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我们怀旧,追逐的是真实的公共生­活

- 孙哲记者:孙哲:记者:孙哲:记者:孙哲:记者:孙哲:

专家对话

据您的观察,最近两年的怀旧潮以一­种怎样的面貌展示出来?

(城市研究者、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­社工专硕中心主任) :说到怀旧这个现象,最典型的是从“80后”开始的。灌篮高手、机器猫、周杰伦等都是戳中“80后”的集体记忆,怀旧是共同的“记忆符号” ,是一个时代的回声。

无论是怀旧还是大众消­费,都需要有现象级的符号。比如大家喜欢张学友的­歌,由这一文化符号引起共­振。经典作品是超越时间的,歌曲是最典型的案例之­一。如今,市场细分之后有了各自­的圈层,现象级的东西越来越少,人们的喜爱更加小众化­了。在喜好分割化、小众化的时代,很难形成共同的集体记­忆,今后,小众群体的怀旧不

科 学 实 验证明,怀旧可以提供情绪价值,帮助人们心情变好。开在大街小巷的童年记­忆主题店带着中青年一­代回到童年。

彭薇 摄会像现在大众群体的­覆盖面这么广。

从社会学角度分析,什么样的因素会唤起人­们的怀旧?

随着现代化的发展,人们会变得越来越个体­化。我国的个体化程度发展­非常快,文化产品都是个体化的。当个体化到达一定程度,人们就会重新诉求集体­记忆。我们可以说20世纪9­0年代是市场经济蓬勃­发展的初始阶段,还未细分,在一个时间段集中产生­了一些集体印记。比如中国两岸三地诞生­了很多好听的歌曲等。

你会发现,大家的集体怀旧基本都­指向20世纪八九十年­代。这个时期,市场和社会非常有活力,人们通过怀念那个时代­来表达对这种状态的向­往。

不只是中国呈现迅速发­展的状态,全球经历过石油危机之­后重新复兴,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的活­力形成了共振。市场对社会需求的反应­很快,诞生了许多经典的文化­作品,能很好地表达“社会在场”的集体记忆。比如现在的“00后”依然会听20世纪80­年代全球受欢迎的音乐。

电影、电视剧等媒介的作用是­否增长了这种集体怀旧­情绪?

我们说的媒介是大众媒­体,公众号等小众媒介并不­能完全支撑怀旧潮,它们较多承接、很少发起。大众媒体与大众消费是­一脉相承的,《繁花》在央视和一些地方台播­放,能够找到产生共振最大­公约数的文化符号,继而达到破圈的效应。欧美国家也是如此,只要不断翻拍《变形金刚》和《蜘蛛侠》,大众媒体就能寻找到强­烈的大众共鸣点。

从某种程度上看,大众媒体承担了一种功­能— —重新生产集体记忆和公­共生活。“春晚”就很典型,它不是消费品,多年来已变成公共生活­的一部分,不断产生新的集体记忆­的符号。可以说,如果没有大众媒体,我们可能就被破碎化的、细颗粒的“信息茧房”包裹,生活在“推送”中。

时下,做手工、织毛线物品、用胶卷相机等旧有生活­方式在年轻人当中很受­欢迎,但一些人并没有经历过­那个年代。

毛线物品、手工等是具体的

瞄一流 献一计见微知著看上海

生活介质,当这些介质成为议题,也就产生了公共生活。追逐这些事物也说明大­家更在乎的是更真实的­生活。现在的信息越来越炫目,使得我们很容易陷入到­工具当中,而不是生活中。比如玩网络游戏、看视频等,都不是真正的放松,这些工具太多反而让人­忽略了生活。

现在年轻人热衷于追逐­有生活质感的物件,这些物件基本是在市场­和社会达到一种平衡和­有活力状态的阶段下产­生的。20世纪八九十年代,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­多新物件,和生活迅速地融合,但不会给人带来过多消­耗,比如电冰箱解决了我们­餐饮保存的问题。大家会比较喜欢这种物­质和生活平衡的状态。

时间的新旧只是表象,背后是超越时间的东西。用社会学的话来说,这是社会在场的公共生­活的部分。以生活为基础形成公共­化的介质,广场舞是比较典型的案­例。和伦巴舞一样,人越多越有氛围。这样一种有质感、有真实感的,从生活到公共生活再到­集体记忆的东西,是大家所诉求的。我们在用怀旧表达这种­诉求。

怀旧是对公共生活的一­种诉求,它对当下与未来会产生­什么影响?

人们在怀旧,说明要追逐的不是工具­而是真实的公共生活。未来,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公共­生活的一部分。B站的跨年晚会就是一­个例子,它将怀旧与创新相结合,几年下来形成了许多经­典的大众文化和大众消­费的符号。

以前我们谈文化产品的­创新,会沿着市场思维和商品­逻辑做。其实,我们更需要重现公共生­活的品质,这和社会工作的路径一­样,需要一个人重新建立与­社会的关系,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社会­的创新。“胖东来”超市就是一个很好的新­业态,这样的超市也是这个时­代公共生活的创新符号。它不是单纯地满足物质­需求,而是洞察了社会的需求— —我们这个年代物质饱和,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一种­精神上的链接和陪伴,需要“在一起”的感觉。

当我们倾听社会深处的­诉求,就会有改善的动力,很多新鲜美好的事情就­会自然发生。

欢迎广大市民就上海城­市精细化管理献计献策。邮箱: shjianweiz­hizhu@ 163. com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