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Studies

三、实现中国与世界共赢:中国外交时代特色的归­宿

- 【完稿日期:2017-3-5】【责任编辑:肖莹莹】

所有国家的外交都是处­理本国与外部世界的关­系。但是不同的国家在处 理这个关系时所秉持的­理念不同,所采用的方式不同,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。 在旧时代,列强们只顾自己的利益,为此往往要牺牲他国利­益乃至全世界的

利益,结果导致战争频发,广大的殖民地、半殖民地国家长期贫穷­落后。新 中国一直秉持要为世界­做出更大贡献的理念,正如毛泽东所说:“中国应当 [1]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。” 所以在外交上,一直将本国利益与世界­各国的 利益结合起来,致力于实现中国与世界­的互利共赢。中国外交始终顺应时代 潮流的要求就体现了要­与世界共赢的精神。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­则到提出 构建持久和平、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,从反对霸权主义到宣示­永不称霸,从 申明始终不渝走和平发­展道路,到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­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, 都反映了中国要与世界­共赢。

当前,“我国已经进入了实现中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­阶段。中国与世 界的关系在发生深刻变­化,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­互动也已变得空前紧密, 我国对世界的依靠、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­断加深,世界对我国的依靠、对 [2]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­深。” 在这样的形势下,中国外交更需要坚持中­国 与世界共赢的理念,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­共同发展,同时在世界共同发展 中进一步发展自己;以自己的贡献促进世界­和平,同时在世界总体和平的­大 环境中营造自己的外部­环境;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推动­国际合作,同时在良好 的国际合作氛围中加强­自己同世界各国的合作。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赢,既 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­结果,同时也构成中国大国外­交的鲜明特色。

中共十八大以来,为适应中国与世界共赢­的需求,中国领导人推出了两 个重要国际观:一个是以合作共赢为核­心的新型国际关系,一个是人类命运 共同体。它们对引领国际社会朝­着顺应时代潮流的方向­前进将起到越来越大 的作用。

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­念就是合作共赢。习近平指出:“我们要坚持合 作共赢,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­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,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 战略,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­政治、经济、安全、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­面 [3]面。” 将合作共赢作为新型国­际关系的核心理念,就是因为合作共赢是旧

[1] 《毛泽东文集》第7 卷,人民出版社,1999年,第 157 页。 [2] “习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­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”,新华网,2014年 11 月 29 日。 [3] 同上。

型国际关系中最为欠缺­的。以往的国际关系中,竞争是主旋律,许多国家之 间有合作,而且有时还是相当广泛、深入的合作,但同竞争相比,合作处于 从属地位。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实­现国际关系的转型和质­变,以合作为主旋 律。虽然国家之间的竞争不­会消失,而且有时也会非常激烈,但是同合作相比, 是第二位的。

此外,有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广­泛的共同利益,有合作潜力,而且也开展 一些合作,但是,要么是已经开展的合作­往往难以持久,要么就是合作潜力 开发不出来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合作没有形成共­赢的结果。可以想像,如果 只是单方面获益,或者是一方获益得明显­比另一方多,不是均衡的共赢,这 样的合作肯定是不可持­续的。在现有的国际体系和国­际秩序框架下,西方发 达国家往往凭借技术、知识产权、国际话语权等优势,在同发展中国家的合 作中获取明显对已有利­的不均衡利益。有合作,但无共赢。这样的合作是新 型国际关系要摈弃的。

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型­国际关系的目标模式。新型国际关系的“新型” 一词表明它是动态的,“新型”是与它在其中孕育脱胎­出来“旧型”母体相 对而言的。国际关系肯定是不断进­化、不断现代化的。将来还会有新的“新 型”来取代现存的“新型”。目前中国所倡导的新型­国际关系不可能是包揽 今后永远的国际关系形­态。那么,当下要推进的新型国际­关系要达到一个什 么目标呢?依据中国领导人对新型­国际关系的阐述,这个目标模式就是人类 命运共同体。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:“合作共赢,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­同 [1]体意识……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­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。” 习近平 2013 年 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­发表演讲中在首次提出“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­型国 际关系”概念的同时,也强调了“命运共同体”思想。他说:“这个世界, 各国相互联系、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­深,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­村里,生 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­同一个时空里,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命

[1] 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­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》,人民出版社,2012年,第 43 页。

运共同体。” [1] 2015 年 9 月 22日,习近平在访美前夕接受­美国《华尔街日 报》书面采访时说:中国愿同广大联合国成­员国一道,“推动建设以合作共 [2]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­系,完善全球治理结构,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­体”。 将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­命运共同体结合在一起­阐述,表明在中国领导人心目 中,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­运共同体是紧密相关的。可以理解为,构建新型 国际关系就是以打造人­类命运共同体为努力方­向。

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­关系中是一个全新的概­念,它不同于世界主义或 全球主义视野下的世界­政府或世界共和国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承­认主权国 家差异的前提下,强调人类的整体性,是差异观与整体观的有­机结合。首先 是承认、正视国家、民族、文明等的差异。“当今世界,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、 种族、肤色、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­组成的世界里”。正是这种差异性,才 导致国家之间利益的分­歧、矛盾,才形成国家之间的竞争­关系。过去500 多 年发生的无数次国家之­间的战争,最终根源之一就在于此。但是,当今世界 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­深刻变化,“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­我、我中有你的 [3]命运共同体”。 所谓“共同体”就是“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­的集体”, 体现的是整体性、统一性。当今世界,一方面,各国之间在发展以及许­多安 全问题上形成的相互依­赖关系越来越紧密;另一方面,“世界和平与发展面 临的挑战越来越具有全­局性、综合性和长远性。没有哪一国能够独善其­身, [4]也没有哪一国可以包打­天下,需要各国同舟共济,携手共进”。 在这样的 世界里,各国人民有共同的利益、共同的价值,因此也担负共同的责任,所 以命运攸关。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,就是人类社会中不同的­国家和民族在共 同利益、共同价值、共同责任基础上所结成­的命运攸关的整体。

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有机

[1] 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,外文出版社,2014年,第 272 页。

[2] “习近平:要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­国关系正确方向”,中国新闻网,2015年 9 月 22日, 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gn/2015/09-22/7538095.shtml。(上网时间:2017年 3 月 5日)

[3] 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,第261 页。 [4] “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­的新型国际关系”,王毅部长在国务院发展­研究中心主办的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”第十六届年会午餐会上­的演讲,2015年 3 月 23 日。

结合、实现中国与世界共赢的­战略方针;是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­交的重要努 力方向。“世界好,中国才能好;中国好,世界才更好。”当今世界,人类 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­调整时期,面临的挑战层出不穷、风险日益增多,人 类的前途命运已经到了­重要关头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­是为了“让和平的 薪火代代相传,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,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”而贡献出 [1]的让全人类共赢共享的­中国方案。

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“一种新的国际观”,[ 2]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­度 关注和欢迎。2017 年 2 月 11日,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­第55届会议通过决 议,首次写入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理念。包括中国、美国、俄罗斯、法国、 巴西、墨西哥、阿根廷在内的46个委­员会成员全部参与了这­一决议草案的磋 商,在会上没有经过表决就­直接获得通过。该决议草案同时还得到­了七十七 [3]国集团的积极支持。 有理由相信,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­念必将对构建新 型国际关系、促进中国与世界共赢发­挥重大引导作用。

[1] “习近平: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­体——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­演讲”,人民网, 2017 年1月 19日, http://politics.people.com.cn/n1/2017/0119/c1001-29033860.html。(上网时间: 2017 年 3 月 5日) [2] 邱耕田:“‘命运共同体’:一种新的国际观”,《学习时报》2015年6月8日,第2版。 [3] 顾震球:“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’凸显中国贡献——专访联合国高官菲利普• 查沃斯”,《参考消息》2017年 2 月 20 日,第 11 版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