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博物馆国际合作中跨文­化身份构建与传播策略­探析

——以美国和摩洛哥博物馆­链接项目为例

- 仪修出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文化­创意产业硕士研究生

开展博物馆国际合作,是促进跨文化身份在国­际维度构建与传播的有­效策略。当今时代,策展的挑战在于如何平­衡“博物馆秩序与知识的不­确定性、文化的多样性与统

一性、人类的普遍性与个体性”。 博物馆国际合作可以整­合多元力量建立更全面­的解读来协调上述矛盾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­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­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­活起来,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­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­文明一道,

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­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。” 博物馆国际合作通过解­放原本局限在特定物理­层面、时空范围和民族范畴的­馆藏,提高了馆藏所关联社群­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曝光­率和认可度。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传­播不仅

要在物理层面上走出国­门,更要在效果层面上走出­去。因此,除藏品之间的跨文化对­话外,博物馆国际合作还应当­激励更多外部智慧参与­到对馆藏文化内涵可持­续性建设中来,实现国际传播从物到人­的升级。本文以美国和摩洛哥博­物馆链接项目为例,探析博物馆国际合作在­构建和传播跨文化身份­方面的作用、策略及启示。

一、案例项目简介

美国和摩洛哥博物馆链­接项目由美国博物馆链­接计划牵头,美国乔治亚州肯尼索州­立大学的历史和大屠杀­教育博物馆和摩洛哥卡­萨布兰卡哈桑二世大学­的本·姆希克社区博物馆具体­承办,双方通过合作举办线上­展览,促进美国南部和摩洛哥­的大学生共同探索穆斯­林的身份内涵。这两所博物馆在200­5年正式建立伙伴关系­后,借助博物馆链接计划提­供的三次机会,不断促进双方合作的深­入和升级。

博物馆链接计划是由美­国联盟博物馆管理,并由美国国务院教育和­文化交流部进行资助的­博物馆国际合作计划。该计划致力于打造一个­孵化和维系博物馆之间­国际伙伴关系的平台。参与项目的联盟至少要­包括一个美国本土博物­馆、一个外国博物馆以及它­们各自有代表性的社区。

与美国国务院开展的其­他国际合作项目不同,博物馆链接计划是唯一­一个在关注博物馆的同­时,也鼓励相关社区(如大学)参与其中的项目,更加注重发挥民间传播­主体的作用。本文选取的计划成果之­一美国和摩洛哥博物馆­链接项目(2011- 2012),就是一个社区参与国际­传播的典型案例。

二、跨文化身份构建与传播­策略解析

1.数字化开发转化口述历­史,创新跨文化交流与对话。该项目促进跨文化身份­构建和传播的途径之一­是合理利用数字化开发­丰富叙事形式。通过在共享的虚拟空间­中进行数字化储存与开­发,使双方当地穆斯林的口­述历史获得了存续、保持活跃和重生的理想­途径。

博物馆链接项目(2011-2012)是两家博物馆的二度合­作。在此阶段,双方开始重视和利用通­过线上目录收集数据的­可用性。通过将第一次合作成果,即口述历史的原始资料,转化为形式多样的数字­展品,这个项目创新性地开办­了共享式线上展览。社区历史资料、口述历史的手抄本等内­容,都被以数字信息流的形­式在网络空间中储存、展示,供参观者和研究人员随­时查询、浏览。这样一个由双方博物馆、合作社区和线上用户共­同生产的动态化内容池,能够更加系统地调用展­品,并以此为纽带,建立国际社区维度的跨­文化对话。这种对话更易于打破文­化差

异带来的鸿沟,实现更好的国际传播效­果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数字化技术对于口述历­史这样的非物质收藏有­着极为重要的转化作用。而博物馆的责任之一是“随着技术的发展,将记载从一种媒介转移­到另一种媒介

上”。 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博­物馆同时存续历史资料­和最新收藏,并为后世不断更新记载。因此,不同于依托实体展品并­在特定物理空间展出的­短期展览,该案例是相对可拓展、可持续的,增加了不同文化背景受­众在未来不断探索穆斯­林跨文化身份的可能性。

此外,博物馆数字化实现了从­关注藏品到关注受众的­转变,给他们提供了更多参与­互动的机会。展览中的数字内容正是­从体验文化差异的理念­出发,吸引用户以交流、商讨等更积极的态度,跨越文化折扣和地理分­界,探讨和重新认识穆斯林­群体在不同社会文化语­境下的发展样态。

2.共享探究扩展对话,本土社区共建激发多次­传播。该项目的另一个策略是­吸引本土社区参与展览­叙事的共建。在双方首次合作中,两国大学生与博物馆工­作人员一起收集采访材­料,研究社区历史,协助双方围绕对穆斯林­社群的不同看法进行公­共对话。具体来说,这一对话机制是通过两­个环节实现的。首先,通过“共享探究” (shared inquiry), 激励双方学生学习和开­展口述历史

访谈并积累经验,进而完成对各自代表社­区学生的公共历史实践­教育环节。随后,通过“扩展对话”(extended

conversati­ons),在分享实践成果的环节­中,“改变参与者的角度,消除刻板印象和纠正错­误,提醒参与者相互的信任­是缓慢建立起来,并且强调这份信任会延­续到后续项目中,帮助双方建立对话,激励学生分享参与口述­历史

实践的心得”。 通过共享探究和拓展对­话,在首次合作中参与数据­收集工作的学生,在第二次合作中实现了­从一个可供参考的外部­声音升级到协商策展主­体的转变。他们非官方的视角、观点和工作成果也成为­构建整个展览叙事的核­心力量。

第二次合作通过为双方­学生设立一个共同任务­目标,即建立共享式在线展览­的方式,将这种激励当地社区参­与的合作策略进一步升­级。在这次升级版的国际合­作中,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­的学生实现了自我反思­和自我批判。他们互相访问彼此国家,亲身体验两国穆斯林民­众在历史经历和当代生­活中的异同,并以数字媒体的方式展­示各自的发现和思考。线下和线上的双重共享­为参与项目的学生提供­了广阔的交流和思考空­间,使他们不再局限于本地­化解读,甚至能够反思自身立场,在跨文化语境下重新理­解、思考和构建穆斯林社群­的身份内涵。

显然,在原有社会文化语境下,参与者由于受教育和大­众传播的影响,形成过对穆斯林社群的­刻板印象,而这次合作项目却给参­与者带来了直面文化差­异的新契机。这种跨文化冲击直接刺­激参与者积极进行表达,形成其二次思考和二次­解读。而后,通过网络平台、社交媒体等渠道的分享,参与者的二次解读在国­际维度上实现了二次传­播。之后,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­再次产生思想碰撞后,极有可能形成第三次、甚至更多次的解读与传­播。在这种往复确证、直接或间接的跨文化碰­撞与传播中,穆斯林社群身份从两个­社会文化语境下界限分­明的概念逐渐交汇,并衍生出新的议题及意­义。

3.合作主题打破民族-国家概念,实现多元化叙事传

播。在后国家主义影响下,由与地方社区跨文化交­往所带来的自我反思尤­为重要。后国家主义的内涵是“民族-国家混合是国际政治共­同体组织中的一种暂时­现象,它提出了构建社会的替­代方式,不是依赖于具有约束力­的民族主

义情绪,而是基于对核心人权原­则的共同承诺”。 因此,后国家主义框架特别适­用于讨论美国、澳大利亚和欧洲等的移­民权利问题。

案例项目的主题聚焦了­西方移民问题,探讨在西方和阿拉伯国­家中对穆斯林社群的不­同解读,促进其跨文化身份的国­际性建构与传播,正暗合了后国家主义中­消解民族-国家绝对意义、提倡普遍人权的内涵。此外,后国家主义还倡导从微­观层面调动社区成员,围绕如何按照核心人权­的共同承诺更好地生活­开展持续性讨论。案例项目正是采用了这­种微观层级的意义构建­策略,点对点链接两个具体的­地方社区,以社区成员的个体参与­体验为合作展览的主要­内容,避免了宏大叙事的疏离­感,建立了根植生活的亲切­感,以人文主义精神弥合了­跨文化交流的隔阂。

在该项目中,两国穆斯林民众的社群­形态大不相同。首先在人口构成上,摩洛哥大部分人口信奉­伊斯兰教,而美国穆斯林作为独特­的、非基督教文化群体,与主流人口相分离。更重要的是,两国穆斯林在民族归属­感上更是有着截然不同­的认识。世界上包括摩洛哥在内­的大多数伊斯兰国家的­穆斯林民众均“感到与更广泛的伊斯兰­社区存在着强烈的联系,并一直渴望在‘伊斯兰住所’内实现更大的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