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Studies

一、特朗普“新愿景”

-

特朗普走马上任以来,雄心勃勃,欲以“美国优先”来实现“让美国重 新伟大”。其施政方式有着小圈子­决策、雷厉风行、推特治国等特点,常常 语出惊人,希望立竿见影。特朗普对行政命令情有­独钟,无需国会讨论,不 给反对者掣肘的机会,只要大笔一挥,便可发号施令,形成“特朗普震荡”。

特朗普的施政清单涉及­外交、经贸、国防、能源、移民等诸多问题,体 现了“美国第一”,国内优先,兼顾国外。这包括打击“伊斯兰国”(IS) 等极端恐怖组织;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­协定(TPP),重谈北美自由贸易 协定(NAFTA)、对违反贸易协定的国家­说“不”;推动经济实现4%的年增长、 未来 10 年新增 2500万个就业岗位、降低个人和企业所得税­及简化税制、扩 大基础设施建设;重建军队、扩充海空军力量、优先发展网络司令部防­御和 进攻能力、开发先进的导弹防御系­统,以保持美国军事优势;加强能源开发; 打击非法移民、加强边境执法等等。尤其是特朗普于1月 27日签署行政命令, 在 120天内暂停接收任­何难民,无限期禁止接收来自叙­利亚的难民,并从严 加强一些入境规定,还禁止伊拉克、伊朗、叙利亚、苏丹、也门、利比亚和 索马里七国公民在90­日内进入美国。这一“禁穆令”触犯众怒,在美国国 内外引起轩然大波与大­规模抗议示威活动。伊朗外长扎里夫评论称,特朗普 签署的移民命令是“对伊朗整个国家的侮辱”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­对媒

[1]体表示,要求特朗普尽快解除关­于禁止难民入境的行政­命令。

为推进“百日新政”,特朗普誓与奥巴马政府­的相关政策一刀两断。TPP 就成为特朗普射出第一­颗子弹的靶子。奥巴马视TPP为“亚太再平衡”战略 的主要经济纲领,以制定下一代经贸关系­的规则,重获贸易主导权。奥巴马 曾公开宣称全球贸易规­则不能让中国书写,必须由美国主导。特朗普对此却 嗤之以鼻,认为TPP“华而不实”,将致力于签署更能体现“美国优先”的 双边协定,还要重谈北美自由贸易­协定,将就业机会和好处留在­美国。

为了强化其政策的合理­性,特朗普在“充满战斗气息”的就职演讲中描 述了一个暮色苍茫中衰­败的美国景像:工业衰落,军力削弱,边境失控,基 础设施荒败,富了别人穷了自己,美国的财富、力量和自信逐渐消失在­地平 线上 等等。他呼吁“这场对美国人民的屠杀­必须立即停止”,声称“只有 保护,才能带来繁荣富强”。他发誓要尽力阻止企业­外迁,降低税率,提高 美国产品竞争力,把企业留在国内;鼓励外迁企业回归,拟对外流企业返销 美国的产品征收高达3­5%的惩罚性关税;重振年久失修的基础设­施等。

特朗普将“美国优先”作为一切政令的出发点,其深层原因是21世纪­的“美 国病”。美国虽然“赢了冷战”,却伤痕累累。“9·11”事件之后,美国接 连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­克两场战争。麻烦不断使美国变得越­来越愤怒,一直 在抱怨,认为费力不讨好,“种了别人的地,荒了自己的田”。国内矛盾丛生, 政治生态恶化,而国际上盟友贪得无厌,对手不尊重美国。在不少美国人看来, 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,公司外迁,制造业空心化,就业机会外流。虽然大公 司在国外赚得盆满钵满,但美国工人并无获得感。2008年金融危机爆­发,创 巨痛深,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,经济低迷,中产阶级队伍萎缩,贫富差距扩 大。奥巴马用纳税人的钱向­华尔街和即将倒闭的大­企业输血,加剧了1% 的赢 家与99%的普罗大众之间的对立。近年来此起彼伏的“茶党”和“占领运动”, 正是美国社会撕裂的写­照。特朗普提出的“美国优先”和“让美国重新伟大” 等口号恰恰戳中美国社­会的痛点,其言下之意就是首先要­把国内事情办好,

[1] “联合国秘书长:希望美国‘尽快’解除难民禁令”,中国新闻网,2017年2月2日, 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gj/2017/02-02/8138865.shtml。(上网时间:2017年 2 月 10 日)

方法就是“雇美国人、买美国货”。

从历史角度看,“特朗普现象”并非偶然,既是美国中下层民粹主­义运 动的结果,也是对美国几十年来大­行其道的自由主义的一­种纠偏。美国历来 自诩灯塔之国、天定命运、例外主义,长期以来这些思想被美­国快速增长的 权力优势所助长,展现出披着国际主义和­自由主义外衣的社会意­识形态。然而, 特朗普刺破了这一气泡,将基督教主义、白人主义、民粹主义与共和党右翼 相融合,试图解构为一种新的意­识形态。这从特朗普团队的构成­即可以窥见 一斑:一个由鹰派军人、共和党右翼和华尔街高­管扎堆的“超级富豪”内阁, 加上具有强烈宗教、保守主义色彩的顾问团­队。这也是特朗普成功逆袭­的原 因之一。尽管特朗普从未担任过­任何公职,却巧妙地将“局外人”这一短板 转化为优势,声称美国眼下堆积如山­的麻烦都是希拉里之类­的“局内人”造 成的,只有他才能清理“华盛顿污泥”,掌握真正“让美国重新伟大”的钥匙。

特朗普大刀阔斧的“变革”引发了美国国内外的强­烈反弹,影响不容忽视。 如“禁穆令”就是颇具争议性的话题。1月 30日,美国华盛顿州司法部向­联 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冻结“禁穆令”,主审法官詹姆斯·罗巴特判决 支持了这一要求。美国司法部立即上诉至­华盛顿州所在的美国联­邦第九巡回 上诉法院,要求法院解冻“冻结令”的裁决。2月9日,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对“华 盛顿州诉特朗普”一案作出裁定:维持暂停执行“禁穆令”的判决,持有美 国签证的相关国家公民­可以继续入境。然而,这场关于“禁穆令”的拉锯战 不会轻易结束。美国本来就是一个移民­国家,在经济繁荣时,对移民较为宽 容;一旦经济恶化,对移民就心生怨恨。为夺回对边境的控制,严控移民, 特朗普上台以来忙于修­两道高墙:一是有形的墙,即在墨西哥边境修筑高­墙, 还要让墨西哥埋单;二是无形的墙,即“禁穆令”,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导 致美国与有关国家反目­成仇。

特朗普不可能一手遮天,为所欲为,或许在碰壁之后不得不­有所收敛。 从美国国内看,一是美国当前的社会分­裂前所未有,这次大选宛如雪上加霜, 不仅红蓝分化更甚,共和党内部与民主党内­部的碎片化也有增无减。特朗普 不得不同时面对民主党­以及共和党建制派的制­约。二是由于与媒体交恶,特

朗普与媒体的嘴炮之战­不会消停。特朗普指责散布虚假新­闻的美国媒体为“人 民公敌”,在推特上表示“那些散布虚假新闻的媒­体,《纽约时报》(The New York Times)、全国广播公司(nbc)、美国广播公司 (ABC)、哥伦比亚 广播公司(CBS)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,它们不是我的敌人,它们是 美国人民的敌人!”特朗普热衷于发推特,原因之一就是想绕过那­些传播假 新闻的媒体,直接与读者交流。

据美国盖洛普民调显示,特朗普走马上任一周,其支持率下跌到42%, 不支持率上升到 51%,[ 1] 换言之,有一半以上的美国民众­对特朗普施政表现 持负面态度。特朗普总统国家安全事­务助理迈克尔·弗林,由于在与俄罗斯 驻美国大使通电话中做­出不当表态而饱受批评。弗林“电话门”事件曝出后, 在美国国内引发轩然大­波,民主党对弗林及特朗普­穷追猛打,共和党内部也 有内讧,弗林不得不于上任23­天后挂冠而去,成为特朗普政府首位落­马的高 级官员,对特朗普是一大挫折。

在国际上,特朗普要兑现“美国优先”等承诺并非易事,仅“禁穆令” 便引发国内外的反对;墨西哥边境的修墙行为­以及撕毁北美自贸协定­又造成 与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­的隔阂。同时,美欧“跨大西洋纽带”将经受考验。 特朗普批评欧洲盟友搭­便车,在控制移民问题上犯错,如发表“北约过时”论、 英国“脱欧”伟大论,批评德国总理默克尔移­民政策,认为德国打开国门放 任移民涌入是一个错误,造成双方的嫌隙。另一方面,特朗普想甩开欧洲改 善与俄罗斯关系,也引起欧洲盟友的警觉。二战后跨大西洋同盟关­系建立在 以俄罗斯为假想敌基础­上,如美国与俄罗斯关系改­善,必将削弱北约存在的 价值与美欧关系。在2月份举行的慕尼黑­国际安全会议上,虽然美国副总统 彭斯试图对此作些安抚,称美国将做欧洲“最好的盟友”,但仍无法消除双 方的猜疑。慕尼黑安全会议负责人­伊申格尔在《后真相、后西方、后秩序?》 研究报告中警告称,当前国际安全环境比二­战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­加脆弱, 一些西方社会以及自由­国际秩序最根本的基础­在发生动摇,世界有可能正在

[1] “特朗普执政8天后不支­持率上升到51% 超支持率”,央视网,2017年 2 月 1日, http://news.xhby.net/system/2017/02/01/030511325.shtml。(上网时间:2017年 2 月 10 日)

[1]迈向“后西方”时代,而“非西方”力量的崛起正日益影响­国际事务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