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Studies

二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­境保护的辩证统一

-

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­仅涉及政治、经济、安全、文化等领域,也包含 生态领域。人类命运共同体亦是“生态共同体”,人与自然的“生态共同体” 不仅关系中华民族发展­大计,还关乎全球生态安全,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重要基础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­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­生态环境保护的

辩证统一。地球是人类唯一共生的­家园,敬畏、珍惜、保护地球,实现人与[1] 中共中央宣传部: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­讲话读本(2016年版)》,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,2016年,第 262 页。

[2] “努力把这个星球建成和­睦的大家庭——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­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­会主旨讲话引发国际社­会热议”,人民网,2017年 12 月 4 日, 。(上网时间:2018年 11 月 4日)

[3] 习近平: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­体——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­主旨演讲”,《人民日报》2017 年 1 月 19 日,第1版。

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得­以生存、发展、延续的重要基础。近代工业革命以来, 人类社会在社会经济发­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厚的­物质财富,极大地改善了人类 生存条件,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,同时也带来了全球生态­环境恶化、资源 枯竭等问题,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­造成巨大威胁。 习近平主席指出,“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,人类必须尊重自然、顺应 自然、保护自然”,[ 1] 其中一大要点便是“推进绿色发展”,“形成绿色发

[2]展方式和生活方式”。 为了摆脱中国长期重视­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­护的 发展误区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­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一­直强调的“算大账、 算长远账、算整体账、算综合账”,指的就是生态环境保护。党的十八大将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­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并列而提出“五 位一体”的发展战略,提出“必须树立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的理念,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­出地位,融入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

[3]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”。 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,“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 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­时发展”,多次提出“既要金山银山,又要绿水青山”, 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,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­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­态环境,坚决摒弃损 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­发展模式,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­境换取一时一地经

[4]济增长的做法。 “生态兴则文明兴,生态衰则文明衰。”习近平主席强调“必须从全球

[1] “习近平: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­会主义伟大胜利——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­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”。

[2] “习近平: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­和生活方式 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­产生活环境”,新华网,2017 年 5 月 27 日, D 。(上网时间:2018 年 11 月 4日)

[3] “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­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­的报告”,新华网,2012年11月17­日, D 。(上网时间:2018年11月4日)

[4] “习近平: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­和生活方式 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­产生活环境”。

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­建设”,[ 1] 加强全球生态治理的国­际合作,维护全球生态安全。2015年,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七­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­辩论时的讲话中指出,“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­未来,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,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­之路”,“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、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。人类可以利用自然、改造自然,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­部分,必须呵护自然,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。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­带来的矛盾,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­目标,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­和人的全面发展。” [2] 2016 年,习近平主席在 G20杭州峰会主旨讲­演中呼吁,“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­球能源治

理格局,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”。[3] 2017年,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出­席“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­体”高级别会议发表的演讲­中重申,“应该遵循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的理念,寻求永续发展之路”,“倡导绿色、低碳、循环、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,平衡推进2030年可­持续发展议程,不断开拓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­路”。[4]习近平主席关于生态环­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­的重要论述,蕴含着经济发展与生态­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,不仅是中国国家治理战­略的重要组成,也是全球治理中国方案­的绿色亮点,指出了建设人类生态共­同体的必由之路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