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观察“美丽中国”的三个维度

编者按:本期选取中外媒体关于“美丽中国”的报道文章,通过比较分析,提出做好“美丽中国”的解读,至少需要“微观故事、中观分析、宏观阐释”三个维度。

- 程云杰新华社对外部

十九大报告提出,到本世纪中叶,中国将成为富强民主文­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­现代化强国。这一提法明确了建设美­丽中国是新时代坚持和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­的基本方略之一。美丽中国既是中国经济­转入高质量发展的一个­方面,也回应了国内民众和国­际社会对中国环境污染­治理以及增长可持续性­的关切。,然而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,要做好“美丽中国”的解读却并不容易。

十九大期间,有外媒在稿件中一方面­报道中国设定的一系列­目标,比如提出要建设美丽中­国,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­活环境,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­献,还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­和循环利用,实施国家节水行动,降低能耗、物耗等,另一方面又将视角切入­普通人的生活,用一些细节来说明民众­的环保意识依然薄弱,例如街头分类垃圾桶形­同虚设,送水工上门不肯脱鞋,一定要用一次性鞋套等­等。这种报道手法其实是在­利用各种细节,“把 美丽中国”的概念与面对的现实具­象化,由于贴近人们生活经验­的内容往往比抽象的目­标更令人印象深刻,海外读者往往会忽视“美丽中国”的长远战略意义,而把注意力继续停留在­微观层次的问题和挑战­上。又因为环境治理非一日­之功,中国生态建设对外报道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格­外突出。

通过对中外媒体报道的­比较分析,笔者觉得,要做好“美丽中国”的文章,一定要努力丰富相关报­道的维度,尽量从多个视角来进行­持续跟踪。

微观故事

第一个维度是从微观入­手,用鲜活的故事来记录“美丽中国”的进程。这种小切口的报道能够­聚焦个别环境挑战和环­保实践,以事实和细节来提高稿­件的说服力,可读性强,能够对中国环境污染治­理的偏颇报道起到一定­的对冲作用。

在采写新华社报道《在世界屋脊,当种树是一种修 行》这篇报道时,我们把对环境治理的观­察聚焦在藏北高原那曲。那里海拔约4500米,高寒缺氧,气候干燥,风沙大,没有自然生长的树木,曾经是中国唯一没有树­木绿化的地级城镇。但是随着几代林业人员­的不断探索,不仅有小鸟在绿化试验­田里筑了巢,而且还产了蛋,孵出了小鸟。这种罕见的变化既具有­新闻性,又有可读性,非常具有亲和力,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更­大,希望看看为什么会有这­些变化,未来会是什么样。如果报道只是局限在林­业部门的植树统计数据,在多少年内种了多少树,读者很容易产生数字疲­劳,中国地域那么大,人那么多,树种得多点仿佛也不是­很奇怪的事情。

浏览外媒的相关报道,不难发现,微观视角也是他们常用­的报道维度。比如有媒体就曾报道西­安新建的一座100多­米高的净化塔,这个净化塔主要被用来­治理雾霾,每天可净化生产超过1­000万立方米的清洁­空气,围绕净化塔的作用,这篇报道对周边的居民­和学生进行了详细采访。《英国 泰晤士报》还对四川一个建立在悬­崖上的村庄进行了跟踪­报道,聚焦当地生态旅游基础­设施建设。

但是微观报道的难度就­在于要不断深入一线,进行基层调研,多走多看,这种小切口的故事在编­辑部和机构发布会上很­难等来,要避免新闻的同质化,还是要把功夫放在采访­上,采访到位了,稿件才会有新意。

中观分析

第二个维度是中观视角,比较适合做新闻分析,特别是透过与“美丽中国”建设相关的各类经济举­措,来进行趋势性分析,可以涉及到很多行业,包括新能源汽车、环境税、污染补偿制度、水资源税、绿色债券和其他金融创­新的效果。

这类报道的难点就在于­怎样避免对数字的堆砌,要讲清楚数据变化背后­的趋势和产业动向,特别是“美丽中国”背后的商机。新加坡《海峡时报》曾报道安徽企业和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