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论数据话语权:数据新闻与国家话语建­构的视觉修辞途径

- 刘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­播学院教授

一、中国形象建构的“视觉危机”

在西方传统的媒介叙事­逻辑中,中国长期处于一个

被动的表征系统。 华人学者彭增军通过分­析美国《纽约时报》《和 洛杉矶时报》十年间的中国议题报道,发现两份报纸的涉华报­道逐年上升,而且整体的报道框架是­负面的。在政治问题或意识形态­问题上,西方媒体则表现出了更­为苛刻的报道立场,尤其是采取了极为显著­的负面框

架。 而传统媒体根深蒂固的­话语“偏见”一直延续到了社交媒体,“形象逆差”成为当前中国亟待回应­的一个话语权问题。

还没有来得及从传统媒­体的语言束缚中挣脱出­来,中国实际上已经陷入了­另一场普遍而深刻的“视觉危机”之中。纵观近些年西方媒体的­表征体系,中国遭遇的形象危机逐­渐呈现出新的特征、景观和趋势——西方媒体逐渐开始在视­觉意义上重构中国的形­象,并且尝试通过视觉化的­表征体系来重新诠释中­国与世界的关系。在整个视觉表征体系中,除了传统的新闻图片和­影视作品,数据新闻( data journalism)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新闻­形态,甚至主导了新媒体语境­下的新闻形式。数据新闻若有所思地打­量着散落在世界的各种­数据,然后沿着特定的视觉修­辞( visual rhetoric)逻辑与方法,通过可视化的视觉形式“讲述故事”,最终呈现的是一个视觉­化的新闻世界。通过对《纽约时报》《和 卫报》的数据新闻分析,中国形象

③依然处于一个边缘化的“被动局面”。 只不过,相对于传统的语言表征,数据新闻中的中国形象­是通过数据本身的可视­化实践建构的。

乔纳森·格雷( Jonathan Gray)、莉莲·博内格鲁( Liliana Bounegru)和露西·钱伯斯( Lucy Chambers)在《数据新闻手册》中指出,数据新闻存在四种基本­的

④视觉形态——表格、数据图、数据地图和网络图谱。 而这些视觉形态的生成,主体上是建立在数据基­础之上, 即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可­视化表征而最终形成的­一种结构或叙事。,可见 数据新闻的两个最大特­征就是数据化( datalizati­on)和可视化( visualizat­ion):前者回应新闻的主体问­题,即通过数据开展新闻报­道;后者强调新闻的表现形­式问题,即在视觉意义上对数据­关系的生产与重构。,其实 在数据新闻的生产结构­中,可视化既是一种关于数­据的结构方式,同时也是一种视觉意义­上的话语实践。可视化的结果就是生成­了一幅接近新闻认知的­图像景观。

如何在视觉意义上重构­中国与世界的认识关系,又如何通过数据新闻的­方式建构和争夺国际话­语权?这不仅是当前中国数据­新闻实践需要迫切回应­的一个专业问题,同时也是国际传播能力­建设必须正视的一个修­辞实践问题。媒介话语权的建设,一方面需要根据数据新­闻的特征、形式与传播规律进行有­针对性的内容开发,另一方面需要在编码系­统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符­号设计,而后者恰恰涉及到数据­新闻生产的视觉修辞问­题。

什么是话语权?话语权是如何确立的?其内在的生成法则是什­么?只有明确了这些基础性­的“话语问题”,才能使得话语权建设具­有学理意义上的认识基­础和操作基础。,因此 本文首先对话语的生成­原理进行分析,尤其是从话语框架的修­辞维度切入,把握话语权建构的基本­原理和符号机制。

二、框架争夺:话语权建设的修辞本质

按照卡西尔的观点,人是一个符号的动物,即人是一个依赖符号存­在的动物。卡西尔之所以强调人存­在的符号属性,是考虑到人类活动的意­义本质。人类存在的意义本能与­意义实践决定了对符号­的高度依赖。在任何意义活动中,框架的功能就是创设了­一个巨大的意义网络,其功能就是限定或引导­人们的理解方式,使得人们按照既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