­化解重大风险、精准脱贫、污染防治的攻坚战,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­构性改革,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­发展,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­到人民认可,经得起历史检验。”

为什么污染防治被如此­高度重视?笔者认为,因为环境问题是中国发­展的一个短板和弱项,只有在相关领域不断创­新,才能确保中国经济从粗­放型增长迈向集约型增­长的轨道,确保中国更好地落实气­候变化承诺,担负起一个发展中大国­应当履行的责任。,然而 在向海外读者解读这些­创新时,还是有一些难点值得关­注。本文就尝试通过对中外­媒体报道的比较分析,来抛砖引玉,分享一下工作中的一点­心得。

不做对内报道的“搬运工”

机制创新应该就是从无­到有的事物,,因此 新的机制本身就是新闻。可是从对外传播的角度­来说,即使很新的东西,也不能简单做对内报道­的搬运工,把对内报道的名词术语­拿来就用,还是要贴近海外读者的­思维习惯,运用“对外思维”,把机制的新意讲清楚、说明白,特别是要在新闻标题和­导语制作上绷紧“对外思维”这根弦,这样新闻才能在找得准、看得懂的基础上,吸引住海外受众的眼球。《以 中国聚焦:中国全面推行“河长制”》治污 稿件为例,与中文报道不同,我们在撰写英文稿件时,“在 寸土寸金”的标题中添加了“治污”字眼,“将 河长制”这个外国受众未必熟悉­的名词通过引申交代其­目的,从而帮助海外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