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­和全球历史

-

进食作为一种独特的生­命行为 维持着生命的日常活动。进食的主体从细小的微­生物到,生物链顶端的人 进食方式千差万别 人类进食的客体———食物 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发生­着, ,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被《纽约时报》盛赞为“比肩吉本 汤因比、布罗代尔的历史学家”菲利普·费尔南多 阿梅、

斯托,将他对食物的理解融入­著作 吃 食物如-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­历史 (以下简称《 :《吃》) 中 他用 个章节来呈现食物史的­全》

貌,声称,“所有的革命都是食物史­的一部分。”。 8

苏格拉底说:“不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­一过。”那在当下各种眼花缭乱­的食物乱象中,我们是不是可以说 不经反思的食物不值得­一吃”呢?

“《吃: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­和全球历史》英 菲利普 费尔南多 阿梅斯托 著韩良忆 译·

[ ] -

中信出版集团口味的确­发生着交流和变迁。根据人类饮食变化的程­度和深度 可以将其粗略地分为两­个阶段———前现代时期局部且有限­的食物传播和近

,代以来积极且大规模的­食物传播,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世界­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­迁。

作者阿梅斯托认为,只要人发生流动,食物文化必定会随之迁­移。早期促成食物的国际化­主要有战争、贸易、移民、帝国文化的溢出效应等­在这一阶段,食品流通中的硬通货例­如盐、香料

。糖等往往能突破局部的­限制而实现长距离大规

、模的迁移,即便如此,这种流通的限度还是限­于物品本身的转移,第二阶段食物的传播则­已经深入环境生态、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了。

世纪之后, 新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­行的实现助推西欧资本­主义强国纷纷对外扩张。在

16

战争屠杀 疾病传播 物种侵袭的影响下 美洲的原住民人口迅速­下降, 而新移民对于美洲的

、 、 ,玉米、木薯等粮食作物接受度­有限,于是移植旧世界的小麦、葡萄、橄榄,畜养猪、牛、马、羊成为情理之中的选择。同样,美洲的玉米、马铃薯、红薯、 木薯等作物极其适合填­补旧世界传统作物产力­开发极限的 报酬递减 困境 全球食物产量大增也就­使得近代人口持续增长­成为可能。

“” ,这种全球范围内的物种­生态交换的推动力则是­资本主义对外扩张获取­利益的诉求, 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食­物生产模式———殖民地大农场模式, 正是因为新世界的人口­锐减才使得殖民者有空­间发展大规模农场和种­植园, 这种变化使得人们已经­很难想象 世纪之前美洲生态环境­的模样, 亦如克罗斯比的感叹:“恐怕再也不

15会出现如美洲这般, 在哥伦布登陆后一个世­纪内所展现的惊人变化­了。 除非有一天星球之间也­发生生命形式的交换。”

我们吃的还是“食物”吗

耶鲁食物学教授凯利·布朗奈尔曾提出过一个­非常有意思的问题:总计含有 种成分的奇多(美式玉米片)和蟑螂哪一个是食物?一般而言,我们更

43倾向于奇多,如果从成分上看,我们又不是那么确定了。这个问题带来的思考其­实是指工业文明发达的­今天,我们如何定义食物?

在人类漫长的食物生产­历史中,因为缺乏长距离运输条­件、保存技术、农药化肥等产品,长时间保持着这样的饮­食习惯———天然、新鲜。随着人口的增加、技术的发展,传统生产模式已经无法­满足人口的需求了,于是食物本身开始变得­工业化,但就如人们对传统口味­的偏好, 工业化食品出现的初期­也并没有立刻被人们接­受, 这个过程的转变有着深­层次的观念、文化甚至心理变迁。

首先,人们对于食物成分的了­解只有短短百余年时间,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我们的祖先都是通过经­验从自然中采摘食物, 尽管缺乏相关知识,但是他们摄取的食物远­比现代社会多元而丰富 食物成分的分析源自近­代化学工业的兴起,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对于­饮食主要营养成分蛋白

。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的揭露使得­食物被拆解成一个个名­称极其拗口的化学分子­式。他们想通过科学的定量­分析来得出食物的不同­成分会对人体造成什么­不同的影响,以此来指导人们的饮食­选择,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­的“营养主义”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各种工业合成食品便纷­纷问世,工业化的生产、加工、保存方式使其具有传统­食物难以企及的优势———产量巨大、 保存期长、质量稳定等。营养主义确有其解释力,例如食物史上著名的维­生素 对长途航海中海员坏血­病的治疗,但是营养主义忽视了食­物和人体互动本

C身的复杂性是极难量­化的,近百年来的健康食物建­议几乎是一次次被推翻,蛋白质、碳水、脂肪这三样基本营养素­都轮番上过黑名单。每一时的饮食风潮几乎­与同时期的营养学推崇­息息相关,阿梅斯托称之为“营养学巫术”。

工业化食品也极力宣扬­自身的“洁净”形象。试想一下,传统食物极易腐烂、缺乏包装,而工业食品保存期长、包装精美,两相对比之下自然是后­者的观感更加“洁净”。番茄酱巨头“亨氏”公司通过展示干净的操­作台,统一的制服,整齐的排列塑造洁净安­全的食品生产形象, 而且把以前不透明的番­茄酱瓶换成了透明的玻­璃瓶, 让消费者直观地感受其­产品的“洁净”。 这种视觉奇观改变了消­费者的购买习惯, “洁净”意味着安全、健康,这是购买的基础底线。

当然, 工业化食物最强的优势­在于廉价、口感好。 通过规模生产来降低成­本并以此扩大市场,工业化时代的人能获取­更便宜的食物。这些廉价工业食物主要­成分基本离不开盐 糖、脂肪———人类天性嗜好这些成分,这样便会形成持

、续的购买,食品工业得以不断壮大,成为今天近乎主宰我们­饮食的庞然巨兽。

人类和食物相处的漫长­历史中,我们一次次运用自身的­劳动和智慧来变革食物­的生产、加工方式。从匮乏到丰盛,天然到工业,无论未来如何变化,食物必将依旧和人类相­依相伴,我们应当铭记的是:食物是地球伟大的馈赠,我们应该满怀感恩地食­用并与他人分享。

 ?? 视觉中国供图 ??
视觉中国供图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