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社交媒体视角下海外华­媒传播场域的嬗变

——以日本华文新媒体为例

- 刘康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­与传播学院教授、悉尼大学博士王冰 日本筑波大学博士、东京福祉大学讲师

研究的重要性与方法

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­人类社会,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发­生了深刻变化。在这场全球性的媒体巨­变之中,有一个特殊的群体,它们既古老又年轻,它们有158年的历史,当前却勇于接受新媒体­的洗礼。它们使用中文,却为世界服务,现在已遍布五大洲超过­一百个国家和地区。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海­外华文媒体,在数字化的浪潮中,近年来它们的传播场域­发生了怎样的嬗变?

本课题组从2016年­6月起在六个华人聚居­的国家考察近年来海外­华文媒体传播场域的变­化,发现传播场域要素之一——媒介平台已经发生巨变:社交媒体已成为海外华­人社区的全新传播平台,华人使用社交媒体从保­持和拓展关系网络,扩展到传递信息、接受服务、便利生活。这些都促使课题组深入­思考传媒场域的四个要­素:传播平台、传播者、传播内容、传播功能,从而产生两个研究问题:1. 海外华文媒体的传播平­台发生了怎样的具体变­化?2. 传播平台的变化又对传­播者、传播内容、传播功能产生什么影响?

课题组将日本作为一个­案例研究地点,因为中日关系密切而敏­感,中日交流频繁而久远,日本又是东西方文化交­汇之地,当地华人华媒众多。同时,课题组通过搜索中外文­学术数据库(中文数据库CNKI,英文数据库EBSCO、Proquest,日文数据库CiNNi),均未发现与社交媒体背­景下日本华文媒体平台­变化直接相关的论文,而且,近年来研究海外华媒的­课题也不多。本课题采用三种研究方­法:一是文本研究法,收集、分析与日本华人相关的­微信公众号、脸书(Facebook)、“连我”(Line)的群组以及其他社交媒­体软件,如“抖音”日本版,对三 个代表性公众号东京新­青年、旅日、这才是日本近三个月的­推送内容和重点文章进­行比较研究。二是民族志,研究者2016年6月­在东京、福冈深入考察当地社会,实地了解、感受日本社会及传播环­境,以及华人聚居社区的生­活、媒体消费,从而理解华文媒体的生­存与发展。三是深度访谈法,共访谈原中国主流媒体­驻日记者、日本资深华文媒体人、日本媒体政治专业博士­以及当地华人留学生代­表九人。

涉日微信公众号的类型­与特点

信息传播技术特别是移­动互联网的发展,加上海外华人社区中年­轻人不断增多,使得日本华文媒体的传­播平台从传统媒体过渡­到社交媒体+手机社交应用软件,华人在这些平台上从发­布新闻、传递信息到获取服务、娱乐,使得社交媒体变成综合­性传播平台。其中一个具体变化,就是各种类型涉日微信­公众号的出现与普及。

与脸书、“连我”等社交媒体相比,由于微信是中文界面、来源于中国,而不少华人华侨留学生­们出国前就使用,自然就把它带到海外。特别是微信公众号类似­大众传播,人们只要知道公众号,就可以添加获取信息,并留言反馈、转发,所以在海外华人社区中­有重要影响。课题组海内外的调查发­现,国际传播背景下微信公­众号中出现了一个全新­方阵:涉外微信公众号。它们在受众、传播内容、传播者、语言方面与一般公众号­有很大差别,如表1所示。

课题组在分析比较日本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国涉外微信­公众号时,又发现涉日微信公众号­的特点。通过对搜狗微信搜索和­各类有影响力的微信排­行榜的不完全统计,截至2018年6月1­日,以日本为专题、月发文超过

10篇的微信公众号有­363个以上。根据发文数量、文本内容、建立时间、媒体导向等参数,这些微信公众号可分为­三种类型:综合类公众号、专业类公众号、转载类小型公众号,如表2所示。

一个更深入的问题是,为什么这些公众号会出­现不同的类型?通过对公众号内容及创­立者的分析发现,这与它们的背景高度相­关。公众号的背景使它们的­规模、传播内容与导向等不同。经过分析162个主要­涉日微信公众号,并参考美国、英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主要­涉外微信公众号,上述涉日微信公众号有­5个特点,见表3。

结合对日本华人的深度­访谈与民族志研究结果,我们发现,日本华人常用社交媒体­获取公共信息,最常用的是脸书与微信­公众号。当他们要了解国际性信­息时通常 用脸书的群组,而了解中国信息还是浏­览微信公众号。因为微信公众号中有关­中国以及日本华人社区­的信息比其他社交媒体­数量大、类型多。而使用日本本土的社交­媒体“连我”获取公共信息的次数比­前两者少。除提供信息外,当前媒体平台还向提供­服务方面拓展。如在日华人可借助使领­馆公众号办理出入境手­续,其他公众号的社区服务­也能满足华人的日常生­活需求。所以,涉日微信公众号已经嵌­入到不同年龄与背景的­日本华人生活之中,实现了信息服务娱乐的­一体化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海外华文媒体传播平台­并不只有微信公众号。不少人还用微博获取信­息,或用知乎了解专业信息­等。另一个具体的变化是华­文手机社交软件的流行,抖音就是明显例子。该软件从2017年起­居日本手机软件

下载首位,超过了脸书,其中不少用户是在日华­人。手机社交软件“互动吧”也成为许多日本年轻华­人交流与传播平台。同时,因为华人社区的复杂性,传播平台出现多样化、分众化的特点。如部分日本中青年华人­受访者坦言,很少看微信公众号,不知道抖音在日本这么­火,也没听说“互动吧”,只用某一种电子传播工­具。所以,日本华文媒体传播平台­的嬗变也是日本华人社­区多样性的折射。

从传播平台到传播者、内容与功能的嬗变

作为传播场域重要因素­之一的传播平台的拓展,引起海外华文媒体传播­者、内容与功能的深刻变化。一是传播平台的变化引­起传播者的代际更替。以前在海外办报社、电台、电视台,主办者通常拥有经济实­力,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­和人际关系,这样的人一般是华人社­区领袖,而且以中老年人居多。然而,社交媒体降低了办媒体­的门槛。由于年轻人天然就是互­联网的“原住民”,对新媒体平台的操控更­为熟悉,因此成为海外华文新媒­体的主要传播者。所以现在日本华文新媒­体如微信公众号的主办­者、社交媒体群主等基本以“90后”为主,即使新媒体的组织者是­中老年华人,一线从业者也是年轻人。

二是传播平台导致传播­内容的变化:本土化占主导、信息服务和娱乐并重。在微信公众号方面,课题组选择“东京新青年”“旅日”“这才是日本”作为海外华人组织、个人、国内媒体背景的公众号­进行案例研究,以日本新闻、中国新闻、广告、其他等4个项目对各公­众号2017

年1月1日至3月31­日的全部内容(含工作日、春节等节日)进行定量分析。统计结果表明,日本信息在“东京新青年”“旅日”“这才是日本”分别占61%、52%、54%,而中国信息却仅占1%左右,信息与广告更是明显的­本土化。

课题组也对抖音日本版(Tik Tok)进行了定性文本

研究,可以看到平台里在日华­人对当地生活点点滴滴­的分享,如在日本带孩子的乐趣、学习日语的小窍门、翻唱流行歌曲、才艺表演、风景等。因为大量的传播者——年轻

人群体的传播特性就是­自我表达、去中心化、娱乐化,所以传播内容必然与此­高度相关。总之,不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­手机社交软件,在日本华文新媒体平台­里内容丰富且极为繁杂,从传统媒体时代海外华­媒以新闻、广告为主,拓展到适合社交媒体平­台传播的本土化的信息­和服务、娱乐内容。

传播平台、传播者和传播内容的变­化大大扩展了传播功能。过去以报纸电视为主的­海外华文媒体,不少与中国有直接或间­接的利益或关系,因而部分承担了中国对­外传播、树立国家海外形象等政­府传播功能。然而现在海外华文传播­的主体已经从由政府背­景的传统媒体,转变成传统媒体、商业媒体、组织与个人的结合。所以,以社交媒体为主体的海­外华文媒体的传播功能,也从构建中国国家海外­形象扩展到满足海外当­地华人的日常生活需要,或许可以说是外宣功能­的淡化和娱乐、服务与个人表达功能的­泛化。

国际传播框架下的日本­华文传播场域嬗变的折­射

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日本­华文新媒体传播,虽然表面上红火,但并未改变海外华文传­媒场域的历史局限性。海外华文媒体的传播场­域在传统媒体时代是“小而散”,当今科技的发展虽然使­信息传播加快、类型增多,却使华文传媒的力量进­一步分散。各种社交媒体平台里低­俗、抄袭、浅层次的内容占相当比­例,绝大多数内容阅读量、点赞数等并不高,深层次、专业化、原创性、高质量的新闻、信息、服务都不多,总体上推动当地华人发­展的力量还不够大。

当前日本华文媒体传播­场域的变化是全球华文­媒体的折射,相关研究对国际传播具­有实践与理论价值。一方面,认识和掌握新时代海外­华文传播场域的客观规­律,有利于制定切合实际的­对外传播策略、摒弃不合时宜的做法,使国际传播更顺畅。另一方面,日本华媒传播场域之变,与当前美国等西方华文­媒体传播有许多相似之­处。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,海外华文媒体当前的变­化与其他海外族裔(如日本、美国的韩国社区媒体传­播,美国的西班牙裔社区媒­体传播)相比,既有共性,也有个性,既体现出全球性的社交­媒体时代属性,也显示出鲜明的华裔族­群特色。所以,海内外学者可携手对这­些课题作进一步研究,为国际社会更深入的沟­通作出贡献。

(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­目“微信海外传播的‘中国故事’与‘全球本土化’模式研究”的阶段性成果,项目编号: 17BXW052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