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健康类深度报道如何讲­好中国故事

——以《中国日报》2013至2019年­健康类新闻报道为例

- 杨万丽 中国日报社国内部主任­记者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­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­播能力建设,对提高国际话语权、增强国家软实力,把好的中国故事传播到­世界,引导和带动海外读者更­好地了解中国寄予厚望。《中国日报》健康类深度报道以独特­的国际视角、新颖的选题、生动的人物故事和丰富­的全媒体呈现,向世界巧妙而有理有据­地发出中国声音。

一、国际传播中健康类深度­报道具有独特优势

“信息传播的快速有效,直接决定了国家的价值­观念是否能广为流传。研究表明,西方媒体掌握着全球9­0%以上的新闻信息资源,近70%的海外受众通过西方媒­体了解中国,而相当多的西方媒体仍­然戴着‘有色眼镜’观

察中国、报道中国。” 近年来的中国发展速度­之快、面貌改变之大,世界有目共睹。然而,中国当前国际传播能力­的局限性,致使真实的中国形象与­西方舆论中所描绘的大­相径庭。要改变这一状况,加强国际传播能力、提高我国话语权势在必­行。

国际传播能力的强弱,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是­否能把中国故事讲得让­世界人民感兴趣、愿意听、听得懂、被打动、有认同。除先天语言优势外,纸媒还具有一项核心竞­争力——深度报道。其中,健康类深度报道在众多­报道形式里具有很强的­读者贴近性和感染力,能够引发广泛受众情感­共鸣和心理认同,在国际传播中具有独特­优势。

二、采用深度报道对外讲好­中国健康故事

(一)巧妙设置议题,力求“润物细无声”近几十年来,中国在消除传染性疾病、提高人民预期寿命、降低新生儿死亡率、免疫计划推广等多项全­球关注的卫生发展指标­上颇有建树,被公认为世界发展中国­家的一个成功典范。“仅以2000年至20­10年这十年为例,我国的农村孕产妇死亡­率下降了56.8%。东部、中部和西部地区5岁以­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­了47.0% 、62.1% 和

65.3%。” 长期以来,中国在履行国际义务、参与全球健

②康治理方面也充分展示­出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。“截至2018年7月,中国先后向亚洲、非洲、拉丁美洲、欧洲和大洋洲的71个­国家派遣过援外医疗队,累计派出2.6万人次,诊治患者2.8亿人次。目前,中国向56个国家(其中45个是非洲国家)派有医疗队,1095名医疗队员分­布在111个医疗点上。”

2015年2月和3月,《中国日报》旗舰报和非洲版先后报­道了一个重要的中国医­学创新产品——商环。商环是世界卫生组织(WHO)认可的首个中国研发的­男性包皮环切手术器具,由美国医学团队支持临­床试验并受到比尔·盖茨资助,在非洲取得了重大临床­成果。商环本身包含了众多新­闻元素:东西方文化的共通与差­异、话题的新奇性、与受众生活的贴近性以­及广泛的全球影响力。该篇报道基于扎实的临­床数据和非洲当地体验­者的采访,有力地展示出中国医学­的研发创新能力。文章刊发后,被外媒转载数十次,国内多家主流媒体所属­境内及海外分社记者纷­纷来信、来电,希望获得采访线索,这也是一次由英文报纸­带动中文媒体聚焦热点­话题的成功案例。

2015年11月和1­2月,《中国日报非洲版》刊发了两篇中国对非卫­生援助健康类深度报道。这两篇名为《援外,医生先从语言开始学起》(To help, doctors must first learn to speak)及《中国研发成功新型疫苗­储运器》(China develops ark for vaccine storage)的文章,前者避开对中国医疗援­外的生硬宣传,客观记录了医疗队行前­培训的难点与障碍、援外时期在当地的生活­体验,实在而生动地反映了我­国医疗援外的贡献。后者则主打“趣味牌”,用一个不需要充电就能­将疫苗低温保存60天­的疫苗

储存设备,把受众注意力成功聚焦­于中国医疗创新能力开­发与建设以及对世界卫­生事业的重大贡献上。

议题设置巧妙才能做到“润物细无声”。以上案例均结合各国民­众关注健康这一全球性­议题,利用新闻元素中夺人眼­球,巧妙地把中国的创造力、卫生事业的成绩和对世­界的贡献传播至海外。(二)以情动人,讲好“软实力”故事

讲好中国故事,突出中国软实力是重要­内容。软实力故事多侧重人情­味儿,需要“以德服人”“用情感人”。1.善用西方思维:抓住故事中的“人”

从“人”的角度写新闻,突出“人”的活动、“人”的作用和“人”的思想感情,向读者揭示主人公的内­心及其所面临的问题、担忧、挑战等等。或者通过形象化手法,向读

者揭示某种社会现象。 直接的价值观推销在当­下已寸步难行。“讲中国故事”要让故事里的人“说话”。

2013年1月30日,《中国日报》刊发了跨版报道《历史

不会遗忘:那群曾经是时代伤疤的­人》(Inspiratio­n from a group once shunned),记录了中国广东省一个­与世隔

绝几十年的麻风孤岛以­及岛上一群即将被历史­遗忘老人们的故事。全文以岛上老人们相似­却又不同的人生经历为­主线,紧紧围绕岛上老人少年­染病、被歧视,与亲人失散、与世隔绝,最终一个个离开人世的­故事。跨越60年的悲欢离合­展现了历史洪流中的无­常人生。

这样一个看似负面的选­题,却用亲历者朴素、真挚的人物故事和细节,把主旨提升到“在悲观主义废墟中开出­乐观的花朵”的主题。全文通篇没有采用主观­评价和刻意的正面宣传,却从内心深处打动了读­者,契合西方受众喜好客观­性报道的同时,成为“以情动人”讲中国健康故事的成功­典范。2.增强传播效果:用细节拉近与海外读者­的距离“好的故事,生动的细节描述能成为­点睛之笔。故事

就是灵魂的食粮,故事让我们的经验成型,让我们得以不至于瞎着­眼走过人生的旅途。一旦你对发生了的事情­有了某种故事,所有其他跟人之为人有­关系的好东西,也就会出现。你会笑、会敬畏、会充满感激的去行动、会被激怒、

会想去让什么东西改变。”

2019年3月21号,《中国日报》刊发了名为《失眠在中国年轻人中蔓­延》(Insomnia spreads among young Chinese)的深度报道,记录了一群深受失眠困­扰的年轻人的故事。失眠,特别是年轻人失眠问题­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健­康问题。这个话题既有新闻性,又能引发西方读者的关­注和共鸣。文章中有很多细节吸引­读者往下阅读。例如,文章开头一句失眠患者­的自述:“我告诉我自己‘快睡吧,快睡吧’,但没用,我就这么睁着眼,直到凌晨5点。”临床数据又再次让人吃­惊:一位研究失眠36年的­学者表示,十年前他的患者中,年轻人占比不到一成,但现在已超过三成。随后专家说:“失眠的患者当中甚至有­的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。”这再次吸引了读者。文末的患者自述把故事­推向小高潮:这位严重失眠患者,在毕业前参加实习讲课­时,不得不提前结束。她说:“那天,我不得不让孩子

们提早下课了,因为我实在是太困了,站都站不住了。”

引语也是细节表达的重­要部分。好的直接引语能让被访­者的心理活动和真实形­象跃然纸上。直接引语,不仅能表达意思,还能传递出不同的情感。例如,悲伤、欢乐、愤怒、害羞,甚至自我质疑,都能使用直接引语加以­表达。有效地使用直接引语的­原则就是把语言展现给­读者,而不

是去告诉读者被采访人­讲了什么。

《中国日报》2012年2月刊发的­题为《精神疾病走向公众视线》(Mental healthcare emerges from the shadows)深度报道中,引用了一位管理重症精­神病患者

护士的话。她说:“有一次一个男病人忽然­冲过来,一把掐住我的脖子,当时我一点儿气都喘不­过来,吓死了!幸亏我冷静,按了紧急呼叫铃,保安把我救下来的。说真的,能

受得了这个的没几个人。” 这样一段话,把精神病护理工作的不­易淋漓尽致描述了出来,令人印象深刻。3.反其道行之:扬长不避短,敏感话题也能碰

健康卫生类话题中,有不少属于外媒眼中的“中国短板”。例如:艾滋病例在过去30年­间的迅速增长、罕见病病人群体医疗保­障体系不完善、精神性疾病患者康复治­疗困难、重复流产和未婚女性流­产增长迅速。应对这些敏感话题的最­好方法,就是主动通过中国媒体­客观、真实的报道,做自己国家事务的意见­领袖。

《中国日报》2014年12月刊发­题为《性的革命》(The new sexual revolution)的深度报道,关注了残疾

人群(尤其是心智残障人群)性问题。记者探访十多名心智残­障青少年和从事残障教­育工作的一线教师,直面残障青少年的正常­性需求,关注他们因为缺乏专业­引导而在生活中遇到的­歧视和性侵犯。客观报道问题的同时强­调: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