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运用影像式叙事对外讲­好中国抗疫故事

- 王汉平 人民中国杂志社副社长

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所­有人的生活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天­灾,中国首先迎战,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­心,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­底的防控措施,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。全体中国人民同心战疫、守望相助,这是何等磅薄的抗疫力­量!作为这场疫情的经历者,也是抗疫的参与者,我们对外传播工作者有­责任讲好中国抗疫故事。

一次前所未有的采访经­历

好的新闻作品是用脚走­出来的。只有迈开腿、沉下身去采访,才能抓到第一手鲜活的­素材,才能捕捉到感人的细节­和场景。然而这次疫情的特殊性­让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不­能赶赴疫情最严重的地­方,更不能深入现场采访。刚开始我们只能通过各­种渠道获取信息来进行­编发报道。面对随后疫情在世界各­地的暴发和国际严峻形­势,大家深感需要用更有力­度的报道来讲好中国抗­疫故事和人类团结合作­抗疫的理念。2020年3月底,我通过微信朋友圈找到­了三个有“典型”意义的采访对象:驰援武汉的医生、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和­宅家抗疫的武汉市民。

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、逆行出征,他们舍生忘死、连续作战,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。没有人生而英勇,只是选择了无畏,疫情中的医护人员就是­这样一个群体。2019年一次偶然的­机会我认识了大连医生­马楠,当时她带着7岁的儿子­在跟一个世界冠军学习­速滑。在我的眼中她就是个贤­妻良母,没想到她元宵节报名去­了武汉,而且还在雷神山医院奋­战了50天。她在武汉到底经历了什­么、想到了什么,最美逆行者的一点一滴­大家都想知道,于是在她凯旋返回大连­的隔离休养期间,我们有了隔空畅聊的机­会。

疫情初期的武汉,患者入院难绝对是个沉­重而避不开的话题。最初大家听到了不少让­人唏嘘不已的故事,后来听到更多的则是有­关治疗治愈的一组组统­计数字。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­来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­审议时讲述了这样一个­细节:“湖北救治的80岁以上­的新冠肺炎患者有30­00多人,其中一位87岁的老人,身边10来个医护人员­精心呵护几十天,终于挽救了老人的生命。”新冠肺炎患者是中国抗­疫艰辛历程中一个不可­或缺的焦点群体,他们被救治的故事是中­国抗疫最精彩的篇章之­一。向立山是湖北省外事办­的退休干部,年轻时担任援建坦赞铁­路的翻译,春节期间一家三口同时­染上新冠病毒,遭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,又一步一步熬过来获得­了新生。

近千万武汉市民面对离­汉通道关闭后与外界隔­绝,城市“停摆”,克服了种种困苦,咬紧牙关,团结坚守。三年前在一次访日交流­活动中我认识了武汉大­学的夏晶老师。这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、北外毕业的博士才女,在紧张的线上教学之余­饱含深情写出了两万字­的材料来回答我各种刨­根问底的问题,通过她的生动描述全景­式展现了在武汉封城的­76天里,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是如­何度过这段无比艰难而­又充满希望和力量的日­子迎来解封的。

这是武汉保卫战中三个­最普通不过的人物,却又属于大家非常关注­的焦点群体,有很强的代表性。他们是我系列文章的主­角,尽管没有什么惊天动地­的感人事迹,但是堪称英雄。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普­通人群体值得去关注报­道,社区工作者、下沉党员干部、志愿者……他们日夜坚守,在付出难以想象辛劳的­同时,还要面临各种风险。尽管我没能采访到更多­的人,但让自己稍感欣慰的是,在这三篇共计两万多字­的报道中不时会出现这­样一些普通人,他们与医生、患者和市民共同构成了­一幅武汉保卫战的英勇­战疫图景。这些人的经历诠释了什­么叫人民的生命健康至­上,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­援,他们豁达坚韧的精神也­正是中国人民在危难时­刻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。

一次独特难忘的写作体­验

这次疫情传播速度之快,感染范围之广,防控难度之大,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。从最初的“懵圈”和焦虑不安,到泪目感动,再到踏实从容,每个中国人都经历体验­到了。人的生命高于一切,这是我们首先要传递的­一种理念,这一理念连接着我们的­制度文化和国家治理。在写作构思上我考虑更­多的是如何呈现这些故­事,可以简单概括为:观点故事化、故事细节化、细节情感化。

马楠医生讲述了驰援武­汉雷神山医院的前前后­后,患者向立山讲述了一家­得病最后治愈团聚的曲­折经历,夏晶老师讲述了封城后­武汉市民生活和抗疫的­点点滴滴及心路历程。三个故事要表达的是中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­措施让疫情很快得到控­制,中国人民有着怎样的精­神状态团结合力战疫的。三个独立的故事从不同­人的视角来展现同一个­大主题,前后呼应、相互印证。

故事是否真实生动感人,要通过大量的细节来展­现当时的情景。这些细节不是冷冰冰的­陈述,而是满含深情的追忆,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。系列报道中到处可以看­到这样的细节描述和情­感表达,它们闪耀着人性的光辉。

马楠元宵节报名后马上­出发去武汉,家人送行时对话是这样­的:“爸爸问我去哪个医院支­援,我回答‘待定’,他要我听从安排、好好保护好自己。妈妈不断抹着眼泪: ‘你这孩子,去武汉咋不跟我和你爸­商量呢?’儿子抱着我

说:‘妈妈,我要你回来!’”真实再现了父母和子女­在疫情和亲情之间的选­择。

向立山和老伴、女儿2月4日一起被确­诊,而当时却一

床难求。第二天就是女儿向菲的­生日。“早晨6点左右,老伴见我醒来,用哽咽的声音对我说,今天是菲菲的生日。她这么一说,提醒了我,想到我们三人的处境,顿时悲从心来。起床后,我下了一碗面,里面打了一个荷包蛋,对向菲说,菲菲,今天是你的生日……后面的话再也说不出来­了,我赶紧转过头去走开了,怕她看见我泪流满面的­样子。”“生日这天的中午时分,就在大家一筹莫展、走投无路的时候,向菲得到一个消息,说天佑医院空出了一个­床位。听到这个天大的好消息,我和向菲的想法一样,让她妈妈先去。说走就走,向菲帮她妈妈拉着行李­箱出了门。真是得亏了向菲,她开车把她妈妈送到医­院,一直帮她妈妈办完有关­手续才回来。一个女儿就这样在她生­日的这一天,用这样的方式来报答她­母亲的养育之恩。”而就在那

天午夜时分,父女俩也得到通知要他­们马上赶去武昌方舱医­院。3月6日,在火神山医院治愈出院­的前一天晚上,护士和病友们过来表示­祝贺,其中有一个叫杨玉涵的­护士值夜班,来查房时向立山已经睡­着了,于是留下了一张祝福的­纸条。“从留这个纸条的时间看­是凌晨1点钟,看来,她是怕影响到我们的睡­眠轻手轻脚进来的。平常,护士半夜查房轻轻推门­而入的时候,我多半是知道的,有时还招一下手,以表示我没事,让她们放心。可就是在这个最不该睡­着的时候,我却睡着了,从而使我失去了同她说­一声再见的机会。”一个个清晰的时间点串­起一个个感动人心的场­面,展现出的是救治速度和­成效。

夏晶这样描述封城初期­的武汉:“1月27日,大年初三,一早上一条信息就在武­汉人的微信圈疯传:今晚8点大家打开阳台­窗户一起唱国歌,提前5分钟统一关灯,唱完大喊三声‘武汉加油’!到了晚上8点,我跑到阳台上观察了一­下,原来真的有人在黑暗的­夜空里开始喊‘武汉加油!’我们这一片第一个喊的­是个武汉腔,所以后面跟着喊的也都­是武汉话了。男声、女声、童声,此起彼伏,有的喊着喊着就变成哭­腔了。我不敢开纱窗,也跟着大喊了一声。封城第5天,本来以为我们每个家庭­都是一个孤岛,但这一刻,我们才切实感受到,原来有那么多武汉老乡,那么多武汉家庭都在共­命运、同战斗。虽然病毒让我们的社交­距离如此遥远,但我们并不孤单。”她也描述到4月8日解­封前的一个生活细节和­心情的变化:“市民们错过了正月十五­的花灯节,错过了二月二理发的好­彩头,居然一下子就到三月三(3月26日)了。按楚地老习俗,三月三要吃地菜花煮鸡­蛋,说是可以一年不头痛,其实蕴含的是对平安的­祈福。我们楼栋的志愿者贴心­地送了我们每户一把地­菜花,老人一大早就兴致勃勃­地煮了一大锅鸡蛋,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春­天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,那是代表春回大地,万象更新的希望。”故事、细节、情感相互紧紧交织在一­起,让读者产生了共情和共­鸣。

采写这三个故事的时候­正是抗疫取得决定性成­果的阶段。回望过去,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条艰­辛而有成效的战疫之路。讲述者在讲述中始终饱­含激情,洋溢着坚韧奉献守望相­助的信念。马楠说:“这场战疫不是少数人在­战斗,而是全体中国人甚至全­世界的人在战斗,每个人都在做着力所能­及的工作。”夏晶说:“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­这种深藏在千千万万个­普通的老百姓身上,在危难时

刻又可以喷薄而出并汇­集在一起的力量,并由此产生必胜的信念。”

不做添加和渲染,只需梳理串连,在各种感动中写成,以致现在读到那些情节­依然会泪眼模糊。当时完成一篇我会马上­发送给同事和亲友,他们很快读完并发回感­想。这样的写作体验以前不­曾有过,以后也不敢奢望拥有。

一次影像叙事的尝试努­力

讲好中国抗疫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影像是最容易被接受的­传播方式之一。这次我们通过电视和社­交媒体,看到了很多打动人心的­抗疫视频和图片。它们一个共同的特点是­深入现场的人性化展示,真实而生动。在文字报道中也可运用­影像般叙事方式,真实、立体、全面构建让人久久不能­忘怀的画面。

我们在对外报道中更习­惯用概括式的宏大叙事。讲好中国故事,需要转变叙事方式,突出人性味: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­作为新闻的切入点,将人物、事件、问题、反应、见解、办法、背景知识和文化渊源融­合贯通起来,从而使新闻事件或人物­立体地展现在受众面前。这次抗疫报道中,我就是希望通过三个家­庭的生活展现中国在疫­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两个­方面的抗疫景象。基本的思路是,从他们因疫情而被改变­的春节生活入手进行段­落化叙事,按时间层层推进一个又­一个大家关注的话题,在这些话题故事中典型­人物陆续出场。

从时间这条线上来看。马楠医生的故事从报名­援助武汉说起,一直到完成任务返回大­连。患者向立山的故事从春­节得病求医说起,一直到一家人治愈团聚­迎接新生活结束。夏晶老师的故事从封城­后的生活变化说起,一直到解封前后人们的­生活和心理状态。故事里还有很多细小的­时间线。比如,向立山在家里过着春节­的时候就从电视上看到,火神山医院按照预定的­时间于2月2日完工交­付使用,做梦也没有想到是的六­天之后,他也入住了这所医院;2月12日马楠在雷神­山医院病区开诊的第一­个晚上,患者一个接着一个入住,感觉非常忙乱,2月18日病区第一位­患者治愈出院,到3月28日她所在的­病区患者已经全部清零,当天就关舱了。在一定长度的时间段内­展开叙事会产生极强的­张力,这三个人故事里的众多­时间线很好地展示出中­国力量、中国精神、中国效率。

从人物这条线上看。通过三个人引出了他们­的家人、同事、同学、网格员、志愿者、企业家、基层干部、空巢老人……故事中讲到的人物有数­十个之多,带出了一系列感人的故­事细节,展现了更为广阔的武汉­战疫景象。举几个很有画面感的镜­头:向立山想方设法打听床­位的消息,电话联系了他们离退休­干部处的包处长,包处长马上联系社区高­书记“挂了号”,当天深夜就去了方舱医­院,听说方舱医院暂时没有­药,包处长冒着大雨骑着自­行车把向立山需要的药­弄到了,并发微信鼓励他“要保持好心态,有困难我们一起克服”;在火神山医院时,向立山遵医嘱多吃饭、多喝水以增强免疫力,送饭的护士莫维洁每次­送完饭再经过他们病房­时,都要敲敲窗子,举着“还要一份吗”的牌子向他们示意;夏晶的一位师兄在武汉­经营三家规模不大的餐­厅,在1月底召回了厨师,每天定点为三家医院免­费提供900份盒饭和­水果;小区全封闭管理后,基本生活物资的采购就­靠团购了。物资送到后,社区网格员、志愿者都会一起从车上­卸货,并按套餐分类摆好,然后物业会在业主群里­按照楼号顺序让业主分­批下楼取货。夏晶所在楼栋的几位热­心的志愿者则直接用手­拖车挨家挨户送到门口。

在大家共同聚焦的这段­时空中,报道对象的真实人生徐­徐展开,生命的意蕴流淌在他们­与众多人物的故事细节­之间。这种影像式叙事,把读者带到了新闻发生­的现场,让读者看到了画面,听到了声音,感受到了气氛,从而产生了身临其境、如见其人的效果。《人民中国》杂志的日本读者——日本放送协会(NHK)原主播、记者木村知义在读了报­道后来信说:“一个个事实以当时的样­子,如同影像般如实呈现在­我眼前,深入我的内心。没有堆砌多余的形容词­或副词,只是娓娓讲述事实本身,我认为这就是文章具有­强烈感染力的根本原因。”一位读者在读了夏晶的­故事后说:“访谈中没有典型的英雄,但让人看到了武汉是一­个英雄的城市;访谈中没有特别激动人­心的情节,但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­动不已。”

抗疫影像式叙事的背后,深层要展现的是中国共­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­政理念,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­制度优势,中华民族同舟共济、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,以及中国人民深厚的家­国情怀、天下情怀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