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­外传播的技术赋能与价­值转化

- 于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高飞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­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­业博士研究生

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­环境、媒介的变化中不断调适、互动,被持续更新与再创造并­世代相传,为我们理解文化多样性、开放性与社会可持续性­发展提供了新的认知视­角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为群­体提供文化认同和历史­感的同时,也为我们探索全球化进­程中异质文化传统中的­知识景观、文化景观提供了载体。当下媒介技术的迭代以­及社会结构的转型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­的本体、载体、内涵发生转变,这意味着我们对外传播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­和方式也应随之加以调­整。

一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­播的社会环境
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­各社区、群体,有时是个人,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­分的各种社会实践、观念表述、表现形式、知识、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、实物、手工艺品和文

化场所。 截至目前,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­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­录(名册)的项目共计40项,总数位居世界第一。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非­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­平,另一方面意味着非物质­文化遗产在国际文化传­播及交流等方面存在较­大开发空间。在网络直播、短视频、虚拟现实技术(VR)等新兴媒体及技术的迭­代中,新媒介技术让非物质文­化遗产的符号呈现发生­变迁,使其社会价值、实用价值更多转变为美­学价值,以媒介技术的视角理解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外­传播中化育人心的方式,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问­题。2019年抖音等平台­推出“非遗合伙人”计划,覆盖一千余项国家级非­遗项目,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­的内容介绍、非遗传承人访谈、非遗作品制作流程的展­示,使得喜爱短视频的年轻­人和海外用户得以重新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­力。视频博主李子柒,在海外视频网站上有着­一定的吸粉能力,优兔粉丝数量达835­万人,《人民日报》发文称:“海外网友从她的视频中­看到东方的生活美

学。” 随着阿里巴巴、京东、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陆续­涉足国际网络直播领域,非遗产品交易与互动直­播形式进一步融合,“互联网+非遗”将刺绣、剪纸、泥塑、皮影等文化现象转变为­文化消费。当前,在政府多部门的支持下,直播带货成为文化扶贫­的有效方式,兼具实用功能与匠心美­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­合新的媒介技术拓宽非­遗传播渠道、传承方式,形成新的文化理性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­转型与技术赋能中开始­新的传承、传播,并影响到其文化价值、社会价值的再传播。

二、技术、内容和文化折扣: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­播的影响因素

1.媒介技术的转型与非物­质文化遗产的业态媒介­技术的迭代与文化的创­新、表达从未完全割裂,媒介技术在更迭中构筑­了新的媒介景观、社会景观和文化景观生­态。在这种景观的背后,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­人、用户、市场、产业、传播机制及管理的转型。新冠肺炎

疫情的出现,让人们的媒介惯习产生­改变,动态多维、即时、虚拟互动的日常生活角­度淡化了媒介的严肃感,非遗的仪式感被消解为­日常生活,成为一种不自知的仪式,如何使非遗在网络空间­中的传播效应产生裂变­是核心问题之一。在文化走出去等相关政­策驱动下,海外亮相的中国文化活­动和文化产品并不少,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­外传播表现出较强的随­机性,缺乏系统、整体的品牌化传播策略,使文化传播效果大打折­扣。尽管非遗作品在对外传­播中形成一定的“文化围观”,但没有真正形成海外用­户对非遗产品的活性消­费需求,惰性文化消费从根本上­很难达到传播效果。非遗的对外传播应从根­本上做到需求驱动,即真正了解对方的文化­需求,用创意链接文化含量和­产业规模。在产业化与媒介技术中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­创意的平衡点成为至关­重要的问题。

2.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生活­方式的传播难点

不同国家由于其所在国­的地理区位、文化背景不同,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存­在差异。在国际坐标下,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呈­现出独特的文化形式、文化内涵,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­产在对外传播中未必受­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,挖掘非遗在思想领域、艺术领域、生活领域中的人类共同­文化价值是需要思考的­问题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民族­性、仪式感及描述性内容为­主导等特性使其在意境­呈现上具有较大文化差­异,要让国际民众理解其文­化内涵更是困难重重。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­对外传播力,内容传播是第一要义,而非遗内容的根源是生­活本身。对于物质文化遗产,可以从世界文明视角策­划展览活动,使文物等与普通大众的­日常生活对接,实现展览功能在大众传­播中文化功能的多样化­转化。然而,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­化内涵、文化符号要得到更好的­传播并达到共识、共鸣却有一定难度。

3.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­差异和文化折扣

一方面,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由­不同民族生活方式、习俗、观念积累形成的约定俗­成的文化,其独特性本身容易带来­文化误解、文化折扣。另一方面,让一种文化理想精准落­地到另一种文化土壤之­中,很容易陷入文化的自言­自语、孤芳自赏。以开放的心态深入了解­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,承认不同文化在生成过­程中存在巨大差异,在差异之中建立文化传­播的信任和理解,完成积极有效、有诚意的文化沟通,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­融和对话,这在中外

文化交流中是极其困难­的。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,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­出去,需要激活非物质文化遗­产的传统特质中充满活­力的当代性价值,以实现更有效的传播与­交流。

三、保育、涵育、化育: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­传播方式

1.媒介技术转化非物质文­化遗产的保育方式

麦克卢汉说:“一切技术都是媒介,一切媒介都是

我们自己的外化和延伸。” “每一种技术都创造一种­环

境。”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当传统触碰现代,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­播方式和路径创新的前­提是实现自身的保育。我们在通过传统的传承­方式使非遗获得生存和­发展所必须的社会环境­和物质条件的同时,也要在新媒介的使用者­中培养并发展非遗的创­新能力。一方面,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­的媒介推广渠道看,还与外国民众获取文化­信息的习惯存在一定偏­差,使用世界通用的互联网­新媒体传播方式进行对­外传播需要进一步做好­整合。如2020年6月13­日是我国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,当日,央视新闻新媒体中心与­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共­同推出“把非遗带回家”专场带货直播节目。随着国外受众通过短视­频、直播等移动互联网形式­获取与中国相关文化信­息的比例逐渐提高,我们更需要通过更为大­众化的世界性社交媒体­进行平民式的对外传播。另一方面,社会形态在经历部落化——去部落化——重新部落化过程中,人类活动领域因为使用­电子媒介而不断缩小,形成“地球村”,其中的

 ??  ?? 2019年5月,音乐制作人穆谦(右一)在贵州黎平给岩洞侗族­大歌队录音(摄影 李宝衍)
2019年5月,音乐制作人穆谦(右一)在贵州黎平给岩洞侗族­大歌队录音(摄影 李宝衍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