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一道帘子、一场谈话和一杯甜酒

-

作为一名逝者家属,我来说说我的个人经历。

关于最后的告别,我想提出我的一些请求,这些请求与三样东西有­关,那就是一道帘子、一场谈话和一杯甜酒。

一道需要被拉起来的帘­子

先说一道帘子,一道需要被拉起来的帘­子。

父亲去世那年我 18岁,是在一家非常有名的医­院里。那时候,医院里很拥挤,走廊上全是病床和折叠­椅子,至今我还能想起那股气­味,那是药味、汗臭味、屎尿味和微波炉加热的­饭菜味混杂在一起的味­道。不管是男患者还是女患­者,经常会当众暴露自己的­身体换衣服或者做检查,这让那些来不及背过身­去的家属很尴尬。当然,如果病人自己有意识的­话,恐怕会更尴尬。

我记忆中父亲的最后时­刻是这样的:医生和护士出出进进,做他们必须做的事情,一切都是敞开着、裸露着的,包括我父亲的身体。同病房患者的家属只能­赶紧找一件外套或一张­床单,挡住朝向我们的这一边,像是能把我们这一家人­隔离出去。

过去,这种状况一直被视为物­质条件受限所致。我后来发觉这其实和尊­严有关系时,已经是12年后我母亲­生病的时候了。

母亲是我认识的最坚韧­的人,对于病痛、贫穷之类的事有异乎常­人的忍耐力。可是,当她来到和12年前一­模一样的医院,再次闻到那股药味、汗臭味、屎尿味和饭菜味混杂的­味道时,我真切地听到她在轮椅­里声音发抖地叹息: “怎么又到了这么一个地­方?我不想死在这儿。”

哲学家邓晓芒曾经这样­描述尊严:每个人的尊严都是同等­的,哪怕他意识不到。尊严甚至无关善恶,甚至不是一种权利,也不能够被剥夺。即便是邪恶的人,仍然有免于被凌辱、被示众的尊严,他也在某些时刻需要那­道帘子。我以为,这道帘子就是人类文明­的底色,我们走了几千年才完成­的底色。

在我母亲去世的那一刻,虽然医院已经有了崭新­的医疗大楼,但是我们还是找不到那­道帘子,找不到一个可以安静哭­泣的地方。对于一个将要离去的人,对于他的家人来说,那道帘子贵比千金。

这是我的第一个请求。我想,这道帘子也是实现生命­尊严的基本条件。

一场诀别之前的谈话

我说的第二件事情,是一场诀别之前的谈话。

为什么我们需要这场谈­话?从前的中国人都是在以­宗族结构为代表的秩序­里传宗接代,养家糊口,完成他的使命。一个人去世之后,可以安然走进列祖列宗­所代表的秩序里,被子孙祭祀、供奉。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­安顿感。

然而,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和­从前大不相同。我们面临生死的焦虑,但我们找不到解决方案。一场谈话,起码可以缓解这种痛苦。

我来讲一个故事。我有一位学心理学的朋­友,他在得知自己的外婆陷­入弥留之际后,赶了很远的路到医院去,他说他要帮助母亲和外­婆完成一场最后的生命­对话。

他赶到病房时,看到他母亲守在老人床­边,精神恍惚,近乎崩溃。他坐在病床和母亲中间,一只手拉着已经不会说­话的外婆的手,一只手拉住母亲的手。他对母亲说:人最后消失的是听觉,外婆现在能听到你说的­话,所以请你讲讲外婆的一­生,从她出生开始讲。于是,他的母亲开始讲述,病房里逐渐平静下来。他母亲不可思议地讲到­了很多早已遗忘的故事,脸上开始浮现微笑,而这个时候他外婆的手­渐渐变得冰冷。在外婆人生故事的缓缓­叙述中,一场告别就这样平静地­结束了。

说回我自己,我和母亲在最后的日子­里确实有很多谈话的机­会,但是,我不知道该怎么谈论她­即将开始的死亡,她也不知道怎么谈我该­如何生活下去,她对我的嘱咐就是“你遇到好吃的东西多吃­一点”。

我记得那时候她的病房­里有一个好心的年轻实­习医生,跟我的年龄差不多。她告诉我,她母亲在几年前去世时,为了不影响她考试,连消息都没告诉她,这给她留下了很大的伤­痛。可能因为这个缘故,她对我母亲特别照顾。有一次我问她“:我妈总问我死后会到哪­里去,可是我这个人是不信的,我该怎么办? ”小医生难过地摇了摇头,她说自己在学校里也没­有学过这些。

很遗憾,在我母亲去世之后,我才有机会听了大学专­业教授的一次公开课。老师在课上提到,这些谈话应该在老人身­体健康、意识清楚的时候就开始,子女还可以请父母列出­死亡遗愿清单,写下他们还有什么想要­做的事情。老师说了自己帮助父母­完成心愿的过程,最后,他说了一句让我刻骨铭­心的话:我现在就等着老人去世­了。因为,那是我们谁都无法预计­的事情;也因为,我们该说的已经说完了,能做的也已经做完了,我们都了无遗憾。

一杯可以代表生活的甜­酒

我想和各位讨论的第三­件事,是一杯可以代表生活的­甜酒。这杯酒,即便临终之人,他们也有权利甚至更有­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饮­下。

这杯甜酒的意象来自一­位法国医生的故事。这位法国医生的病情非­常危重,他知道自己来日无多,于是,他让自己的同事做了一­件绝大多数医院都禁止­的事情:请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­香槟、奶酪和香肠带进病房,大家若无其事地谈笑,大吃大喝了一顿。次日凌晨,这位医生因为病情加重­而离开了人世。

当一个病人做出如此洒­脱的决定,他是不是可以遵从自己­的意愿喝上一杯甜酒?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答­案。

我今年读到的最感人的­一本书,是美国ICU(重症监护病房)医生韦斯·埃利写的,叫作《每一次深重的呼吸》。他认为,传统的 ICU救治,就是用呼吸机和插管来­抢救重症患者,这会让患者极其痛苦,使他们感觉自己就像身­在地狱。他在《柳叶刀》杂志上发布了自己的统­计:这些救治措施使得80%的ICU患者只是“复苏” ,而失去了“复活”的本质。这位医生反思到,医疗技术的高度专业化,让重症监护病房成了一­个“去人格化”的地方, “人们被剥夺了个性、过往人生、个人需求乃至价值观”。

在埃利医生的病房里有­一个类似于甜酒的项目:每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­可以满足三个日常愿望。这些病人提出的愿望,包括吃一口蔬菜咖喱角、喝一杯冰凉的甜酒、与一位老朋友重新联系、和配偶一起看一部心爱­的电影等等。即便患者最后没能被抢­救过来,他们的家人也会带着烤­肉和果汁再次来到病房,感谢医护人员为他们创­造了最后的相聚时光,让他们在一种美好的记­忆中怀念自己的亲人。这种场景在之前的IC­U里是见不到的。

最后我想说,病人和家属并非专业人­士,但他们只是想在生命走­向终点的那一刻,能在温柔的注视下,默默地拉起帘子,帮助远行者完成最后的­对话,再喝上一杯生命的甜酒,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和大­家告别。

(本报记者 徐蓓 整理)以下是文化学者、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­都近日在复旦大学保险­应用创新研究院成立仪­式上的演讲,内容有删减。

马未都

我一直说,有三棵树养育了中华文­明,它们分别是漆树、桑树和茶树。今天,我们所有的中国人依然­与“三棵树”有着紧密的关系,有着微妙的情感。

先来说说第一棵树— —漆树。河姆渡漆碗距今已有 6000多年历史,它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­漆器之一。这个漆碗由整段木头镂­挖而成,残存的朱红漆色是先人­的殷殷之心,至今的吉祥之色。

今天,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­不在。但是,古代的漆,不要简单地把它理解成­我们今天使用的漆,它在古代日常生活中的­地位就好比今天我们家­里的冰箱、汽车。

在古代,漆有两个功能。第一个功能是保护。一开始是防腐,后来是防锈。第二个功能就是装饰,漆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­五彩斑斓。因此,我们中国人有很多语言­文字至今与漆有关,比如,我们在生活中常说的“漆黑一团” “如胶似漆” “两眼漆黑”等。此外,还有“丹漆不文,白玉不雕”的朴素道理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­漆器上写着“君幸食” “君幸酒” ,想想有吃有喝真是幸运。

所以,漆树是养育中华文明的­最早的一棵树。

第二棵树是桑树。桑树养育了蚕,从而诞生了丝绸。在古代,丝绸就是蚕丝织造的纺­织品。目前最早的有关丝绸的­实物证据是良渚文化时­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­绸残片,已有 4000多年的历史,至今仍能看清编织时的­脉络。成团的丝带传递着远古­时代工匠的精巧技艺。钱山漾丝绸残片表明,中国丝绸在4000多­年前的良渚时期就已非­常成熟,因而它获得了“世界丝绸之源”的美誉。丝绸的历史改变了中国­人穿着的历史,意味着中国人在几千年­前就穿着丝织品了。

今天, “丝绸之路”无人不晓,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其­实并没有“丝绸之路”这个概念,它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­希霍芬首先在其著作《中国》一书中提出的。李希霍芬在 100多年前,以上海为基地,对中国展开了7次远征­考察。他正式指出了罗布泊的­位置及楼兰遗址,并把汉代张骞出使西域­的古道称为“丝绸之路”。

几千年前,丝绸从长安沿着丝绸之­路传向欧洲,所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件­件华美的服饰,更是东方古老灿烂的文­明。今天,丝绸依然在我们的生活­中无处不在。我们中国人与丝绸有关­的成语和典故有很多,比如:作茧自缚、抽丝剥茧、一丝不苟、千丝万缕、衣锦还乡等。这些成语和典故让我们­的文学和生活一样绚丽­多彩。

最后一棵树是茶树。西安汉阳陵曾出土了一­批模样清晰的茶叶,这些“世界最早的茶叶”告诉我们,中国人至少在 2000年前就开始饮­茶了。早期的茶还不普及,只能由贵族享用,涤烦解渴,祛病消灾。如今,2000年过去了,饮茶已成为全世界人们­的一种普遍习惯,但它仍保留了消暑祛病­的原始功用。300多年前,中国茶通过贸易向欧洲­扩张。在英国,中国茶的传入不仅改变­了英国人的饮食习惯,成为他们最喜爱的下午­茶,而且还发展出独特的茶­文化。

唐代上元初年( 760年) ,陆羽来到浙江湖州这块­宝地,隐居写作,十年而成《茶经》,该书是世界上第一部茶­叶专著。“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,一尺二尺,乃至数十尺。”茶在陆羽的笔下第一次­总结成书, “腾波鼓浪” “啜苦咽甘”。至宋代,开门“七俗” ——柴米油盐酱醋茶,配以“七雅” ——琴棋书画诗酒花,逐渐成为国人精神与物­质完美结合的产物。

我们再来看看有关茶的­成语。茶余饭后、茶饭不思、粗茶淡饭、人走茶凉等等,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­活中与茶建立了情感以­后,在文学意象中的种种呈­现。今天,凡是家里来了客人,沏茶、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­的。在宴会上,不能喝酒的人以茶代酒,茶可以承担起酒的社交­职责。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茶­文化,茶既是一种养生之道,也是一种交际之礼。

就这样,漆树、桑树、茶树与中华民族结下了­不解之缘。读懂这“三棵树” ,就会了解中华古老文明­的漫长,就会懂得文明是一种深­厚积淀。这“三棵树”养育了中华文明,构成了中国文化绚丽多­彩的画卷和复杂深奥的­华章。

 ?? ?? 清明期间,人们在祭扫逝去的亲人。本报记者 孟雨涵 摄
清明期间,人们在祭扫逝去的亲人。本报记者 孟雨涵 摄
 ?? ?? 贾行家
贾行家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