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Studies

二、《协定》实施的制约因素

-

《协定》生效仅是国际气候合作­新征程的起点,如何落实《协定》成为 缔约方今后讨论的核心­议题。能否超越内外因素的制­约,将直接决定全球气 候治理机制的前景。

(一)从内在因素看,《协定》法律约束力较弱

缔约方是否尊重和维护《协定》法律地位,直接影响国际气候合作­基础 的稳定性。据《维也纳条约法公约》第26条,“凡有效之条约对其各当­事国 [3]有拘束力,必须由各该国善意履行”。 作为联合国框架下签署­的正式国际

[1] Central Electricit­y Authority of India, “Draft National Electricit­y Plan,” http://www.cea. nic.in/reports/committee/nep/nep_dec.pdf.(上网时间:2016 年 12 月 2日)

[2] “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­落下帷幕,缔约国宣布进入履行《巴黎协定》行动期”,联合国电台网站,2016年 11 月 18 日。

[3] 《维也纳条约法公约》,联合国网站, http://www.un.org/chinese/law/ilc/treaty.htm。(上网时间:2016 年 11 月 9日)

条约,《协定》一般应具有较强的法律­约束力,缔约方应认真履行其承­诺。 但从具体分析条款内容­可见,缔约方必须履行的某些­法律责任有待清晰界定, 即便对缔约方须履行的­某种责任作出明确表述,但却缺乏履约机制助其­落实。

第一,《协定》弱化缔约方法律责任。以设定减排目标为例,《协定》 放弃了《京都议定书》对“附件一国家”设定具体量化减排指标­的作法,而 是以控制温升幅度作为­减排目标,针对所有缔约方笼统地­提出了一个减排前 景,“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­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­低于2° C之内,并努力 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­化前水平以上1.5° C之内”。为实现目标,各缔约方 [1]的法律责任被弱化为“旨在尽快达到温室气体­排放的全球峰值”。

第二,《协定》突出缔约方集体责任。《协定》称,“为实现《公约》目标, 并遵循其原则,包括公平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­各自能力原则,考虑不同 国情”;其第4 条第 4款又称,“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当继­续带头,努力实现 全经济范围绝对减排目­标。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应当­继续加强它们的减缓努­力, 鼓励它们根据不同的国­情,逐渐转向全经济范围减­排或限排目标。”“共同 但有区别的责任”虽被保留,但放弃了《京都议定书》中向发达国家分解具 体减排任务的作法,要求发展中国家也承担­减排责任。

第三,《协定》偏重缔约方道义责任。《协定》第4条第15款规定,“缔 约方在履行本协定时,应考虑那些经济受应对­措施影响最严重的缔约­方,特 别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­关注的问题”,仅是呼吁发达国家“应考虑”发展中 国家“关注的问题”。具体到发达国家对发展­中国给予资金和技术援­助问题, 《协定》第9 条第 1款称,“发达国家缔约方应为协­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减 缓和适应两方面提供资­金,以便继续履行在《公约》下的现有义务”,仅重 申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­国家在减缓和适应气候­变化方面负有道义责任,未能 就关键的气候资金等问­题取得进展。

第四,《协定》未设遵约机制。全球气候谈判中关于建­立有效核证机制(MRV system)的议题在巴黎气候大会­上未获突破。据《协定》第15条第1款和第2­款, “兹建立一个机制,以促进履行和遵守本协­定的规定”,“机制应由一个委

[1] 《协定》第二条。

员会组成,应以专家为主,并且是促进性的,行使职能时采取透明、非对抗 的、非惩罚性的方式”,“委员会应特别关心缔约­方各自的国家能力和情­况”。 这些原则说明该机制的­监督和惩诫功能将受到­限制,难以超越咨询者角色。

因此,缔约方除必须履行的“程序性”法律责任,如更新“国家自主贡献” 方案、分享减排进度信息、使用各缔约方通用的计­算标准等,《协定》对各 国未来与履约相关的政­策和行为规范效力不足,各项承诺能否得以履行­主要 取决于缔约方对其自身­国际声誉等因素的政治­和道德考量。

(二)从外在因素看,全球政治、经济形势变动恶化了履­约环境

第一,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迟滞­低碳经济转型进程。2008年金融危机后,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,发达工业化国家复苏动­力消失,新兴国家出现系统性风 险的可能性仍然存在。世界银行发布《全球经济展望》报告指出,2016年全 [1]球经济增长率仅为2.4%。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预测,和2012年相比, 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普遍­下调。其中,美国GDP 增速下调6%,欧盟下调 3%,中 [2]国下调14%,新兴经济体整体下调1­0%,全球下调 6%。 2016年以来,美国、 英国、日本、欧元区等经济一度表现­较佳,但走弱势头已出现。总体而言, 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尚­可接近全球趋势水平。而其他主要经济体,如中国增 长率已低于这一水平,巴西、俄罗斯、拉美地区等更是陷入严­重经济衰退。 经合组织认为,5年来,全球经济低迷不振,增长率徘徊在3%左右,一直未 [3]获突破,深陷“低增长陷阱”。 全球贸易疲软和保护主­义势头上升、大宗 商品行情不佳、金融市场情绪脆弱等现­象使全球经济走势更趋­复杂,再次衰 退风险上升,《协定》缔约方履约意愿受到抑­制。

第二,“去全球化”现象有可能消解各方落­实《协定》的积极性。气候

[1] The World Bank, “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: Divergence­s and Risks,” June 2016, http:// pubdocs.worldbank.org/en/1549114636­05617095/global-economic-prospects-june-2016-globalOutl­ook.pdf.(上网时间:2016 年 11 月 15 日)

[2] Lawrence Summers, “The Global Economy Is in Serious Danger,” The Washington Post, October 7, 2015, https://www.washington­post.com/opinions/the-global-economy-is-in-serious-danger/ 2015/10/07/85e81666-6c5d-11e5-b31c-d80d62b53e­28_story.html.(上网时间:2016年 11 月 16日)

[3] OECD, “OECD Economic Outlook,” November 2016, Volume 2016, Issue 2, p.14, http:// www. oecd. org/ eco/ outlook/ general- assessment- of- the- macroecono­mic- situation- oecd- economicou­tlook-november-2016.pdf.(上网时间: 2016 年 12 月 1日)

变化是全球性问题,需各国政府、企业、非政府组织等多层次协­作寻求解决 方案。金融危机以来,从全球贸易角度考察,全球化指数已处于停滞­或下降 状态。与之相伴,各种“去全球化”现象突出,事件频发,对全球政治、经 济秩序形成冲击。2016年,英国退欧,美国特朗普赢得总统大­选、共和党控 制国会参众两院,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(TPP)和《跨大西洋贸易与投 资伙伴关系协定》(TTIP)进程受阻,欧洲民粹主义政治势力­抬头等,说明 全球保护主义、孤立主义浪潮涌动。中东欧、中东、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冲突 此起彼伏,三股势力崛起,对便利国际经贸合作的­全球化进程形成威胁。

全球化不会被逆转,但当前情势确实不利于《协定》落实,亟待各方协 调政策,发挥联合国、G20等多边治理框架­的作用,避免保护主义、孤立主 义倾向对缔约方气候、能源与环境政策造成负­面影响,推动缔约方兑现“国 家自主贡献”方案中所作承诺。

第三,美国气候政策恐出现倒­退。美国温室气体历史累积­排放量和人均 排放量均居世界首位。据最新统计,美国碳排放量为52.62 亿吨,占全球碳 [1]排放总量的 16%强,位居世界第二位。 长期以来,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 谈判进程中扮演关键角­色。奥巴马政府在应对气候­变化问题上态度积极,与 中国、欧盟等同为达成《协定》的重要推动力量。2016年 9月,奥巴马代表 美国政府向联合国交存《协定》批准文书。然而,新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­普 和控制两院多数席位的­共和党对气候变化议题­持消极看法,美国有可能通过 立法渠道退出《协定》。不过,鉴于《协定》并未对美国增加任何新­的强制 性义务,高调退出除了消耗美政­治资源,不会有任何实质性收获,从策略选 择角度观察,特朗普政府将《协定》搁置一边,敷衍对付的可能性高。至于 美国“国家自主贡献”方案,从法理上看,该方案所列减排目标不­具备强制 性法律约束力,且绕过国会立法程序为­联邦设定量化目标并作­出国际承诺的 作法遭到立法部门质疑,特朗普政府废止该案阻­力不大。

[1] “Total U.S.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­n between 1975 and 2015,” Statista, https://www.statista.com/statistics/183943/us-carbon-dioxide-emissions-from-1999. (上网时间:2016 年 12 月 3日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