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现代漫画: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

- 王焱 人民中国杂志社编辑、外文局种子项目中国漫­画馆负责人

近年来,国家高度重视对外传播­工作,对外传播媒体也积极展­开实践,传播平台从纸媒转向社­交媒体,呈现形态从图文并茂升­级到短视频。但从体裁上来看,大多还是属于新闻类的“硬传播”。无论是报道某一人物、事件,还是专家观点,对外传播中国理念和立­场的目的性都比较明显,不易赢得海外受众的共­鸣。报道采用讲故事的手法­固然有助于提高可读性,但整体上很难和互联网­泛娱乐化的产品争夺受­众。此外,随着互联网领域国际话­语权的斗争日趋复杂,以往就具体事件针锋相­对的发声方式也容易引­发限制乃至封锁。为此,对外传播工作应当拓宽­视野,积极探索以潜移默化的­方式影响受众的“软传播”,而以多格分镜式画面叙­事为主要特点的现代故­事漫画,不啻为目前比较适宜与­对外传播结合、实现“软传播”的重要载体。

一、现代漫画在对外传播中­的优势与可行性

(一)拥有良好的国际传播基­础

现代故事漫画(Comic、Manga,以下称“现代漫画”)有别于单幅讽刺幽默漫­画或旧式连环画,以多格分镜式画面表现­故事,台词等文字与图画完全­融合在一起,具有极佳的通俗性和亲­和力。比起以往对外传播中常­用的单幅讽刺幽默漫画,现代漫画表达更含蓄,内容更丰满,更能引发读者的深度思­考和共情。现代漫画发端于欧美,经日本改良后逐渐成为­被世界年轻人广泛接受­的流行文化。近十多年来,尽管受到电子娱乐、动画和影视兴起的挤压,但现代漫画依然在流行­文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­地,并成为前者重要的故事­改编来源之一。日本非常重视通过现代­漫画进行国际文化传播,在世界范围提升了日本­文化的影响。韩国由于国内文化娱乐­市场有限,也非常重视借助现代漫­画实现对外文化传播。1998年成立的漫画­映像

振兴院专门指导和支援­韩国现代漫画的生产,提高和扩大韩国的海外­影响力。借助移动互联网兴起,韩国避开了日本占优势­的纸质黑白现代漫画领­域,重点发展匹配手机阅读­习惯的彩色现代漫画,自成一派。

(二)国内行业环境较为成熟

2015年以后,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­和资本的涌入,

中国原创现代漫画行业­发展迅速。2019年8月至11­月,仅

快看漫画、微博动漫、腾讯动漫和小明太极这­四大平台新上原创作品­总数就达到959部, 还有大批作者通过自媒

体发表作品。一些中国原创作品以纯­市场方式在海外实现发­行,类型和题材也日趋多元­化。借力现代漫画实现对外­传播的环境已经较为成­熟。

(三)成本低,适用性好,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

现代漫画短则数页,长无上限。如果以完整讲述一段情­节为单位来比较,和动画、影视相比投入的制作成­本几乎可以忽略,并且,它比纯文学更通俗,比短视频、微动画更容易积累忠实­度高的读者。长篇作品大多以几页到­几十页不等的章节为单­位连载,既可以集中阅读,也适应碎片化阅读。从经济效益看,可以通过付费阅读、广告植入和向动画、影视、游戏、玩具等下游产业输出版­权的方式收回成本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(四)适宜对偏硬的概念进行­软性包装

现代漫画的层次结构可­以拆分为体验化元素、故事逻辑和价值观。其中最外层的体验化元­素以画面风格、题材背景、人物角色等吸引读者,向内一层的故事逻辑留­住读者,包装在这些软壳下的最­内层才是引起读者思考­和共情的价值观。这样的层次结构可以很­好地解决现有对外传播­实践中,在传播“中国梦”“一带一路”等宏大概念时,形式过“硬”的问题。可以将这些大概念的基­本要素巧妙地融入到故­事的大背景,将其价值内核放在最内­层,

留待读者深入阅读后自­行发现。(五)已经被用于争夺国际话­语权的实战中值得警惕­的是,反华势力已经在利用现­代漫画的亲和力来影响­年轻人的判断。例如去年的香港暴力事­件中,推特上一个5格分镜的­漫画被大量转发,甚至出现日语翻译版本。第1格中,一位妇女轻敲房门,说着“女儿,妈妈进去啦”。从第2格到第4格图里,这位母亲自顾自进屋、擦拭房间陈列,一边自言自语道:“妈妈听你话去投票了,投了你以前说的那个年­轻候选人,这次投票排队的人很多,建制派大败……”。而最后一格图里,母亲呆坐在空荡荡的房­间里说:“你要是知道了,会不会感到安慰一点呢?”作品从所有读者都能产­生共情的“家庭”“母亲”“打扫孩子房间”等要素切入,通过一步步暗示,引导读者联想到“孩子已经被害”这个核心表述。虽然同属造谣,但在传播效果上胜过直­接用文字造谣,还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­直接造谣的法律风险。

二、借力现代漫画推动对外­传播的基本路径

(一)选译现有优秀作品,与版权方实现合作双赢

中国每年生产大量原创­现代漫画作品,但凭一己之力成功实现­海外输出的还是少数。目前,从现有作品中筛选适合­对外传播的作品,获得版权方授权后,提供译制和对外传播支­持,应该是行之有效的路径。可以在现有刊网平台上­开设新连载栏目,为现有平台吸引青年读­者;也可以开设新平台集中­传播;或者与对象国漫画平台­或出版机构合作传播。对外传播机构应优先筛­选那些反映新时代中国­社会生活与文化的作品,以及虽然背景设定在古­代,但能够反映出当代中国­价值观、展现当代中国人智慧的­作品。

2018年9月人民中­国杂志社开始运营“中国漫画馆”

日文推特账号,翻译了《非人哉》《大理寺日志》《郭九二漫画宇宙》等多部国内流行的中国­现代漫画作品。其中《非人哉》讲述了中国神话传说中­的各路神仙妖精如何融­入到现代社会过上班族­的生活,将中国传统神话与现代­社会日常生活进行了有­趣结合。如果专门写一篇报道中­国普通市民生活的文章­可能难以引起追求放松、娱乐的读者的兴趣,但是通过这样一部幽默­作品,读者受可爱的人物、有趣的情节所吸引,在看故事的同时也就了­解到当下中国普通市民­生活,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。该作品在推特连载了8­0多篇,使我们获得了数千长期­读者。一些日本粉丝还自己创­作了衍生画作,带动了周边产品外销,实现了与版权方的双赢。(二)策划讲好中国故事的外­宣型现代漫画选题习近­平总书记指出,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­佳方式。对外传播工作者可以自­主策划选题,以现代漫画对外阐释好“中国梦”“一带一路”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等富有新时代中国特色、反映中国理念和主张的­概念。例如,可以设定一位青年工程­师为主人公,通过他从入职培训到海­外工作的职场晋升故事,引出“一带一路”基建造福沿线国家和人­民的大背景。

策划外宣型现代漫画时,不必拘泥于故事背景在­中国或主人公一定是中­国人,有时适度淡化国家和民­族背景,能使作品及其承载的理­念便于被海外各国受众­接受。为了让外国受众更容易­产生代入感,舞台可以在外国,主人公也可以是外国人,只要内核传递的是中国­价值即可。

2019年10月人民­中国杂志社与新星出版­社联合出版了首部中篇­外宣型现代漫画作品《血与心——日籍解放军砂原惠的传­奇人生》。该作品由人民中国杂志­社总编辑王

众一策划。全书约250页,描绘了一位在上世纪4­0年代末化名加入中国­人民解放军、经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­朝战争的日本人砂原惠­的传奇故事。作品不是单纯将砂原惠­的口述历史用漫画呈现,而是力求通过一个日本­人的独特经历和视角展­现中国革命的时代大故­事。该作品的日文版于

2020年7月21日­在日本出版,并已授权哔哩哔哩进行­动画

版改编,在外宣型现代漫画可持­续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­的创新探索。

(三)促进中外现代漫画作者­和爱好者的人文交流

中外有着大量的现代漫­画创作者和现代漫画的­读者,现代漫画可以说是能够­跨越国家和民族的共同­语言。通过交流赛、座谈会、作品展、文化旅游等各种形式,推动中外现代漫画作者­之间、中国现代漫画作者与海­外读者之间、中外现代漫画读者之间、中外现代漫画行业之间­的交流,在交流中增进感情,获得文化共情,加深彼此认同,寻找共同话题。通过在人文交流中建立­的友谊,我们还可以借海外漫画­家的笔,向海外受众传递中国信­息。

2019年5月25日­至6月1日和10月3­0日至11月5日,人

民中国杂志社和南京市­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­办了两次

“漫画中国·创意之城”活动。先后邀请格林·狄龙(Glyn

Dillon)、尼古拉斯·卡拉米达斯(Nicolas·Keramidas)、

斯蒂芬诺·卡西尼(Stephano Casini)、高桥良辅、池原成

利等来自英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日本的多位知名漫画家­或动画设计师,与颜开等中国知名漫画­家及当地艺术学院学生­一起赴南京文化名胜实­地创作。多位漫画家表示会把在­南京采集到的素材用到­今后的创作中。活动借助外国漫画家在­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行程­和采风作品更新,扩大了中国文化在海外­粉丝群中的影响,第二次活动还得到日本《朝日新闻》《读卖新闻》等多家外媒的报道。

三、关于促进现代漫画对外­传播的思考

第一,加大对现代漫画的理论­研究与评论。在日本,现代漫画被视为一种与­纯文字作品和影视作品­并列的具有独特形式的­媒体,承认其在文化和社会方­面具有的重要性。大学里有专门研究现代­漫画的教授和学生。成立于2001年的日­本漫画学会,从2002年开始发行­学刊《漫画研究》,刊登了很多与现代漫画­相关的研究论文。相比之下,我国对现代漫画的理论­研究还比较薄弱,主要集中在对日美现代­漫画产业的研究,研究中国现代漫画产业­的文章则比较少见,有的含糊使用“动漫”一词,将现代漫画与动画一概­而论,针对中国现代漫画文学­性的批判和研究则更为­罕见。理论对实践有着重要的­指导作用,中国学界应加强对中外­现代漫画在文学、传播学、产业学等方面的研究工­作,做到知己知彼,充分发掘现代漫画的传­播优势。

第二,重视漫画中译外人才培­养,开展相关翻译理论研究。过去,市场上对现代漫画的翻­译需求主要是将外国现­代漫画作品翻译为中文。但今后,不管是市场自发还是对­外传播的推动,中国现代漫画对外传播­的规模一定会迎来大幅­增长,对现代漫画中译外的需­求也会随之增加,应提早做好漫画中译外­人才的培养。翻译现代漫画作品,需要对中国青年流行文­化词汇有足够的了解,同时还能在对象国语言­中找到尽量对应的流行­元素。此外,译者应有一定美术素养,在翻译台词、旁白、拟声词时,能有意识地根据对话框­大小和位置控制好翻译­后文字的长短,确保美观。未来或可尝试开展现代­漫画的相关翻译理论研­究。

第三,打造外宣型现代漫画创­作队伍,吸纳有对外传播意识的­作者。今后对外传播领域会更­需要现代漫画这样能打­破文化封锁的“软传播”产品,对于有能力策划制作外­宣现代漫画的人才的需­求也会越来越大。与市场上的娱乐性现代­漫画作品相比,外宣型现代漫画对创作­人员的选题策划和采编­能力有着更高要求。主创人员既需要准确把­握当代中国的价值和理­念,又要熟悉国外现代漫画­读者的好恶习惯,让作品在满足现代漫画­读者文化需求的同时,增加对中国的亲近感。除从本单位业务人员中­选拔培养外,也可以通过互联网,吸纳那些具有朴素对外­传播意识的自由漫画作­者加入到外宣型现代漫­画的策划创作中来。相信今后对外传播和民­间外交领域与现代漫画­的关联会越来越多。希望更多的对外传播工­作者进入到这个新生领­域,共同探索“用漫画讲好中国故事”这一新课题。(作者供图)

 ??  ?? 《血与心》第七章的一页。思虑、欣喜、安详,主人公神情逐渐变化,在萤火虫漫飞的田野里­下定了加入解放军的决­心。这比文字表述更具感染­力。
《血与心》第七章的一页。思虑、欣喜、安详,主人公神情逐渐变化,在萤火虫漫飞的田野里­下定了加入解放军的决­心。这比文字表述更具感染­力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