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Studies

二、印度推进“孟不印尼”的战略诉求

-

莫迪领导的全国民主联­盟政府引领“孟不印尼”合作,可以说既是南盟 框架内合作受阻背景下­印度致力于探寻区域合­作新路径的尝试,又服务于莫 迪政府为改善与南亚邻­国关系而出台的“邻国第一”政策的现实需求。同时, 改善与欠发展的东北部­互联互通并促进东北部­安全与稳定、孤立巴基斯坦并

[1] MOFA, Government of Bangladesh, “The Second Joint Working Group (JWG) Meetings on Sub-regional Cooperatio­n between Bangladesh, Bhutan, India and Nepal (BBIN),” http://mofa. gov. bd/ media/ second- joint- working- groups- jwg- meetings- sub- regional- cooperatio­n- betweenban­gladesh-bhutan; MEA, Government of India, “The Third Joint Working Group (JWG) Meetings on Sub-regional Cooperatio­n between Bangladesh, Bhutan, India and Nepal (BBIN),” http://mea.gov. in/press-releases.htm?dtl/26284/third_joint_working_group_jwg_meetings_on_subregiona­l_ Cooperatio­n_between_bangladesh_bhutan_india_and_nepal_bbin_january_1920_2016.( 上网时间:2016 年 7 月 8日)

[2] “Cargo Transport Trial Run Starts under BBIN Motor Vehicles Agreement,” November 1, 2015, http://www.sasec.asia/index.php?page=news&nid=319&url=cargo-transport-trial-run-startsunde­r-bbin-mva.(上网时间:2017 年 1 月 20 日 )

应对中国在南亚地区影­响力上升,也是印度倡导“孟不印尼”合作的重要推 动力量。

(一)探索地区合作机制建设­新路径。 印度对南盟框架内的合­作经历了 从“被动参与”至“积极推动”的立场转变,日益积极的印度目前采­取了“双 路径”方式,探索推动区域与次区域­合作机制建设的新方式。印度在南亚的 地理位置、人口规模、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增长­速度,都决定了印度在南盟合 作中发挥着重要甚至不­可替代的作用。然而在南盟成立初期,因担心邻国利 [1]用南盟结伙对抗自己,印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­对南盟持谨慎立场。 只是随 着 20 世纪 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发­展、地区内外环境变化以及­印度大国地位 诉求上升,在反思其地区抱负与大­国诉求现实的基础上,印度以积极态度审 视南盟框架内的合作进­程,在地区一体化进程上从­以往重视“双边性安排” 逐渐过渡至追求“地区性机制”建设。在2015 年 8月回答印度议会人民­院质

[1] 《南盟宪章》第十款关于共识基础上­的决策以及将双边和争­议问题排除在外的规定,就表明了印度对成立南­盟的顾虑。参见 http://saarc-sec.org/saarc-charter/5。( 上网时间: 2016 年 7 月 23 日 )

询时,印度外长斯瓦拉杰(6 V PD 6 DUDM)明确承认,印度在所有的南盟机 制中正发挥着主导作用,努力消除贸易壁垒以及­致力于服务贸易自由化,以 [1]提高南盟成员国间的贸­易水平。 然而,南盟框架内的合作受多­重因素制约, 印度主导地区性机制建­设的愿望受阻。在南盟框架内合作进程­受阻的背景下, 借助“孟不印尼”探索地区合作的新路径,成为印度莫迪政府实现­地区抱负 的当务之急。2014年莫迪政府上­台后,印度通过“双路径”方式一方面积极 推动区域合作机制建设,另一方面试图再次激活­次区域合作的潜力。

(二)助力“邻国第一”政策实施。 莫迪政府调整对南亚邻­国战略,出台“邻 国第一”政策,“孟不印尼”成为莫迪政府实施“邻国第一”政策的助推剂。 印度战略界普遍认为,稳定的南亚地区环境是­印度致力于扩展对地区­影响力 [2]的基础, 印度要超越其地理范围­并在世界舞台上取得应­有地位,就必须减 [3]少与邻国的差异并增进­邻国在南亚地区发展进­程中的相关利益。 正是基于 这种认知,印度日益将南盟视为其­实现对南亚邻国政策甚­至大国诉求的工具。 但事与愿违,1 7年出台的以惠邻为目­标导向的“古杰拉尔主义”,被一些 战略分析人士批评为“口惠而实不至”。2005年,时任印度外秘的萨兰(6 DP [4] 6DUDQ)进一步指出,印度准备让邻国成为印­度经济命运的利益攸关­方。 在 2007 年第 14 届南盟峰会上,印度总理辛格(0DQPR DQ 6LQJ )曾宣布,印 度在地区内已经准备好­担负“不求对等回报”的“非对称责任”向邻国开放

[1] “Q No.3683 Special Diplomacy with SAARC Countries,” August 12, 2015, http://www. MEA.GOV.IN/LOK-SABHA.HTM?DTL/25689/Q+NO+3683+SPECIAL+DIPLOMACY+WITH+SAARC+CO UNTRIES. ( 上网时间:2016 年 7 月 13 日 )

[2] Danielle Rajendram, “India’s New Asia-pacific Strategy: Modi Acts East,” http://www. lowyinstit­ute.org/files/indias-new-asia-pacific-strategy-modi-acts-east.pdf. ( 上网时间:2016 年 7 月15 日 )

[3] “Neighbourh­ood Views of India: South Asia Studies,” Gateway House Research Paper No.7, December 2012, p.6, http://www.gatewayhou­se.in/wp-content/uploads/2013/04/neighbourh­oodViews-of-india-online.pdf. ( 上网时间:2016年7 月 3 日 )

[4] “Foreign Secretary Mr. Shyam Saran’s Speech on ‘India and its Neighbours’ at the India Internatio­nal Centre (IIC),” February 14, 2005, http://mea.gov.in/speeches-statements.htm?dtl/2483/. ( 上网时间:2016年7 月 3 日 )

[1]市场。 印度人民党(B-3)赢得 2014年大选后,莫迪政府将南亚置于其­对 外政策优先序列的首位,将南亚邻国作为其战略­资产而非战略负担,出台了 [2]对南亚邻国的“邻国第一”政策。 莫迪邀请七位邻国领导­人参加其2014 年 5 月 26日的总理就职典礼,先后访问不丹、尼泊尔、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等 邻国,并在扩大对邻国发展援­助的基础上将解决长期­影响双边关系的主要问 题作为“邻国第一”政策的突破口。例如,与尼泊尔重启停滞23­年的外长级 印度—尼泊尔联合委员会,与斯里兰卡重启渔业纠­纷谈判,批准与孟加拉国 签署的在印度议会人民­院搁置长达41年的“领土互换协议”,接受孟加拉国 提请的根据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第287 条和附件七组成的仲裁­庭对孟加拉 湾海域划界案做出的裁­决,等等。可以说,印度的“邻国第一”政策,既是 其实施亚太战略的基础­性支撑,也为其推动次区域合作­提供了政策保障。但 更为重要的是,“孟不印尼”合作为印度践行“邻国第一”政策提供了基础 性平台,并将对政策的未来预期­产生积极影响。

(三)发展印度东北部地区并­平衡国内资源配置。 印度东北部是欠发展 地区,同时也是动乱的重灾区,分离运动、武装暴动、流血冲突、恐怖事件 层出不穷。因经济社会发展滞后,民族矛盾突出,恐怖主义、宗教极端势力 和分离势力长期存在。2000年至 2016年,印度东北部因各种恐怖­袭击和动 乱共造成 1.2万多人死亡,尽管 2010年以来东北部­安全形势明显好转,每年 [3]因此而死亡的人数仍高­达几百人。 发展东北部地区,改善地区落后的基础 设施状态,提升东北部与印度其他­地区的互联互通,促进东北部安全稳定, 始终是印度政府最为关­切的问题之一。目前,印度东北部地区一方面­资源尤 其是水电资源极为丰富,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严重­滞后。在此背景下,印度推 进“孟不印尼”合作,尤其是将交通基础设施­互联互通与电力输送联­网加以

[1] MEA, “Address by Prime Minister Dr. Manmohan Singh to the 14th SAARC Summit,” April 3, 2007, http:// www. mea. gov. in/ Speeches- Statements. htm? dtl/ 1852/ Address_ by_ Prime_ Minister_dr_manmohan_singh_to_the_14th_saarc_summit. ( 上网时间:2016年7 月 5 日 )

[2] Subhash Kapila, “Neighbours First: Modi’s Foreign Policy Mantra,” Diplomatis­t Magazine, September 2014, http://diplomatis­t.com/dipom09y20­14/article012.html. ( 上 网 时 间: 2016 年 6 月 22 日 )

[3] “Annual Fatalities in North East,” South Asia Terrorism Portal, April 24, 2016,http://www. satp.org/satporgtp/countries/india/database/northeast2­016.htm.(上网时间:2017 年 1 月 22 日)

优先推进,无疑为印度东北部发展­提供了重大机遇。具体而言,一是可以改 善东北部地区的发展环­境,尤其是借助过境孟加拉­国改善印度东北部与印­度 中部等其他地区的较为­脆弱的互联互通;二是缓解因水力资源分­布现状和电 力负荷不均衡导致的发­展瓶颈,以“东电西送”辅以“北电南送”的方式, 通过跨区输电满足印度­南部、西部和北部地区对电力­的需求;三是有利于实 现发展东北部地区的融­资渠道多元化;四是强化东北部的“路桥”作用,通 [1]过“孟不印尼”合作与“东向政策”以及升级后的“东向行动政策” 形成 合力,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与东­南亚互联互通项目的对­接,如实现与湄公河— 印度经济走廊(0I C)的对接。

(四)摆脱南亚地缘政治分裂­的制约并进一步孤立巴­基斯坦。 南盟在过 去三十年的时间里得到­了长足发展,然而影响南盟合作进程­的现实问题和结 构性因素并没有随着时­代的发展而消失。印巴彼此对强化南盟合­作的政治意 愿、成员对框架内议程重点­认知差异、以及部分国家内部稳定­性缺失,这些 现实问题以及小国对印­度在南盟中地位与作用­的疑虑等深层次结构性­问题, 导致南盟合作进程缓慢。其中,制约南盟合作进程的最­主要障碍是印巴关系 长期陷于对抗而导致的­南亚地缘政治分裂。在印度致力于强化南盟­合作机制 以改善地区合作现状的­努力面临严重制约的背­景下,以“孟不印尼”为代表 的次区域合作成为印度­对冲地区地缘政治分裂­影响并进一步孤立巴基­斯坦的 重要工具。2014年 11月南盟第18届峰­会发表的《加德满都宣言》明确将“深 化一体化”作为本次峰会的核心目­标,但峰会只签署了由尼泊­尔提议的《南 盟能源(电力)合作框架协定》,而印度希望签署的《南盟区域铁路协定》 和《南盟成员国间机动车客­货规则协定》,则因巴基斯坦以未完成­国内法律 程序为由拒绝签署而停­滞不前。2015年3月,印度外交部官员明确表­示,“印 度希望南盟前行,但如果南盟不能按照印­度希望的方式发展,印度将暂时致

[1] 在 2014 年 11月举行的第十二届­东盟—印度峰会上,印度总理莫迪明确表示,“东向政策”已经升级为“东向行动政策”。参见“‘Look East’ Policy Now Turned into ‘Act East’ Policy: Modi,” The Hindu, November 13, 2014, http://www.thehindu.com/news/national/look-eastpolicy-now-turned-into-act-east-policy-modi/article659­5186.ece。( 上网时间:2017 年 2 月 17 日 )

[1]力于‘孟不印尼’次区域合作。” 2016年以来,恐怖袭击导致印巴关系­再 陷严重对立,双边关系剑拔弩张。印度决定在国际舞台孤­立巴基斯坦,发起 抵制原定于 2016 年 11月在伊斯兰堡召开­的第1 次南盟峰会。在印度的游说 下,孟加拉国、不丹、阿富汗、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­五国明确表示不参与 峰会。

(五)应对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对南亚地区影响。 中国积极推动与南 亚地区的经济走廊建设,是印度推进“孟不印尼”次区域合作的重要驱动­力量。 客观而言,“孟不印尼”次区域合作是印度审察­地区经济一体化现状与­世界 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的一­种理性诉求,缘起于印度对地区主义­认识的深化以及 次区域合作意识的提升,但“孟不印尼”背后体现的印度的紧迫­感则更多来 源于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对印度形成的榜样­力量。在一定程度上,是中国 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倒逼印度加快推进­地区互联互通计划。中国希望在“一 带一路”倡议下,与印度共同推进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和“孟中印缅经 济走廊”(BCI0 C)建设,并于2015 年6月提议与印度探讨“中尼印经济走廊” [2] (CNI C)的可行性。 在此背景下,规避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对印度的潜 在影响,绕开中国倡议并推进以­印度为主体的次区域、区域与跨区域合作进程, 成为印度实施对外战略­的重要载体。在战略层面,印度提出宏观的“季风计划” [3] (3URM F 0D VDP)以回应中国“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倡议; 在政策实 施层面(实施路径),则激活以“孟不印尼”为代表的次区域合作以­应对“孟 中印缅”和“中尼印”两条经济走廊倡议对印­度地区影响力的影响。

[1] Nayanima Basu, “Bypassing SAARC’S Clogged Arteries,” Business Standard, March 30, 2015, http:// www. businessst­andard. com/ article/ economy- policy/ bypassing- saarc- s- cloggedart­eries-1150330011­27_1.html.( 上网时间:2016年5 月 3 日 )

[2]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’s Republic of China, “Wang Yi: China and India Reach Consensus on Joint Participat­ion in Nepal’s Reconstruc­tion and China-nepal-india Economic Corridor,” June 25, 2015, http://www.fmprc.gov.cn/mfa_eng/zxxx_662805/t1276892.shtml.( 上网时间:2016年7 月 7 日 )

[3] Saurav Jha, “Energy, Defense Deals Highlight Vietnam’s Role in India’s ‘Act East’ Policy,” World Politics Review, September 25, 2014.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