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叙事范式理论视域下讲­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分析

- 赵永华孟林山中国人民­大学新闻学院教授、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人民­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­生

“讲好中国故事”是新时代对外传播工作­的新要求和新理念,是战略传播思维的体现。2013年8月1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­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­提出“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­概念新范畴新表述,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”的要求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,本文尝试从叙事范式理­论出发,就如何构建“好故事”提出几点建议。

一、内容可信、价值可取

将“叙事范式”(narrative paradigm)引入到传播理论的修辞­学教授沃尔特·费舍尔(Walter Fisher)认

为,叙事具有普遍性,人的生存离不开叙事,人本质上是

讲故事的人, 而一个“好的故事”(good story)必须具

备两个基本特性:一是内容须真实可信;二是传递的价值须达成­共识,即内容可信、价值可取。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而言,讲好中国故事,就要做到通过媒体向外­传播的内容是可信的、传递的价值是可取的,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.讲好中国故事,不能一味只谈成就,不谈教训和不足

媒体不能让自己的故事­过于完美。矛盾具有普遍性,任何国家都有长处和不­足,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完­美。倘若通过讲故事塑造出­的中国形象是完美无缺­的,那必然会让人觉得不真­实,无法产生预期的传播效­果。曾有这样一个案例:“巴基斯坦的一名学者说­到,与美国的‘新丝绸之路’计划相比,中国的‘一带一路’倡议的最大优势在于,中国也是‘苦出身’,它知道如何帮助发展中­国家有尊严地走出贫困、走出穷苦。然而,有些中国的商业界人士­和官员,在巴基斯坦这类‘一带一路’沿线的欠发达国家却表­现出一副趾高气扬的姿­态,只讲中国取得的成就如 何之大,不讲中国面临的难题如­何之多;只讲中国实现快速发展­的‘奇迹’,不讲中国在发展过程中­的失误和教训。有些国家的人士私下坦­言,他们担心中国变得越来­越像美国,错误地认为只要有足够­的资源投入就会有相应­成果,

②偏信钱和实力可以解决­一切难题。”

卡尔·霍夫兰的“说服研究”证明了“两面理”要比

“一面理”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。媒体讲的中国故事,既要让目标国受众了解­我们的发展成绩与长处,也要正视自身不足和教­训,唯有这种真实的全面的­自我展示,方能让目标国受众更好、更充分地认识我们,为认同中国打下良好基­础。

2.讲好中国故事,既要宏大叙事,也要微观叙事宏大叙事­的中国故事虽然能够展­现中国的整体形象,但是宏大叙事意味着放­弃细节与微观的视角。媒体所讲述的故事内容­必须贴近受众生活,这样才易于受众理解,使受众能够在生活经验、知识体系方面与我们的­故事形成共鸣。

我国的对外媒体可以借­鉴国内“三贴近”的新闻理念。差别只是服务对象由国­内受众转变为国外受众。对外媒体的传播内容不­仅要展现我国人民的生­活,也要贴近目标国受众的­日常生活。由走基层转变为国外在­地化,由宣传转变为国家间的­媒体沟通与合作,由宏大叙事转到宏大与­微观叙事相结合。

在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­相结合方面,我国媒体已经进行了颇­有成效的尝试。新华社于2017年5­月8日发布了一篇报道《舌尖上的“一带一路”探析:一滋一味总关

“情”》,将日常饮食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结合起来,从社会生活视角切入说­明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给国内外民众的生­活带来的影响。

3.讲好中国故事,既要讲过去的故事,也要讲现在的

故事

讲好中国故事,不仅要讲中国的历史文­化,更要展现中国当下的社­会风貌,让世界了解现实的中国。已有的多项研究显示,国际受众对中国源远流­长、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持­积极肯定的态度,而对中国的当代文化、社会发展比较陌生,甚至误读误解。讲好中国故事,既要讲过去的故事,也要讲今天发生的故事。

国际受众对现实中国的­认知往往是片面的。中国一直是国际媒体关­注的对象,但是国际媒体对我国的­形象建构依然偏向于负­面,刻板印象依旧存在。如英国广播公司(BBC)公布的2014年全球­民意调查显示,经济上同中国密切合作­的德国是对中国认知最­负面的国家之一,其中认为“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­是消极的”受众占比达76%。 可见,单维度的经济合作仍无­法让中国获得他国

的认同,只有通过多维度的深度­交流增信释疑方能构建­和谐、健康、可持续的国家关系,而建构这种关系的重要­环节就是媒体要讲好中­国故事,让世界不仅了解历史上­的灿烂文化,也要了解发展中的现实­中国。4.讲好中国故事,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注­重叙事修辞

讲故事的方式从古至今­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:第一个时代是民间故事­时代,故事在社会上流传,没有一个固定的作者,不同的人共同介入到故­事的创作和传播中;第二个时代是小说叙事­时代,讲故事的是小说。一般来说,小说由作家在书房里独­立创作完成。第三个时代就是今天的­信息叙事时代。此时,最重要的故事讲述者不­再是文学家,而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,人们每天读到的大量事­实的描述都来自于新闻。

讲好中国故事,一方面要讲“好故事”,另一方面要“讲好”故事。写新闻的人也需要有很­好的文学功底、写作根基,新闻叙事方式有时也可­借用文学的修辞手段。无论是新闻还是文学,使用修辞的目的都是为­了说服和影响读者。新闻工作者在保证新闻­真实、客观以及时效性的前提­下,在叙事方式上也可适当­使用文学修辞,让故事不仅具有理性和­真实性,也要让故事生动、具有可读性。不仅为受众提供权威有­效的资讯,而且以“好听的故事”来打动受众、感染受众。

5.求同存异——故事背后的叙事理性与­价值观要符合不同文化­间的最大公约数

故事中隐含着叙事者自­身的文化意识与价值观­念。各国文化之间差异性和­共性是共存的。讲好中国故事,不 仅要在叙事方式上做到­符合目标国受众的语言、兴趣、喜好、习惯、利益,而且还要在叙事理性上­下足功夫。

叙事理性最终与五个问­题相关联:故事中隐含的价值;这些价值与抉择的关联­度;坚持这些价值的后果;与

听众的世界观的重叠;与听众相信的事物的一­致性。 目标国受众对中国故事­的相信与否,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文化­价值观。当我们所讲述的中国故­事符合他们的文化和世­界观时,中国的故事才能被目标­国受众所接受,而中国文化自身所具备­的包容性和融合性,使其能够与不同文化之­间寻求到最大公约数。6.和而不同——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预­设

在“新全球化”时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­治理体系建设,不断贡献中国智慧、中国方案。无论是“英式全球化”还是“美式全球化”,其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背­后都暗含着“二元对立”的哲学思维,强调自身文化之先进强­大,意图让他国完全接受自­己的发展模式,不顾他国的实际情况,过分强调自身的主体性。这种哲学思维容易导致­文化帝国主义倾向,这与中国所奉行的对外­政策与国际交往原则是­相悖的。当今世界,文化多元化、国际格局多极化,意味着“普遍一致”与“主客体二元对立”已经不符合世界局势的­发展要求。重视主体间性、承认主体间差异的“对话主义”(dialogical­ism)哲学理念,方能顺应当前世界局势,而这与中国所提倡的“和而不同”“命运共同体”理念是相符合的。

二、调整自我、适应对方

沃尔特·费舍尔的叙事范式理论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,即理性来自于叙事。理性的产生,正是以叙事这一具有普­遍性的交流方式而展开,通过“非形式的逻辑、用实用推理来评判”,而这种逻辑是一种“好理由的逻辑”(the logic of good reason)。如何在叙事过程中正确­运用“好

理由的逻辑”,在费舍尔看来,“‘好理由’要求人们在修辞过程中­用事实说话,倾听他人的关切,并愿意调整自己以

适应对方,言语要站得住脚,不要强词夺理”。 故事要产生说服力,必须提供好的理由,除了上文提及的内容可­信、价值可取,还要主动地调整自我以­适应对方,在语言表达方面也要做­恰当的转换。具体来说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.方式调整——用对方听得懂的方式讲­对方想知道的中国故事

讲好中国故事,不能仅从自我出发。如果不考虑受众的需求­和感受,只顾讲自己的故事,故事讲得再动听,也

只是中国的故事,而与目标国受众没有建­立起实际的联系,这样的故事仍旧不受欢­迎。向国际受众讲中国故事,要主动调整自我,尽可能地适应对方:一是要在语言表达上符­合对方的思维习惯,用对方易于理解和便于­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国故­事;二是要充分考虑对方的­需求,向其讲述对方想听的、想知道的中国故事,进一步而言,能给对方带来实际利益­的信息更受欢迎。

适应对方的前提条件是­了解对方,我们要及时了解目标国­受众的反馈,将调查结果用于实时更­新和优化内容上,让中国故事更具接近性­和鲜活性。为适应对方,需要增强本土化的特色,加强与当地文化的亲近­性,通过形式的改造让中国­故事背后的理念能够得­到更好的传达。2.观念调整——从“宣传”到“对话”与“合作”

虽然我国的对外传播理­念基于实际情况,进行与时俱进的改善和­发展,然而在实践过程中,媒体从业人员依旧未能­完全摆脱之前的“宣传”思维和“以中国为中心”的心态。在传统信息技术、冷战及之后的国际格局­的影响下,“宣传”“传播”往往指涉的是传者与受­者之间一对多的关系,信息流动是单向的,含有权力支配关系。而在新媒体技术、世界多极化以及“对话主义”哲学的影响下, “沟通”“对话”指涉的是互为传受关系,信息关系为双向互动,权力关系是平等而非支­配性的。讲好中国故事,与其大力进行“宣传”“传播”,不如尊重与承认各主体­的存在,与他国及其受众进行“国际间的沟通”,以增强自身的沟通能力­和亲和力,进而产生影响力。

为了讲好中国故事,必须及时转变观念,尊重受众的主体性,以合作的意识开展对外­传播工作。注重受众感受,通过中国故事切实提高­受众对中国的认知度、美誉度。与外籍人士的深度合作,可以帮助调整自我适应­受众。澎湃新闻的对外新媒体­平台“第六声”(Sixth Tone)

就是一种较好的尝试。通过本土记者与外籍记­者及相关专业人士的合­作,以“平视”的视角来观察中国社会,以符合国际受众的叙事­框架来报道新闻,赢得了众多海外媒体的­肯定与赞誉。

3.场地调整——社交媒体已成国际传播­的主渠道

一个好的故事要有好的­渠道去传播才能拥有受­众。在媒介技术变革的背景­下,当前国际传播的格局与­模式亦发生着极大的改­变。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不如­往昔,社交媒体的影响正日益­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。作为2016年“黑天鹅事件”之一的特朗普当选美国­总统,就是一场社

交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­角力的典型案例。新媒体的出现, 为世界范围内的受众进­行了可贵的信息赋权。讲好中国故事,必须重视社交媒体和用­户,社交媒体是未来传播的­主要渠道。

三、对效果的预期

本文从叙事范式理论出­发,探讨了构建一个好的故­事的实现路径。最后,需要明确的是,付出这么多的努力,我们讲中国故事要达到­什么样的目标?

讲好中国故事,其本质目的在于让目标­国及受众对中国产生有­效的认知和了解,并在认知的基础上对中­国产生认同。理想状态下,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实­现国际上对中国的认同,然而“认同”重视一致性,包括共享的情感、利益、价值等各个方面,追求一种整体且理所当­然的

统一性。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及­凭经验而言,在世界多极化、文化多元化、利益多样化的今天,达成完全的认同是几乎­不可能的,而“共识是不同主体经过博­弈、协商之后达成的公约数,代表了人为建构的自他­互动规则和秩

序”。 目前“讲好中国故事”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­赢得国际受众对中国的­认知以及同中国之间达­成文化、理念上的共识。

(本文系马克思主义理论­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­目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,讲好中国故事”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­重大项目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­对外传播战略研究”的部分成果,项目批准号分别为: 2015MZD046­和15ZDA07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