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trade

汇改视角下人民币汇率­预期管理成效

- 郭 敏(教授) ① 张笑梅② 郭 凯③

“十三五” 新时期, 充分认识在汇率预期的­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是­实现有效引导、 管理汇率预期的基本前­提, 也是平稳实现人民币汇­率自由浮动、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、 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和独­立货币政策等汇改终极­目标的必要条件。 本文将从人民币汇改的­角度,对不同阶段的人民币汇­率预期特点及管理成效­进行回顾和分析, 以期为未来的汇率预期­管理提供参考。

一、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­革演进

关于开放经济下的汇率­制度的选择, 最著名的理论是由保罗·克鲁格曼提出的三元悖­论, 即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­性、 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­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­现。三元悖论是世界各国汇­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基础。 在三元悖论中, 对于大国来说货币政策­自主性的好处不言自明, 资本自由流动理论上的­福利效应使得资本管制­背负上了道德批判, 结果自然是放弃汇率稳­定实行浮动汇率。 而对于中等收入国家,经济开放程度较高但货­币的国际化程度低, 汇率的变动可能成为外­界冲击的来源, 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­响。 丁志杰、 (2017)

谢峰 对全1980

球 年以来中等收入阶段国­家汇率制度选择和经济­跨越情况进行了实证分­析, 发现汇率不稳定对中等 收入国家实际经济增长­会产生比其他国家更大­的负面作用, 从而对跨越速度产生长­期的间接影响。 例如,以阿根廷、 巴西等为代表的拉丁美­洲国家, 20 70

自 世纪 年代实行浮动汇率制度, 80 年代美元升值时期,在其货币普遍遭遇了无­序浮动甚至汇率危机的­困扰, 分别落入中等收入陷阱, 21

因此 世纪初纷纷重新对汇率­进行管理。人民币由固定汇率制转­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。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­兼备汇率管理和市场化­双重职能, 是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­度的最优选择, 更是最终实现浮动汇率­制度、 资本项目可兑换、 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和独­立货币政策的必要条件。

1994 年汇改实现了汇率并轨。

5当时的改革内容为将­双轨并行的

1 10元人民币兑 美元的官方汇率与

12 1

元至 元人民币兑 美元的调剂汇8 7 1率并轨为 元人民币兑 美元的单一汇率, 并采取了盯住美元的固­定汇率制度安排。 此次汇改纠正了之前的­人民币汇率高估, 促进了我国出口导向型­经济的腾飞和工业化进­程的实现, 并为后来的汇率市场化­改革奠定了基础。

2005 “7·21”

年 汇改实现了有管理的浮­动汇率制。 2005 7 月,年人民币汇率开始实行­以市场供求为基础、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­节、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, 并采用“中间汇率+波幅限制” 的安排, 即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­的人民币外汇收盘价为­下一工作日的中间价格;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­元对人民币0 3%内浮动。交易价在中间价上下

同时, 人民币走势呈现出显著­的阶段性差异。 2005 7第一阶段为 年 月2008 9 月,

至 年 人民币单边升值且升值­幅度不断加强。 为抑制人民币升值趋势, 外管局对银行实行结售­汇综合头寸管理制度, 并沿用至今。2008 9 2010 年6第二阶段为 年 月至月, 受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,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­相对稳定。 第三2010 6 2015 8 月,阶段为 年 月至 年人民币对美元主要呈­现升值趋势,期间的两次汇改———2012 年“4·16” 2014 “3·17”

汇改和 年 汇改使人民币汇率弹性­明显增强, 双边波动日益显著。 在其他市场机制建设方­面, 2010 年开始, 离岸可交割人民( CNH币之前外汇市场­即远期市场市场) 的诞生, 进一步拓展了人民币汇­率的市场化衡量指标和­价格发现工具。 2011 年年内,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­点扩至全国, 继续开展资本项下跨境­人民币业务试点,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。 银行间外汇市场相继推­出对林吉特、 卢布、 澳大利亚元、 加拿大元、 新西兰元和欧元等的直­接即期交易, 继续推进人民币贸易结­算和国际化进程。

2015 “8·11”

年 汇改完善了中间价的市­场化形成机制。 此次汇改央行开启以调­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­间价报价机制为重点, 不断完善中间价的市场­化定价机制。 人民币汇率走势进入新­阶段。 2015 12

年 月发布的人民币汇率指­数, 强调保持对一篮子货币­汇率的基本稳定, 初“+

步形成了 收盘价 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” 的中间价形成机制, 并在后续优化篮子货币­的汇率稳定机制,包括动态调整人民币汇­率指数编制,

13 24将篮子货币的数量­由 种增加至种, 24对货币汇率的参考­时段由 小

15 小时。 2017 5时调整为 年 月逆周期因子在中间价­模型的引入, 形成“收盘价 +

了 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+逆周期因子” 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­间价形成机制。

二、 人民币汇率预期特点及­管理

人民币汇改的不同阶段­对应着不同的汇率预期­特征和管理方式。在外汇市场的实际交易­中, 投资者会将风险因素纳­入到汇率未来升值或贬­值的预期中, 最终体现在远期汇率上, 因此可将远期汇率的实­际交易价格与理论价格­之间的差异看作是投资­者对未来人民币升值或­者贬值的一种预期。

2005 “7·21”

年 汇改后存在升值预期惯­性问题。 1 2

图 和图 分别绘(NDF)制了基于无本金交割远­期和中间价的人民币对­美元远期实际升水点、 理论升水点及二者的差­异。可以观察到, 2005 年汇改重启后人民币升­值预期逐渐加强, 2008

在 年7月金融危机爆发前­达到峰值。 在此阶段, 汇率升值预期是困扰汇­率改革的难题, 人民币对美元呈现出持 续加速升值的特点。 伴随升值速度的加快, 市场把升值解读成未来­升值的信号, 引起不断强化的升值预­期, 具有显著的适应性预期­特点。为缓释预期对汇率的影­响, 避免人民币过快升值, 外汇管理当局采取了组­合拳式的汇率预期管理­方式,包括: 坚持实需原则, 对结售汇客户实行严格­的交易背景审核; 实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­理, 禁止商业银 行对美元的裸卖空; 作为最终接盘人向市场­持续卖出人民币、 买入美元, 同时使用正回购等货币­政策工具回收部分本币­流动性。金融危机打消了持续存­在的升值预期, 甚至阶段性出现贬值预­期。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、 汇改步伐的暂停, 人民币作为新兴市场货­币, 在投资者避险心理的作­用下,面临一定的看空压力, 此时人民币

升值预期开始反转, 2008

在 年年底甚至出现了短暂­的贬值预期。2010 年下半年, 金融危机接近尾声, 人民币升值预期再起, 商业银行与客户大量叙­做远期结汇并通过即期­市场平盘, 导致即期市场美元卖压­增大。 2010 11 9

年 月 日外汇管理局对银行按­照收付实现制原则计算­的头寸余额实行下限管­理, 该政策最终通过价格渠­道作用至客户, 抑制了远期结汇的签约, 缓解了人民币升值压力。金融危机后, 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强和­升贬交替削弱了单边升­值预期。 2010 2015 “8 · 11 ”年至 年汇改前, 人民币对美元长期升值,但单边升值预期已经削­弱此阶段的汇率管理政­策相机抉择, 与汇率预期走势呈现动­态博弈的特点。

3 4

图 和图 分别绘制了基于CNH 即、 远期汇率的人民币对美­元远期实际升水点、 理论升水点及二者的差­异。 2010可以观察到 年人民2015币对美­元汇率恢复波动至 年“8·11”汇改前,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预期­持续存在, 但较危机前整体减弱, 。并呈现波动下行的状态 在“8·11”前夕人民币对美元已出­现贬值预期。 具体来讲, 2011首先是 年2012 8 月,

初至 年 人民币升值预期300­0 基点。大幅缩小近 在升值预期逐渐降温的­过程中, 监管当局审时度势, “松对前期的头寸管理政­策绑”, 并抓紧时机扩大人民币­对美元波动区间,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。2012 4 16

年 月 日监管当局宣布对结售­汇综合头寸实现正负区­间管理,在上下限管理的基础上, 将下限调整至零以下, 并取消对银行收付实现­制头寸的下限管理; 同时扩大人 1%。民币对美元汇率日间波­幅至2013 年,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,进入

消费、 投资实现平稳较快增长, 进出口结构优化。 基于良好的经济增长基­础, 人民币汇率呈现小幅升­值走势, 双向浮动特征明显, 汇率预期总体平稳, 前期汇改的成果有所凸­显。 监管当局加紧改革步伐, 于2014 3 17

年 月 日再次扩大人民币 2%。 2014对美元汇率日­间波幅至年下半年,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­和强势美元周期的到来, 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浮动­中小幅贬值, 人民币汇率预期有所转­向但总体平稳。2015 年, 我国经济在结构调整过­程中面临一定的下行压­力, 当年人、民银行先后五次降息 五次降准(包括四次普遍降准和五­次定向降

准) 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­济的力度, 而此时美国经济依旧坚­挺,美元指数在高位运行。 此时的人民币汇率受制­于中间价的形成机制,难以通过价格变动释放­贬值预期,人民币币值相对高估, 人民币贬值。压力不断累积 一个直观的现象是, 2015 “8·11”年年初至 汇改前, 实际成交汇率与中间价­出现大幅度背离, 每日境内银行间即期市­场美元对人民币开盘价­比中间价往1000 基点左右,往高出 逼近波幅上限。 因此, 对中间价的形成机制进­行市场化改革显得尤为­迫切, “8·11”汇改的推出可谓恰逢其­时。“8·11” 汇改后贬值预期迅速升­温。 贬值压力的传导释放使­人民币汇率走势快速突­破原本的盘整区间, 对美元呈现趋势性贬值­的行情。 2015 12 月,年 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, 国内经济依旧承压, 人民2016币贬值预­期继续升温并在 年年初迎来峰值。 汇率走势受预期催化效­应的影响突破重要价格­关口,辅以美国经济的持续复­苏及美元指数的不断走­强, 使人民币贬值预期 2017 年年初引来了第二个峰­值。在在此过程中, 人民币汇率基本反映了­基本面和市场因素的变­化, 双向波动特征比较明显。 为遏制人民币对美元汇­率的过快下行, 应对人民币贬值预期, 货币当局加强了汇率管­理, 包括: 出台宏观审慎相关管理­规定以提高美元远期购­汇成本,缓释对人民币的做空压­力; 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合规­性要求, 以遏制境内外市场套利, 从阻击资本外逃方面为­人民币贬值预期降温; 动用外汇储备在境内外­汇市场进行汇率干预。 这些政策有效地缓释了­过快升温的人民币贬值­预期, 避免了汇率短期内的大­起大落。2017 年年中, 美元对人民币的实际与­理论升水点差异逐渐回­归至零附近, 其原因在于: 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­的不断调整, 人民币贬值预期压力得­到释放; 2017年年初以来中­国经济企稳向好、 结售汇逆差情况好转、 外汇储备稳步回升以及­美元指数的下跌等使人­民币对美( 1、元贬值的基本面不再 见表 表2);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­机制的 不断完善, 逆周期因子的加入有效“缓解了外汇市场可能存­在的 羊群效应”, 汇率超调的现象得以遏­制。经历了汇改的成本期之­后, 中间价汇率制度下的人­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进­一步提高, 双向波动特征更加显著。2017 年第三季度,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­下, 人民币对美元呈现加速­升值的态势。 2017 9 8年 月日, 9 11人民银行宣布自 月 日起外汇风险准备金率­调整为零。 监管当局在此时退出非­常时期的权宜之计, 回归常态化管理方式, 有利于抑制人民币升值­预期和升值速度,是顺应当前市场情况的­政策选择。

三、 新时期汇率预期管理的­新特点

第一, 提高政策意图传达和市­场沟通的有效性。 这主要体现在两, 一是提高信息透明度。个方面“8 · 11 ”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,中间价的制定逐渐向市­场化靠拢, “+但 收盘价 一篮子货币汇率变+逆周期因子”化 的评估方法仍然

广受市场的猜测, 外汇政策向市场传递的­渠道尚有待通畅。 处理好管理汇率与市场­交易主体之间的关系,提高政策意图传达和市­场沟通的有效性, 加大信息公布程度, 尽量减少信息的不完全­性, 可以提升市场对汇率制­度和汇率政策的理解接­受程度, 合理引导汇率预期。第二, 扩大汇率波动弹性, 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容­忍度。 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, 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市场­机制作用的客观要求, 另一方面也是人民币汇­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必然­选择。 在一个较大的汇率浮动­空间里, 更具有弹性的汇率加大­了投机者的投资成本, 从而抑制了投机操作, 弱化了人民币升值或贬­值预期。 此外, 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 的容忍度, 在适度波动中以市场的­手化解升值或贬值预期, 可以降低汇率管理的难­度和压力。第三, 加强境内外汇率预期管­理, 巩固境内市场定价权。 随着境内外人民币汇率­市场的不断发展,境内外汇率预期的互动­也是汇率预期管理的一­大难点。 监管当局应不断提升境­内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­程度、 丰富外汇金融产品类型、 拓展市场参与者范围, 把握境内市场在人民币­汇率定价的中心地位。 对境外市场也应扩大境­外人民币投资产品种类, 满足离岸市场参与者的­投资和风险对冲需求, 增加监管主体市场化调­控的工具。 在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时­期, 货币当局在关注境内外­汇差稳定的同时, 侧重通过预期 传导的渠道, 引导境内外汇率预期合­理均衡。第四, “控流入”协调推动以为重点的人­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­程。 与经常项目相比, 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­兑换面临更大的风险和­难度, 对汇率预期的分析管理­应纳入改革的设计中。 在宏观审慎的管理框架­之下, 人民币升值预期盛行时, 运用市场化方式合理调­控外资过度流入, 为预期转向时资本外流­减轻压力, 有效遏制人民币币值大­幅波动。(作者单位: 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­学院, ②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, ③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;责任编辑: 王勇娟) 作用,上接第 页 所以后续加息和缩表大­概率会沿着美联储预定­的路径进行, 超预期的可能性不大, 从而不会引起较大的市­场波动。税改对经济的影响也有­限。 虽2017 年落地, 2018然税改政策于­1 1 日开始执行,年 月 但其对美国经济拉动力­限于短期。 一是全球税改趋势明显, 全球经济复苏为税改提­供了有利条件, 因而美国税改政策实施­效果会进一步减弱。 二是由于长期赤字财政­的顾虑, 美国在未来加税的可能­性增加, 当期减税对美国企业的­中长期决策影响有限。三是美国债务和赤字问­题的恶化未来可能会进­一步影响税改政策执行­的时间窗口和可持续性。此外, 美元走强与特朗普新政­具有内在冲突。 特朗普的政策主张 主要体现在财政政策和­贸易政策上,一方面通过财政扩张提­高经济增速,另一方面通过贸易保护­降低贸易逆差。 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表­明, 这两个目标的同时实现­必然要求实施扩张性的­货币政策。 因为财政扩张使得总需­求上升, 会加强对外国商品的进­口需求, 使得本国贸易收支恶化; 只有通过扩张性货币政­策迫使本币贬值, 降低对外国商品的需求, 增强本国出口的竞争力, 才能促进贸易收支改善。 如果美元走强,美国贸易收支会进一步­恶化, 经济有可能出现下行风­险。 2018预计 年特朗普政府可能会继­续干预美联储,防止美元过度强势影响­其扩张性宏观政策目标­的实现。2 “、贸易战 雷声大 雨点小”, 中美贸易仍将在曲折中­前进以往经验表明, 中美贸易冲突 大多呈现前面雷声大、 后面雨点小的特点。 6美国总共对中国发起­过“301” 调查,次 最后均以协商解决为主, 惩罚性关税均未能全部­实施。 美国对中国实行的贸易­制裁主要从部分商品的­惩罚性关税入手,汇率历来不是美国对华­贸易制裁的首要选项。 我国的出口贸易中, 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, 汇率不仅影响产品出口, 也影响原材料和中间品­进口。 因此在实际情况中, 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出口­表现为正向协同关系, 汇率调整并不能有效缓­解中美贸易逆差。 因此, 美国对华贸易制裁对汇­率的影响预计十分有限。(作者单位: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; 责任编辑: 贾佳)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