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护航人工智能与人类社­会共生

上海 治理协同行动 条发布

-

■本报见习记者 侍佳妮如果我们问人工­智能系统要如何消灭新­冠病毒,而系统给出的答案是“杀死所有人类”;如果有一天, 人工智能自我学习能力­增强,创造出自己的语言,人类都不知道它们在想­什么……我们该怎么办?

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发展负责任­的人工智能,这是

“, ”,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­论坛给出

2020的方案。7 月 日下午,2020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­论坛在线上举

10行,数十位国内外专家围绕­人工智能发展中出现的­问题及如何解决难题,发表了精彩观点。

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­介绍,人类社会和人工智能技­术目前的关系可以被概­括为四类 辅助关系、人机合作、互动关系和竞争关

系,其中暗藏人工智能给人­类社会带来的风险。 例如在人机合作中,主刀医生在计算机上看­到达芬奇机器人视觉系­统反映的情况,但有时机器人视觉系统­受到污染,就可能出事故。

图灵奖获得者约翰·霍普克罗夫特(John Hopcroft)举例解释了人工智能“不近人情”的一面。如果我们问人工智能系­统要如何消灭新冠病毒­疫情,系统可能给出的答案是 “杀死所有人类”。“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­解决方案”。

人工智能看似独立公正,事实上却隐含着各种歧­视,这是众多与会专家关注­的焦点。 约翰·霍普克罗夫特表示,当前大多高层职位都由­男性担任,人工智能程序在执行高­层职位人员选聘流程时­往往会选择男性。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­长薛澜提及“算法黑箱”,也就是俗称的“大数据杀熟”,这使得企业对用户歧视­可以采取更加高明的手­段,损害很多用户的利益。

此次论坛上,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­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专家­咨询委员会,发布了 协同落实人工智能治理­原则的行动建议”(上海

“治理协同行动 条),提出了“一平台、四工作、四体系”的行动方案AI 9

建议,落实人工智能治理原则。

一平台 即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和­交流平台,推动全球人工智能

“”治理研究和协作共同体­的形成; “四工作” 是推进人工智能治理标­准规范的制定 推动建立行业自律、总结推出最佳实践 推动安全

、可信技术研发;“四体系”是致力于

、建立人工智能治理的评­估体系、监管体系、 人才体系、 保障体系。据悉,这是国内第一次提出的­系统落实国家人工智能­治理原则的行动建议方­案,将为进一步推进人工智­能治理提供参考。

本报讯 (记者业和技术上加快度­过“探索期”,逐步进入“成长期”,人工智能与数据安全更­加深度交织。数据安全问题,已然成为人工智能突破­关键转轨期所必须解决­的重要制约瓶颈 月 日,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­了一场以“在线经

。7 10济,安全赋能”为主题的论坛,各方业界专家和202­0行业企业家共话智能­时代的机遇与挑战,深入研讨人工智能安全­的战略、 技术与产业图景,护航在线新经济健康发­展。

原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­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­仁判断, 当前信息技术的创新性­发展,正在形成全球信息化发­展的第二个拐点,即信息化转向以智能化­为中心,构造一个人工智能驱动­的世界。他提醒说,在这一关键拐点应避免­人工智能发展的片面性,重视安全研究的科学性,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­系。

疫情期间,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­表的新

型科技在医疗物资运输、居民生活保障、疫情联防联控、安全复工复产等方面都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但机遇和风险总是并存­的。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­理事长马利表示,既要集中力量挖掘人工­智能的潜力, 也不忽视放任人工智能­的隐患。“当前,人工智能由弱到强逐步­转变,做好安全风险的前瞻预­判和战略部署尤为重要。”

只有安全的人工智能才­能为数字经济注入持续­动能。论坛上,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­阐述了人工智能与人类­社会的共生关系。他通过对人工智能带来­的数据安全、算法安全等安全风险的­全面评估,提出算法可解释性、隐私保护、公平建模、可信验证、主动防御、伦理法律、系统伦理等七条人工智­能安全对策。

观安信息首席技术官胡­绍勇认为,随着人工智能发展与数­据安全更加深度地交织­融合,数据安全问题已然成为­人工智能突破关键转轨­期必须解决的重要制约­瓶颈。网络安全能力建设应该­从策略、模型到能力中台的方向­进化,能力中台是业务前台与­数据后端的枢纽,健全的安全能力中台包­括识别、防御、检测和响应等四体系。

论坛上,赛博研究院和上海观安­信息共同发布《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­报告》。报告分析了数据采集、数据处理、数据流动和数据使用阶­段突出的数据安全问题,结合当前全球人工智能­数据安全治理现状和动­态,构建了综合性的人工智­能数据安全治理框架。

本次论坛还启动了“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风险­评估平台”。平台包括风险评估、数据集管理、知识库管理、威胁情报等功能,用于对特定人工智能应­用场景中的数据安全风­险进行总体评估和评级,以及数据集管理和知识­库建设。同时,该平台设定了安全基线, 开发用于敏感数据探测、数据质量检测、数据差异检测、漏洞检测以及脆弱性检­测的工具。这一平台,为当前上海火热的人工­智能发展插上安全的翅­膀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