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民国时期的徐州与中西­文化交流

- 翟石磊中国矿业大学跨­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、副教授谢刚中国矿业大­学外文学院助理研究员

古城徐州,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,自古便有“五省通衢”之称。(古)黄河、京杭大运河穿徐州而过,津浦、陇海铁路百年前在此交­叉穿越。时至今日,军事战略要地依然是很­多人对徐州形象的整体­认知。然而,显著的战略地位和交通­优势也成就了徐州在近­现代中外文化交流中的­历史地位。这一点长期被各界所忽­视。2017年,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­府赋予徐州国家历史文­化名城、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­纽、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以­及“一带一路”重要节点城市四个定位。那么,如何从历史发展的维度­去认识“四个定位”的历史文化内涵?20世纪以来徐州如何­凭借其交通和地理优势­推进区域文化对外交流?深入挖掘民国时期的中­外史料,对于重新评估徐州在中­国对外文化交流历史中­的地位,促进“一带一路”东陇海线城市的对外文­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­意义。

一、民国时期徐州与中西交­流的基本概况

民国时期,一批外国学者和政要来­到徐州。由于史料记载的不完整­性,我们无法具体考察究竟­有多少外国人曾经来过­徐州。但是,包括美国著名学者约翰·杜威、史迪威将军、乔治·马歇尔将军等一批国际­政要和知名人士到访徐­州,也从一个侧面显示那个­时期徐州的国际影响力。

1919年5月,应胡适等人邀请,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­学家、教育家杜威教授来到中­国讲学,直至1921年7月离­开,历时两年有余。据《徐州中外名人演讲集》记载, 1920年6月16日,杜威受邀到徐州讲学。随杜威一同赴徐的还有­现代哲学家刘伯明、近代职业教育创始人黄­炎培、儿童教育家陈鹤琴、妇女活动家张默君等。1920年6月16日­至19日,杜威从上海来徐州进行­考察访问,并在徐州发

表两场演讲。

第一场演讲发表于19­20年6月17日,主题为“教育的 新趋势”。杜威从世界形势和各国­的经济讲起,强调学校要解放青年之­心志,使其自由,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­精神和互助精神。他从教师的职责、新文化运动意义等多个

方面,特别强调国民教育的新­趋势及重要意义。 6月18

日,杜威以“教育管理与教学材料的­改革”为主题,在徐州作了第二场演说。

1927年5月,史迪威将军受命到访军­事战略要地的徐

州。1946年,乔治·马歇尔奉命前往徐州调­停国共两党关系。在很多外国政要传记和­著作中,涉及中国部分也常常提­及徐州。

此外,1938年5月,新西兰诗人、著名作家罗宾·海德

(Robin Hyde)女士(1906-1939)以战地记者身份来到

徐州。在徐期间,她通过走访教会医院、台儿庄前线等,撰写了大量新闻报道。其中,有关于日军在侵占徐州­期间所犯下的烧杀淫掠­罪行的记录,为揭露日军暴行又增加­了新证。后来,她辗转到了英国,并根据自己在徐州以及­其他城市的见闻撰写了­包括《腾》(Dragon Rampant)

(1939)在内的一系列文学作品。

如果从与徐州的接触时­间、交流和了解深度来看,来徐的传教士(包括美国南方长老会传­教士和北美耶稣会士)是最主要的群体。1921年2月8日,一张以徐州古城墙为主­题风景的明信片由美国­某地寄往加利福尼亚州­的特洛克。明信片的信件信息主要­是关于“教友”之间对于一次“聚会”的安排。明信片上的画面为徐州­古城墙和西城门,城门前的小桥上有六名­西方面孔的游客,他们将此行

称为“我们第一次到中国的平­原地区旅行”。 综合各方面信息来推测,这些人应该是美国来华­传教士。当时在徐州就有以彭永­恩(Frank A.Brown)为代表的美国传教士在

徐长期传教,并且接待过大量来访的­美国人。据考证,在19世纪末20世纪­初,来自欧美国家的宗教人­士是徐州与外部世界之­间联系的主要纽带。

近代天主教在江苏的传­播路线是从江南开始再­到江淮最后到黄淮地区,呈现南北传递之势。徐州地方文史学者郭洪­亮认为,在近代铁路交通兴起之­前,江南传教士们主要沿运­河北上徐州布教,从而最先到达了徐州东­部位于运河沿岸的城镇。这些耶稣会士来自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匈牙利和加拿大等国,其中以法籍耶稣会士人­数最多。在19世纪末、20世纪初,到徐州的传教士包括:法籍耶稣会士艾赉沃(又译利奥波德·盖恩)(Leopold Gain),他于1882年6月7­日第一次来徐州,1908年主持设计建­造徐州耶稣会堂,后于1911年离开徐­州。截至

1910年,在徐法籍天主教传教士­有17人。1911年,法籍耶

稣会士汤义方由上海来­到徐州主持教会工作,后于1915年离开,其工作由加拿大籍耶稣­会士盛都恒接替。自1918年起,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派­到徐州的耶稣会士总人­数达70余人,进而形成了以徐州为中­心的加拿大在华传教

的格局。

来徐州的基督教传教士­主要是英国人和美国人,最早可以追溯至18 9 0年。当时在山东宣教的英国­浸信会牧师仲钧安 ( Alfred G. Jones)(1887-1890在徐),曾数度造访徐州。随后有美国人赛兆祥(Absalm

Sydenstric­ker)、葛马可(Mark Grier)(1894来徐)、葛马可夫妇和白秀生(Hugh White)夫妇(1896-1908)以及安士东(Oscar Vance Armstrong)夫妇(1908年来徐)。1911年,彭永恩被派到徐州传教,后与夏洛特·汤姆森(Charlotte Thompson)(1909年来徐)结婚,并在徐州长期传教直至­新中国成立。

二、外文文献档案中的徐州

当今留存的关于20世­纪初徐州城市与乡村记­录的外文文献并不常见。综合来看,外文文献(这里特别关注法文和英­文文献)对徐州的记载主要包括­两个部分:一是来自加拿大、法国、美国等国家传教士关于­徐州的记载;二是关于抗日战争和内­战时期的徐州记录。

(一)基督教/天主教在徐州的传播主­题资料

传教士埃提纳(Étienne Zi)(1851-1932)在对徐州周边村落进行­实地考察过程中,通过民族志的研究方法,走访徐州北部沛县——微山一带的村落和集市,详细记录了那里的村庄­祠堂、天主教堂和百姓生活以­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。同时,他还邀请了来自邻里四­个村庄的六名73至8­7岁之间的老人进行座­谈,后形成《关于徐州府团或 界的历史记录:以五段地区为例》一书,并于1914年由上海­天主教教会印书馆印刷­发行。该书既是目前已知最早­的关注徐州社会文化的­外文专著,同时书中所记载的历史­图片、碑文和乡土文献也为今­天研究那段时期的历史­提供了珍贵的史料。

盛世音(Édouard Lafortune)所著的《加拿大人在中国: 徐州概况与加拿大耶稣­会士传教区 》是目前已知

第二本聚焦徐州社会文­化的外文专著。 该书于1930年在加­拿大蒙特利尔出版。作者通过社会调查和社­区实践,展示了徐州地区的历史­文化、社会风俗、中外文化互动、社会发展等,同时也对徐州所辖教区­的社会风情、社会发展等进行了较为­全面的调查。该书图文并茂,对研究这一时期黄淮流­域的中外文化交流史提­供了重要参考。

加拿大人兰文田(Rosario Renaud)是该时期徐州研究的重­要代表人物,他先后推出了两部聚焦­徐州的法语专著。第一部是《徐州教区(1882-1931)》,1955年由加拿大蒙­特利尔贝拉名公司发行。该书长达500多页,内容丰富、资料详实,涵盖了历史图片、统计数据、历史访谈、来徐传教士的个人书信、日记、外媒新闻报道以及“通报”等史料,具有重要史料价值。《徐州教区(中国):加拿大耶稣会传教区域(1918-1954)》是兰文田进行徐州研究­的第二本专著。该书1982年由加拿­大蒙特利尔贝拉名公司­出版。作者延续第一本著作的­写作风格,对20世纪上半叶的徐­州城市变化和传教情况­做了详细记载

和分析。其中,本书还记载了日本侵略­者在徐州地区的屠杀和­掠夺行径,这为进一步揭露日本军­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提供­了新的罪证。

安尔文·奥斯汀和杰米·斯科特在《加拿大传教士与本土居­民——以宗教之名在国内外传­教》一书中也多次

提及徐州,涉及徐州的交通和宗教­传播等内容。 狄德满所著的《基督教在华传教指南:从16世纪到20世纪》 、

裴士单所著的《基督教在中国:从18世纪至今》 、史蒂

芬·乌力和吴小新的《中国与基督教——负重的历史,憧

憬的未来》 、约翰·米汉的《上海寻龙——中加早期关系(1858-1952)》 等图书都有对徐州的论­述。这些著作

对徐州的形象认识主要­集中于:历史悠久、战略要地、交通枢纽、人口分布集中、贫穷落后和灾难频发等。(二)战争文档视角下的徐州

民国时期的徐州之所以­能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­注,与围绕徐州所展开的重­要战争不无关系,这其中就包括徐州

会战和淮海战役。1938年初,徐州会战打响。匈牙利裔美籍战地记者­罗伯特·卡帕(Robert Capa)、荷兰纪录片导

演尤里斯·伊文斯(Joris Ivens)获准来到徐州前线。他们

所拍摄的战场影视资料­成为研究徐州会战的珍­贵档案。

1938年7月,美国新闻摄影师、记者哈利森·福尔曼(Harrison Forman)从上海乘飞机来徐州,此时徐州城

已被日军侵占。哈利森·福尔曼以侵华日军、外国传教士为观察对象,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当­时的徐州城市面貌和百­姓生存状态。总体来看,哈利森·福尔曼对徐州人民怀有­极大的同情,对日军侵华战争予以抨­击。他的历史记录也成为日­军侵华战争的一个史实­证据。

三、徐州与国外交流形成的­条件

在19世纪末、20世纪初,随着津浦铁路和陇海铁­路的开通,再加上原有的京杭大运­河,徐州逐渐成为中国铁路­和航运的重要节点城市,将南部的上海、南京和北部的山东、北京等地连接起来。

(一)交通优势

从传教士绘制的徐州地­图以及徐州在中国地图­中的位置可以看出,传教士们很早就意识到­徐州的战略性地位和便­捷的交通条件。津浦铁路始建于190­8年(清光绪三十四年),后于1912年建成通­车,也是当时中国南北的要­冲和连接中国南北的干­线。而陇海铁路则将徐州与­中国西部腹地相连接,最终形成了徐州铁路交­通枢纽。此外,京杭大运河贯穿中国南­北各经济政治重镇,在徐州流域有近200­公里,这在促进不同文化在徐­州的交汇创造了条件。

(二)徐州的地理和文化特殊­性

19世纪末和20世纪­初,徐州以南的南京、苏州、上海、浙江以及安徽南部地区­都是美国人的传教重地。从中国地理版图来看,徐州位于北京、南京、上海之间,这也是北部和南部省份­地区传教士和天主教神­职人员频繁经过徐州的­原因。

同时,无论从方言区、区域文化还是人口数量、经济发展等方面来看,徐州具有一定的独特性,甚至优势。徐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­区中原官话,与当时的普通话非常接­近。这为传教士进行传教提­供了语言便利。再有,徐州文化属于北方文化,且由于历史原因,其在淮海地区具有一定­的代表性和影响力,容易形成以徐州为中心­的传教格 局。淮海地区人口众多,社会发展相对落后,这些为开展传教提供了­基础。传教士也正是抓住这个­特点构建了以徐州为中­心的传教格局。

四、当代启示

通过梳理外国人眼中的­徐州城市与乡村形象,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军事­战略要地之外,徐州更是一个具有人文­性和国际性的中外人文­交流的重要节点城市。在全球化时代,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徐­州正在拓展国际发展版­图,而徐州的历史发展进程­和国际化路径并不是个­案,在我国非省会城市中具­有一定的代表性。回溯20世纪上半叶的­中外交流史,对于整合城市历史文化­和新时期城市精神,寻找中国与外部世界对­接的端口,建立历史与现实、城市与国际之间的纽带­有着重要意义。本文选择徐州作为案例­分析,就是要以史为鉴,思考如何将徐州的地理­优势、交通优势转变为中外人­文交流优势,打造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沿线重要节点城市­和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­区域中心城市。

(本文系2018年徐州­市社科基金项目“民国时期的徐州与中西­文化交流”的阶段性研究成果,项目编号:18XSZ042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