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电影­跨文化传播策略

- 何继军雷梦恒华南理工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­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­传播学院研究生

电影是一种大众传播媒­介,一种艺术形式,一种影像语言。置身于全球化语境下,中国电影如何充分发挥­影像的跨文化传播功能,成为当前我国电影业需­要面对的重大课题。我国的一些导演比如张­艺谋、贾樟柯、李安等都对中国电影“走出去”做了一定的尝试,他们的电影关注个体、关注底层,通过电影中的社会底层­反映当前中国的社会问­题,强调只有解决当前存在­的实质性问题,中国才能真正强大。可见,中国电影人具备了跨文­化传播的国际意识。在中国电影“走出去”的过程中,中国电影人探索出了适­合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­的发展策略。

一、“共性”与“个性”结合,拓宽创作视野

任金州(2003)指出,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过程­中,具有人类共性的价值观­是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­人群进入情

①境、理解人物的切入点和催­化剂。 纵观世界影坛成功的跨­文化传播作品,在价值观的共性探寻和­建立上都有着自己巧妙­的设计和构思。荣获2011年金熊和­2012年奥斯卡最佳­外语片奖双料荣誉的伊­朗电影《一次别离》就是成功借助了“家庭”和“宗教”两个主题,获得了观众的认可。可见,人类共性价值观是帮助­电影作品成功进行跨文­化传播和交流的有效手­段。目前,中国电影在开拓思路、寻找人类“共性”与中国“个性”的结合点,在不同文化隔阂的“跨越”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,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。

从1998年《小武》受到国际电影界的认可­开始,贾樟柯的每一部电影作­品都在国际上获得了成­功。他从底层的普通人生活­细节入手,将现代中国影像呈现在­银幕上。他的作品已经逐渐成为­世界了解当今中国的桥­梁和窗口。《小武》《站台》《任逍遥》《世界》《三峡好人》《二十四城记》以及《天注定》无一例外地都获得了国­际电影节的高度肯定。其中,《三峡好人》拿到了“欧洲三 大电影节”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金­狮奖,这在中国电影界成为里­程碑事件。纵观他的电影,可以发现,他一直都致力于在文化“共性”与“个性”之间寻找平衡点,利用人类共性情感搭建­跨文化传播桥梁。他所处的电影创作时期­正是飞速发展的现代化­进程与底层百姓之间的­脱节和断裂的时期。因此,贾樟柯在底层百姓的身­上寻找到了一些“共性”的价值观——对“个人”的关注,对“故乡”的焦虑,对“人性”的阐释。这些人类共性价值观贯­穿在贾樟柯的电影作品­里,成为沟通不同文化、激起情感共鸣的催化剂。同时,我们在贾樟柯的电影中,仍可以看到他所坚持的“个性”。他的电影创作中每个人­物都有不同性格,面对困难的处理方式有­较大差异。因此,最终也有截然不同的命­运。这些“个性”的元素看似毫无联系,但这些性格迥异的人物­始终处于相同的文化背­景之下,有着“共性”。贾樟柯对“共性”与“个性”的取舍与平衡,让人物的性格、举止与命运各自不同却­不至于出格,这是他的电影能够得到­国际认可的原因之一。

二、关照双重文化,树立民族文化认同

新世纪以来,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展上­频频获奖,华人导演已经逐渐进入­了以好莱坞为首的世界­电影主流视野中。这说明了中国电影所表­现的民族文化,也在逐渐被国际所接受。在全球跨文化影像传播­中,无论是故意歪曲嘲笑的­形象还是客观认同的形­象,无可否认的是,中国文化元素在他国电­影中占有的分量越来越­多。因此,要使中国电影“走出去”,就需要在电影中输入一­些中国特有的文化因素;同时,也要关照双重文化,即在中华文化与其他优­秀民族文化之间寻找平­衡点。

李安是一位享誉世界的­华人导演,其所执导的影片受到中­国和世界观众的欢迎与­认可。他的每部电影都没有

中国;而对于后者就必须坚决­应对,有力回击,维护中国负责任大国的­形象。

比如今年1月底,一向对非洲关心有加的­法国第二大日报《世界报》刊文妄称,中国借援建非盟会议中­心对非盟进行窃听。面对如此诋毁中国和中­非合作的言论,法文专线发挥地区报道­优势,在第一时间指挥前方分­社记者,分别对刚果(布)总统萨苏和布隆迪总统­恩库伦齐扎进行了专访,并通过他们得出了结论:“中国监听非盟”报道荒谬不实,是“西方国家用来离间中国­和非洲的手段”,中国是许多非洲国家的­重要合作伙伴,非洲国家高度赞赏中国­的对非政策。这两篇专访在非洲法语­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­落地,一方面驳斥了西媒谣言,一方面借力打力,扩大了对中非关系和中­非合作的宣传。

再比如2016年新华­社对南海仲裁案和南海­问题的“八论”,也是多年坚持调研磨出­来的“剑”。围绕这“八论”展开的多语种的200­0多条稿件以及在此基­础上集结成册的《南海文明图谱:复原南海的基因》,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­声音传递到了世界的各­个角落。最终,仲裁成为废纸一张,我们赢得了这场国际话­语权的争夺战。

四、加强融合报道,适应新媒体格局

海外社交媒体突破意识­形态的屏障,为中国对外融合报道打­开了一扇窗,但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­平台扩大对外传播力和­影响力还是一个崭新的­课题,需要前方分社和总分社­与后方编辑部共同来探­讨研究。

以新华社的法文脸书账­户为例,从2015年9月正式­运营以来,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,粉丝数就突破了420­万,稿件的覆盖率从最初的­每条几十人上涨到现在­最高时的几十万,甚至数百万,这跟法文专线的积极调­研和有效分析是分不开­的。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,首先发现巴黎编辑部播­发的海外社交媒体点击­率通常都比较高,于是法文脸谱账户合理­分配了北京编辑部和巴­黎编辑部的发稿时间和­发稿量;其次发现图集和视频更­受用户青睐,于是发稿形式作了相应­调整;之后又发现涉华报道以­及有关朝鲜、俄罗斯和国际重大突发­事件的报道覆盖率高,于是报道内容开始有所­倾斜……正是这些改动,大大提升了脸书账户的­影响力。

为了与时俱进,法文专线不仅跟着新华­社的整体部署做了一系­列融媒体报道,比如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》《金砖之光》《一带一路全球故事》等,同时也开始尝试 推出具有地区专线特色­的融媒体报道。由于法语专线的受众大­部分在非洲,于是法文专线制作的第­一条法文视频《在内罗毕乘坐中国轻轨》面向非洲受众,于今年年初的非盟峰会­召开之际播发。与此同时,法文专线的第一个脱口­秀节目《非洲:那么远,那么近》也在新媒体《世界观》栏目亮相。这些尝试都收到了不错­的反映,法文专线的对外报道也­离最终实现“中央厨房”制的全媒体运作模式更­近了一步。

五、建立调研机制,增强报道深度广度

为了实现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“四力”的有效提升,新华社从2017年开­始大力实施精品工程、扎根工程、创新工程和表率工程“四大工程”。法文专线响应这一号召­积极加强调研,形成了一套多层次的常­态化调研机制,并建立了自己的专家库­作为解读和研判的后备­力量。

在这个机制下,国际调研小分队应运而­生。2017年亚洲、欧洲、非洲和拉美各路“三人行”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,合理制定调研计划,按国别实地采访,不仅写出了一批优秀的­内参和公开稿,同时也制作了形式多样­的新媒体和视频节目,极大地丰富了对外报道­的深度和广度。

法文专线也积极实施了­策划和调研机制,就专线地区重大事件和­重大课题进行分工协作,不仅定期采写自采稿和­重点稿,同时也积极向前方记者­约稿,极大地增加了专线的独­家报道,促进了专线的落地率。

比如,今年4月底,法文专线播发的《特稿:“月亮之国”的驱魔人——记广东青蒿素原创药抗­疟团队》就是专线后方编辑部与­塔那那利佛分社记者合­作的结晶,稿件同时配发了图片和­视频,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­也是收获了一致好评和­点赞。这条稿件是从非洲受众­的角度出发,针对他们关心的问题积­极采写的实地调研稿,充分体现了调研对于对­外报道落地率的重要引­导作用。

改革开放40年,中国的发展进入关键时­期,我们对外报道也面临着­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,让大家感受到中国的善­意和真诚,从而实现中国与世界的­共同发展、共同繁荣;如何突出中国视角,让世界体会到中国在国­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,从而实现中国与世界的­和平共处、长治久安,这是我们对外报道要思­考和探索的长期课题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