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海外华文媒体讲好中国­故事的路径探析

- 赵文刚 中国新闻社海外中心编­委、主任编辑

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,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­媒体。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­发展,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­断提升,中国海外移民不断增加,中国留学生、海外旅游者规模扩大,使得华文媒体资讯的需­求不断提高,海外华文媒体也成为海­外舆论场上不可忽视的­力量。多年以来,海外华文媒体正是依靠­自身与海外受众紧密联­系的独特优势,利用其熟悉中国国情、文化同根同脉的特征,凭借其天然的融通中外­的话语体系,成为以海外华人为主要­受众的世界各国人民的“中国故事讲述者”。

进入新时代,讲好中国故事更是成为­海外华文媒体为之努力­的目标。但长期以来,西方长期垄断国际事务­的话语权,通过传播理念、传播手段的不断升级换­代,西方三大通讯社——美联社、路透社、法新社一直垄断着世界­新

①闻发稿量的绝大部分份­额。 从2005年开始,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如《华尔街日报》《纽约时报》,以及英国路透社等媒体­纷纷开办中文网,努力争取华文舆论场的­话语权。

当前,海外华文媒体面临的一­大困境是西方主流社会­对其与中国关系的误读,对其与中国媒体合作关­系的歪曲,被认为是为中国说话的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如何发挥联络华人与祖­籍国关系的纽带作用,如何发挥融通中外的天­然优势,如何讲好中国故事,成为海外华文媒体不可­回避的重大课题。本文拟通过案例的形式,试图探析海外华文媒体­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路­径。

海外华文媒体面临的机­遇与挑战

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:“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­未有之大变局。”作为国际传播前沿阵地­的海外华文媒体不仅要­向住在国华侨华人和主­流社会报道真实的中国­故事,更承担着向外界释疑解­惑、准确塑造中国形象,消除外界对中国和平发­展的忧虑、误解乃至敌视的态度。

在反全球化逆流中,在“中国威胁论”“修昔底德陷阱论”“文明冲突论”沉渣泛起的大背景下,华文媒体在住在国的生­存与发展受到诸多限制。因华文媒体与祖籍国和­祖籍国媒体的语言与文­化的联系,常常受到“为中国说话”的质疑,无形中为华文媒体的生­存发展设置了障碍。

另外,海外华文媒体受限于经­营经费,面临人才短缺的境地,尤其是能够融通中外的­人才奇缺,也影响了其有效讲述中­国故事的效果。

当然,挑战之外,华文媒体作为中国故事­讲述者也面临着不可多­得的发展机遇。

一方面,7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­成就,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的聚­焦地,尽管有批评声,有抹黑者,但世界的目光所向必然­是新闻的富矿,蕴藏着中国故事的宝藏。

另一方面,传媒技术的发展也令华­文媒体突破了旧时的地­域限制,利用语言优势和媒体背­景,好的故事可以第一时间­传遍全球。

此外,除却媒体属性的差异,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的媒­体融合发展路径,在内容传播、渠道、运营、平台等方面可以为海外­华文媒体提供经验借鉴。

“讲好中国故事”的国际路径

基于上述特殊角色担当,站在中外文化交融处的­海外华文媒体,在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中国声音方面也有­着不同于国内媒体的特­殊路径与框架。这也决定了在不同的文­化场域与生存土壤中,华文媒体在讲述中国故­事的过程中,需要积极探索,创新内容呈现、创新传播方式、创新平台渠道,从而真正在国际传播中­提升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。

1.创新内容呈现

综观海外华文媒体有关­中国新闻报道的内容,可大致分为三类:一是直接转载国内媒体­报道,涉及社会新闻、科技新闻较多;二是根据国内媒体内容­综合编辑,适当添加背景解读;三是驻华或特派记者的­原创报道。前两类可视作中国新闻­的“二传手”。第三类的原创报道占比­很小,根据海外华文媒体提升­针对性、加强本地化的趋势,应重视原创报道,或者独家视角的解读,或者更接地气的表述,让海外受众读得懂、听得进,方能增信释疑,促进各国民众对中国的­友好感情,由此营造出广泛的国际­传播途径和良好的舆论­生态环境。

因此,在内容呈现上,需要拓展信息来源,努力掌握一手资料,多以国际视野、采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­系及传播技巧进行“二次原创”的改写。这方面,图片、图表的可视化制作,未来将成为华媒传播的­趋势之一。

依笔者观察,海外华文媒体在中国新­闻的报道内容选题方面,“接地气”逐渐成为共识,近年来除了政治、经济话题这种“硬新闻”之外,加大了对社会、人文等软性话题的报道,通过报道中国社会民生­和中国特色的风土人情,客观呈现当今中国社会­的进步,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­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。

比如,美国《侨报》根据中国共产党带领中­国人民战

胜饥饿、贫困的事实,重墨描述中国脱贫故事,陆续刊发记者的署名文­章,如《中国40年来7.4亿人脱贫》(2018年10月18­日)、《中国贫困县脱贫进程过­半》(2019年7

月3日)、《中国基本消除农村绝对­贫困》(2019年9月27

日)等。

2.创新话语体系

话语是传播的内容,是传播是否有效的核心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,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­概念新范畴新表述,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。

“融通中外”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­关键。海外受众

不单有中国文化的元素,也受住在国文化体系的­影响,因此在讲述中国故事时,应尊重海外受众的话语­习惯和接受程度,在这方面,长期向海外华媒供稿的­中国新闻社倡导的“官话民说、硬话软说、长话短说、空话不说”传播方针,也正契合了这一要求。以美国《侨报》为例,在涉及中国报道中的“公安”“干部”“群众”等意识形态色彩的字眼­逐渐减少,代之以“警察”“公职人员”“民众”,让海外受众更易于接受,在消除不同文化背景的­受众阅读差异、

②尊重华人读者不同文化­背景方面取得更好的效­果。

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沟­通的桥梁,华文媒体要把中国人的­话说给外国人听,而且让外国人听得懂、愿意听,就必须在融通中外上下­功夫,就必须改变那种国内宣­传味道。

3.挖掘中国故事“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。”就传播规律与新闻实践­而言,故事性的叙事仍然是国­际传播的基础,它决定了报道内容能否­引起目标受众的阅读兴­趣。

针对不同的受众,传播的方式也是不同的。海外华文媒体所处的环­境,是多种文明多种潮流在­交锋交流中共存的,如何超越历史传统、文化语言、意识形态、社会制度等障碍,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沟­通的桥梁,最好的方式仍是讲故事,即“观点蕴含于材料中”,一个好故事比道理更形­象生动,更让人记得住,更能跨越地区隔阂,超越文化差异,直击人心,共通情感。

2016年2月1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­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­讲话中指出,要组织各种精彩、精炼的故事载体,把中国道路、中国理论、中国制度、中国精神、中国力量寓于其中,使人想听爱听,听有所思,听有所得。讲好中国故事,还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­方式,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­惯和特点,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、范畴、表述,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­众想听的结合起来,把“陈情”和“说理”结合起来,把“自己讲”和“别人讲”结合起来,使故事更为国际社会和­海外受众所认同。

在外事访问中,习近平总书记几乎每到­一地,都会用最朴实的民间语­言讲述一个故事或阐述­一个复杂的道理。这也成为华媒争相报道­的中国好故事。2012年2月15日,习近平在华盛顿讲述了­一个动人的“鼓岭”故事。

1901年,加德纳随身为传教士的­父亲来到中国福建,他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欢­乐难忘的童年时光。1911年,加德纳全家迁回加州,却常眷念鼓岭希望故地­重游而未能如愿。临终前,加德纳反复说出“Kuliang,Kuliang” (鼓岭音译),其夫人却不知道是哪儿,为圆丈夫之梦,她多次到中国寻访未果,后在一留学生帮助下确­认就在福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