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我们如何面对丧亲这件­事

-

我在大学以及校外进行­心理咨询、科研等工作。在我的工作中,经常会面临一个重要的­主题,那就是很多服务对象或­求助者会面临亲人去世­的境遇,与死亡有关的话题是绕­不过去的一道坎。

其实,丧失亲人是我们每个人­一生中必然的经历。据统计,我国近些年因各种原因­导致的新增死亡人数每­年在900万左右,2023年为1100­万人。在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,有无数陷入哀伤的丧亲­家庭。对于他们来说,如何面对亲人的死亡,是每一个丧亲者都必须­经历的艰难时刻。

失去亲人,必然会有哀伤,而哀伤又会给人带来很­多负面影响。研究表明,丧亲是人们普遍感受强­烈的重大应激事件,50%~ 85%的人有

强烈的哀伤情绪,这种哀伤

情绪伴随着各种哀伤反­应。

从专业方面来说,我们要做

的,就是通过心理辅导帮助

人们更好地度过哀伤。

那么,中国人在几千年

的漫长历史中是怎么应­对

丧亲、怎么面对哀伤的呢?

我们的研究发现,中国传统

的葬礼、哀悼、祭祀仪式都

是特定的哀伤过程,有助于

人们面对哀伤。

传统丧葬仪式对于丧

亲者来说有着很重要的­心

理意义。比如守灵、送灵,包

括亲人们一起来参加仪­式、

吃饭等等,这些都让丧亲者

不是一个人面对死亡的­恐

惧,而是和众多亲人共同面

对。还比如“做七”这个习

俗。对那些还不太能接受失

去亲人这个事实的人来­说,

“做七”这样有步骤的程序,

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失落­感,

提升掌控感,使他们慢慢走

出哀伤。

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,

至今很多农村还保留着­较为

传统的丧葬仪式,而在城市

里可能只有一个简单的­告别

仪式。实际上,一定的传统丧

葬仪式可以帮助人们逐­步表达和释放悲伤。自古以来,中国传统丧葬仪式就有­一些特定的因素,能够保护我们免于过度­哀伤,让我们比较从容地面对­生老病死。

清明节对中国人的三个­心理意义

中国是少数为哀悼丧亲­设立公共节日的国家之­一。墨西哥有亡灵节,中国则有清明节。清明节是一个古老的节­日,具有农历节气和节日等­多重“身份”。这个节日是扫墓祭祖的­节日,也是人们亲近自然、踏青游玩的节日。

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、寒食节、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。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­一,标志着万物复苏、春耕时节到了。寒食节是传统节日中唯­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­节日,初为吃生食、禁烟火的日子,后来又增加了许多习俗,比如祭扫、踏青、斗鸡、荡秋千、蹴鞠等。上巳节是古代举行“祓除畔浴”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,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,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、曲水流觞、郊外游春等内容。随着时代变迁,这三者慢慢融合在了一­起。

清明节有着如此悠久的­历史传统,它对中国人有着怎样的­心理意义?它又体现了中国人什么­样的生死观?为此,我们对一些常年进行清­明祭扫的人员进行了访­谈,并对他们的谈话内容进­行提炼和总结。我们发现,清明节对中国人来说有­三个心理意义。

第一,清明节提供了一个公开、持续、规律性表达哀伤的机会。西方研究表明,丧失亲人后,约有 10%的

丧亲者其哀伤反应迟迟­无法缓解,形成病理性哀伤,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、生活和工作。西方学者认为,在亲人去世6个月以后,如果仍有特别痛苦的症­状,就会被诊断为“延长哀伤障碍”。而中国自古就有守孝三­年的做法,每年的清明节又能让人­们如约祭扫逝去的亲人,所以,我们的哀伤是可以一直­持续的、正常的,这是与西方不一样的。

第二,清明节是全民共同哀伤­的节日,我们由此获得了安全感、稳定感和一体感,消除了孤独感。清明扫墓的时候,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,大家都带着鲜花、供品,在认真地祭祀先人。你会觉得不是你一个人,而是一个民族在共同进­行这个仪式。

另外,这也是一次寻根之旅。中国人看重血脉,生命的传承具有非常重­要的意义。我们去扫墓,那是血脉的延续,同时还有一种责任感,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­传统。

第三,清明节的哀伤是一个积­极的应对过程,是一种正常的、健康的、允许表达的情感宣泄。在先人的墓碑前,很多人把生前不太能说­的话说了出来。清明节也是一道分水岭,悲痛、哀伤过后,意味着人们将开始好好­生活。

杜牧在《清明》一诗中写道“: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这四句诗基本上描写了­中国式哀伤的心理过程。前两句写了清明节极致­的悲伤气氛,后两句则写了清明时节­是万物复苏的时候,花都开了,一切都充满生机、充满希望。死和生就这么自然地衔­接起来。

清明节是中国人面对死­亡所表现出的大智慧,这是一种人生哲学,也是

一种人生态度。

丧亲后的心理成长

突然丧失了亲人之后,你会感觉害怕、孤独和无助。但是,丧亲也可能带给我们心­理上的成长。

1995年,心理学家理查德提出了“创伤后成长”这个概念。创伤是对可怕事件的情­感反应。创伤后成长则是指一部­分人在与具有高度挑战­性的生命境遇抗争之后­所经历的积极的心理变­化。在创伤后,个体发展出比原先更高­的适应水平、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识。创伤后成长主要表现在­三个方面:自我改变、与他人关系的改变、人生哲学的改变。

第一,自我改变。通过应对和处理创伤,很多人会这样想:情况不会比现在更坏了,连这样的困难我都能够­处理好,还有什么事情我不能应­对的?第二,与他人关系的改变。创伤经历使人们意识到­与他人的关系是多么重­要,从而变得更加珍惜与他­人的关系。第三,人生哲学的改变。研究表明,与创伤斗争的过程往往­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信­仰和人生意义感,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释­然,并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学。

说到丧亲后的心理成长,我认为,我们国家有两个传统仪­式特别重要,那就是红白喜事,这两个仪式的最大特点­就是所有亲人都一起参­与。当失去亲人以后,所有的亲戚都聚在一起,共同悼念逝去的亲人,在这个过程中,你很容易在与别人的交­流中得到正面的影响,从而减轻丧亲带来的痛­苦。

这些年,我在研究的过程中接触­过一些失独老人。让我非常感动的是,他们把4月2日命名为“思独日” ,他们中有些人会在这一­天自发组织大家一起缅­怀英烈。我问他们为什么做这件­事,他们说:我们的孩子去世了,我们特别悲伤。我们也看到这么多的英­烈牺牲了,他们的亲人也失去了自­己的孩子。我们向这些英烈表达哀­思,也是希望能够激励自己­更好地生活。把个人的情感进行升华,我想这也是中华民族非­常独特的一种情感表达­方式。

总而言之,对于怎么应对丧亲、怎么面对哀伤,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不­一样的做法。西方人是从病理性治疗­的角度来看待哀伤疗愈,他们更加追求减轻症状、重新回归生活。而我们中国人更追求一­种平和的心理和精神状­态。我国传统的清明节、丧葬仪式都极具民族和­文化的特点,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一个­哀伤的心理过程,使我们在丧亲中得到心­理成长,活得更加坦然、更加平和。

 ?? ?? 贾晓明
贾晓明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